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路径研究_会计审计论文

时间:2021-06-19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本文从产业规模、零部件配套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湖北在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方面存在的障碍,从产业集群培育、配套能力建设、新能源汽车开发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

关键词:自主品牌乘用车产业集群

一、发展环境分析
从宏观环境看,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有相对较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初,国务院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政府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2009年底,政府再度强调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因此,庞大的政府采购市场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及实施,给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从微观环境看,湖北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具有比较优势。在高级要素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湖北汽车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在长期发展中沉淀下来的资源、技术、人力等优势。同时还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汽车技术研究、汽车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基本要素方面,湖北的地理位置处于全国中部地区,实际是东部和西部的一个分水岭,自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承东启西、接南连北、吸引四面、九省通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并且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相对较充足的土地资源。这些良好的基本要素为湖北自主品牌乘用车竞争力设置了一个天然的平台。
二、发展障碍分析
1、规模效益欠缺。从市场格局看,目前国内主要的汽车集团都已经拥有自主品牌轿车,奇瑞,比亚迪等一系列品牌相继推出自己的新车型,市场竞争加剧。湖北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落后于吉林、上海,目前只有东风乘用车公司在自主品牌方面有所建树。东风乘用车公司在2009年先后推出自主研发的"东风风神"S30和H30乘用车,其发展速度与规模均与上汽荣威、一汽奔腾有很大差距。其中风神S30在2009年总销量仅为17000台,这样的业绩仅仅为长安悦翔一个半月的销量。东风自主乘用车由东风风神、东风柳汽、东风荣成、东风渝安四个生产厂家共同完成,但缺乏有效定位和分工,相互之间重复建设,缺乏集聚效应。
2、市场竞争激烈。湖北自主品牌乘用车从低端入手做起,东风乘用车公司的两款产品均定位于中低端市场。虽然选择的细分市场在乘用车市场中份额最高,但是由于产品众多,产能利用率也不高,这必将导致残酷的价格竞争。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推出后,其主要竞争对手仍然会是自主品牌阵营的产品。按照东风乘用车所选择的细分市场来看,对手车型将达到56款,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比亚迪的F3、奇瑞A3、上汽550等产品,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成本竞争力将更为重要,而从目前情况看,东风乘用车不具备成本竞争的优势。
3、零部件配套能力不强。湖北省汽车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自我配套加工体系,但大多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为卡车配套,能与乘用车配套的企业不足30%,汽车电子件等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更低,而且大部分的中间品和零部件从国外进口或在外地采购,本地配套的比例很低。
三、发展路径选择
1、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乘用车产业集群。推进乘用车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培育湖北省乘用车产业集群的关键,是产业的专业化整合问题,其核心是要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乃至所有制的界限,实施大集团战略。因此,应依托东风公司,突出整车生产能力建设,做大核心企业,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乘用车企业集团,这有利于消除内耗,增强凝聚力,促进湖北乘用车自主品牌的建立。同时依托东风公司扩大整车生产规模,鼓励省内零部件企业的优良资产向大公司、大集团集聚,提高设计和生产等核心制造环节的创新能力,促进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自主化、本土化进程,形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以武汉为核心向鄂西北延伸的乘用车和零部件集群,以及十堰—襄樊—随州—孝感—武汉和宜昌—荆州—武汉—黄石两条汽车工业长廊,带动周边地区汽配走廊的发展。
2、发展关键零部件,提高配套能力。按照“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创名牌”的发展方略,利用技术改造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车身、车架、汽车空调、动力转向器、换热器等8类关键总成及其零部件。积极推进零部件企业与自主品牌轿车主机厂同步开发、模块化供货。支持优势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整体提高乘用车配套能力。
3、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
产品开发能力是汽车工业技术的核心,而产品开发能力一直是制约湖北自主品牌发展的瓶颈。湖北具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内燃机技术升级、先进变速器、车身总线、数字化仪表等关键零部件和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发制造水平。
4、支持新能源乘用车开发生产,培育新的增长点。目前,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湖北应大力支持东风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华中科技大、武大等研发机构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研发,抢占新能源汽车制高点,重点在公交、出租、公务等领域推广使用,加强能源供应基础设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产业化。
国家产业政策以及需求旺盛的国内市场给湖北自主品牌乘用车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市场竞争也会愈发激励。作为湖北省乘用车企业,只有通过乘用车产业集群的构建,配套能力和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使湖北省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换代和技术升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最终提高湖北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春艳凌丹李敏: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459-462+466
[2]王瑾:湖北省汽车产业供应链整合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1)86-87+89:
[3]程永明:天津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对策[J].天津经济,2010;(6):31-34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