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经济责任审计的回顾与思考

时间:2020-10-01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一、我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1999年到2003年,是我省经济责任审计的初步发展阶段。各级审计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大力宣传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专职机构,调配职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2004年至2005年,是我省经济责任审计的逐步规范阶段。
2005年开始,我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进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5月省委常委会要求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职员和财政财务收支数额较大、有财政资金分配权和行政审批权的重点单位的领导干部逐步做到“逢离必审”、“先审后离”。按照这一要求,我省在全面推进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职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稳定开展了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二、我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特点

据统计,1999年至2008年底,全省审计机关共对14943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违规金额111.84亿元。其中属领导职员主管责任金额100.11亿元,直接责任金额11.73亿元。审计后,有关部分参考审计结果,革职、降职52人,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处理99人。
1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展开。据统计,1999年至2008年底,全省共审计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12651人,其中,审计乡镇书记1451人,审计乡镇长3583人,审计部分乡科级干部7617人。审计查出的主要题目是:部分部分单位财政收支不够真实,改变资金用途,有挤占挪用现象,有的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有截留财政收进、漏税和支出不公道、不正当等现象。
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职员经济责任审计稳步推进。1999年至2008年底,全省共审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职员1005人。省审计厅先后对永安保险公司、省物资总公司、省纺织总公司、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等27个省属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查出的主要题目是:部分企业治理不规范造成资产损失或潜伏损失,有的存在少计收进、少缴税款、***私存、设置账外账等题目。
3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扩大。1999年至2008年底,全省共审计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1254人,其中,审计县(区)委书记13人,审计县区长76人,审计部分县处级领导干部1165人。省审计厅先后对延安市等3个市长。省水利厅等20个厅局长,省政府驻上海等10个驻外办事处原主任,共33个市厅级领导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查出的主要题目是:部分部分单位少计收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未按规定纳进预算治理,有的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有的基本建设治理不规范,改变用途,超规模、超概算,不执行招投标制度,有的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
2001年12月和2005年6月,中心六部委联合检查组两次来陕,对延安、咸阳、渭南等3市6县进行了检查,对我省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以为措施得力、成绩明显,并对我省的一些做法予以推广,对我省八项制度、两个办法印发全国审计机关,我省先后有五篇经验材料在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座谈会上作为了重点发言材料。1999年以来,先后有21个省、市、区审计机关和有关部分来我省考察学习。
我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各级领导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陕西省委常委会议先后两次听取我省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题目。历任省长对此项工作也十分重视,增加编制,解决审计经费。省长袁纯清同道经常过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大题目听取汇报并亲身批办审计反映的事项。省审计厅厅长屈方方同道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始终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列进重要议事日程,省审计厅每年初和年中召开的全省工作会和设区市局长会,都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会议议题,对省委组织部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事项,亲身协调、部署、落实、检查。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