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及化学实验室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化学实验相关论文提纲范文,关于开放实验室,创设科学探究天地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化学实验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之根源于实践,而实践的基础在于实验.实验室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1].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探索研究活动的平台,我校于2012年4月进行了对“六年一贯制”实验班开放化学实验室的尝试,成立了“小小科学家实验室”,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开放实验室的意义
1.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自身学习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放式实验教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摒弃以往所有学生按统一的实验大纲在同一时间进行同一实验内容的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符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2].
2.挖掘现有的实验室资源,最大限度地用好实验室资源.化学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室作为进行实验的一个主要阵地,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进行化学实验的宝贵资源.是资源就应该开发利用,是财富就应该让它产生效益,让它的价值得到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在大学校园已成为一种趋势,在中学却不多见.我校的化学实验室先向“六年一贯制”实验班开放试行,继而逐步扩大到向全体学生开放.
二、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层次化培养策略
《礼记学记》有曰R

化学实验相关论文范文集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化学实验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8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第一阶段,从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趣味性实验入手.教师提供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验课题,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如一些经典的趣味实验:听话的小
火星、鸡蛋上写字、水中花园、变幻莫测的碘时钟、极具表演效果的碘化氮“地雷阵”、制作叶脉书签、氨气的喷泉实验、晶体的制作、疯狂的“大象牙膏”、醋酸钠“热冰”、水果电池等.趣味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增加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欲望,同时也可以训练基本操作,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素养,使学生从敢做实验到想做实验,再到爱做实验[3].
半个学期之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就可进入自主选题的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趣味实验或验证实验.选择的内容既要遵循适度原则、兴趣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又要特别注意循序渐进、扬长避短和量力而行.老师审批通过后学生才能进入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增强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对原有知识的认识得以升华.
第三阶段,以探究和创新为特点.活动组织形式为2~4人自由结合的探究创新小组.在选择和探求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去参与活动.在此过程中,他们始终处于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择内容、动手实验到得出结果,都是学生自己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获得新知.教师只是起指导、组织和协助作用.它可以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4].
三、实验内容与成效
下面将我校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做的有益探索进行简单的整理,以期抛砖引玉.
在第一阶段中提到的趣味性实验安全易操作、现象明显,均值得让学生做一做.
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学生再现课本上的实验.
探究性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准备能力,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和基本素养,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学生已做的有:(1)电镀锌的条件探究;(2)氢气还原MnO2产物的探究;(3)氨气与氯气的反应;(4)叶脉书签的电镀;(5)“铜镜”反应的尝试;(6)氯气-碱性过氧化氢的荧光反应;(7)“蓝瓶子”实验;(8)废水中Cr(Ⅵ)的无害化处理;(9)纳米级碳酸钙的制备;(10)制备二氧化锰的硅胶载体;(11)电解食盐水制取H2、Cl2及其性质的探究;(12)自热米饭发热包的成分探究;(13)重力电池等.
创新性实验,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心灵手巧.具体有:(1)自制烟雾弹;(2)蔬菜中酸碱指示剂的提取及变色范围的探究;(3)自制简易灭火器;(4)自制火柴;(5)制作固体酒精;(6)初试由硼砂制取硼酸及硼酸性质的检验;(7)微型实验设计与改进等.
对于开放实验室成效的研究,我们采用了实验班和普通班进行对比的研究方法.为期一年,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实验能力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浓厚,上课参与程度增加,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学生的实验报告来看,学生的收获颇丰.如有一位做电镀锌实验的学生,发现不选择碱性溶液做电镀液,而选用硫酸锌的浓溶液,阴极上也极少有气泡,镀锌层很光亮、致密.这与高中所讲的电镀知识是不相符的.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他发现气泡的多少与锌片的纯度、表面的粗糙程度、电镀液的浓度及温度、电流密度等因素有关,电化学上称为电极的氢超电势.他的结论竟与1905年得出的塔菲尔公式是一致的.这也进一步说明开放实验室,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kexue/kxx500z/409135.html
四、思考与建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不断的探究体验而形成的.教师应在遵循循序渐进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多的独立发挥的空间和实践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娟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134-138.
[2]田甜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意义及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65-267.
[3]龚胜强化学竞赛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育,2013,(34):1,84-86.
[4]傅维华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4):8-10.
(责任编辑罗艳)
化学实验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与开放实验室,创设科学探究天地相关学年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探究论文
学,但由于科学实验仪器的缺乏无法正常开展.特别是农村小学没有标准的科学实验室,只有一些残缺器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用.那么只能想方设法的去收集材料,研究材料.可以利用现有材。
探究式教学论文
义是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立足于"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以师生,生生之间认知,情感,实。探究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届小学(幼儿园)教坛新秀综合考评(二),论文评审成绩记录,汇总表,学。创设高效课堂且切实督促教师按计划完成.比如语,英早自习,应规定任务,听说读写内容要落实,老师辅导要到位;要设置环。
电子商务实验室
校总室在原有的基础上,软硬件设备获得较快的更新和增加,我们对实验室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和整合,目前有应用经济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室,信息管理决策模拟实验室,工商管理实验室,行为科。
开放的英文
质公共基础课英语(1)3必修公共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必修公共基础课国家开放大。开放化学实验室座ii93,科技英语95,电路分析基础,开课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
化学实验室论文
开放化学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自编讲义),编者:王汝霖孙晓光刘英哲崔国霖,周学时:4学期安排:第3学期,实验场所: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课程教学目。
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
.,⑤实验条件良好,实习基地真实,开放.学校附近有江西省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可以作为专业实训基地;学院与电子商务专业有关的实验条件比较充分,有计算机软件实验室2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1。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
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技巧探究附件1,"湖北移动。
实验室质量管理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
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
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一课题是我校申报的省级"十一·五"课。初中物理问题教学策略探究摘要】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含义是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