本文是一篇课程论文范文,课程类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目标课程模式下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课程及目标及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课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目标课程模式为高职课程建构提供了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强的路径.目标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在内容选择上具备三大特点:课程开发以岗位职业能力及知识需求为依据、课程设置遵循“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和构建与职场无缝对接的实践课程,在课程组织上具有衔接性、循序渐进的特点,对课程的教学评价也做了相应改革.
关 键 词 :目标课程模式 航空服务 课程
课程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和依据,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路径.目标课程模式为高职课程建构提供了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强的途径和依据.
1.目标课程模式的内涵
课程的目标模式(the objective model)的基础和核心是课程开发的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和评价是目标课程开发模式所围绕的中心点.
课程的目标模式强调四个步骤,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步骤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①在编制课程的四个步骤中,泰勒认为,教育目标的确定是课程编制者所有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2.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目标及内容建构
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培养能服务于航空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的确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来源和依据:一是学生特点和学生需求状况,二是社会需求状况.高职航空服务专业的课程开发和建设具备如下特点: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kecheng/456007.html
2.1 开发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及素质需求为依据.岗位划分及分析、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不是由学校教师单方面完成的,而是在行业企业的帮助下共同完成.学校以专业群为单位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行业企业,也有兄弟院校,协助学校开发课程、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表一)
2.2 课程设置遵循“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高职民航服务专业严格执行国家“双证书”教育制度.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除了获得大专文凭外,还应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才可顺利毕业,这些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大学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公关员、安检员、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导游师、茶艺师、调酒师以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颁发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为了配合学生考证,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3 构建与职场无缝对接的实践课程体系.学校培养的人才怎样才能顺利融入职场、与职场无缝对接?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实践课程占所有课程的一半或以上,它的开设优化了课程结构,使整个课程体系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表二)
3.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的有效组织
根据泰勒的目标课程模式理论,学习经验组织包括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两种方式,垂直组织指的是在不同时期或阶段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水平组织是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学习经验组织有三个准则:第一,连续性,是指课程要素或内容的重复出现.第二,顺序性,是指先得知识成为后得知识的铺垫,并在某些方面更广泛、更深入.第三,整合性,是指课程知识的横向联系,学生应能把所得知识有机整合,形成自己一致的思想和观点,并能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去.②(图1)
从以上流程图可以看出,课程在时间安排和顺序上体现了能力和知识目标达成的衔接性、循序渐进性和学生认知的特点.在专业理论课的安排上,第一学年注重学生基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达成,要求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认知.在第二学年,则要求学生在对专业认知和具备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加深对专业核心技能的掌握.因此,重要的专业课程一般都集中在这一学年.而在第三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则是为学生即将走入社会、迈向职业岗位做准备,同时也注重了技能和知识的拓展.
4.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
职业教育场所的开放性为职业教育的评价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评价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①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在考试形式上,学期末考试与日常考查相结合,书面考试与实践考查相结合,以客观题为主的闭卷与以主观题为主的开卷考试相结合.在考试内容上,除了教材上的知识,还把情景演练完成情况、团队合作完成情况、调研写作创业等纳入了考试范畴,做到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全面化.②评价主体的改革.在实践课程的考核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单一的评价主体的状况,企业指导老师、师傅、学生本人以及团队成员都参与了评价.③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