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硕士论文专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经济发展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素相关论文范文素材,适合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及财经大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发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作者简介:连婷婷(1986-),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在校学生,经济学硕士,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刘婕(1989-),女,汉,山东省威海市人,在校学生,经济学硕士,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摘 要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绝对收入假说,可支配收入与实际收入,税收以及政府转移支付有关.本文利用eviews软件,以内蒙古地区数据为依据,建立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人均纳税额以及人均转移支付占有额的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内蒙古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正相关,与人均纳税额负相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人均纳税额;政府转移支付
一、引言
人均可支配收入这项指标是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因为它不仅标志着居民即期的消费能力,而且还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快慢,所以各国往往依据这个指标进行研究并且开展预测分析.在SNA为主体的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可支配收入等于初次分配总收入加上经常转移收入再减去经常转移支出.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实际可用于个人消费支出+储蓄收入,即个人在缴纳个人税和各种非税支出以后所余下的收入等于个人收入减去所得税+财产税+其他个人交纳后的余额.代表了一种购买能力,主要做各种消费支出(来源中国统计出版社《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原理篇)[1].
二、数据的描述
对于内蒙古地区,以及现有的数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实际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作为解释变量.实际收入用人均GDP表示,经常转移支出用人均纳税额表示,经常转移收入用财政收入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来表示.通过查阅内蒙古统计年鉴.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从1978年到2010年共33年的数据,其中Y:人均可从初次回归结果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Y与人均GDP(X2)成正相关,这符合经济意义,t统计量的值为13.51,在95%的概率保证度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人均可支配收入Y与人均纳税额X2成负相关,也符合经济意义,人均支付的税额越多,可支配收入越少.其t统计量为-10.96,在95%的概率保证度下,通过显著性检验.Y与人均政府转移支付呈现负相关,说明人均占有的转移支付越多,人均可支配收入越少,这不符合经济意义.而且其t统计量为-0.43,p等于0.67>0.05.在95%的概率保证度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需要进一步进行多重共线性的分析.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四、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成正相关关系,系数为1.51,说明,当人均GDP每增加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5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纳税额成负相关关系,系数为-9.66,说明,人均纳税额每增加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9.66元.这是具有经济意义的.当人均实际收入提高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会相应提高,如果政府税收提高的话,人均可支配收入会相应减少.模型结果中截距项为正,说明,当人均GDP和人均纳税额度为0时,然后会有可支配收入,此时说明了居民将储蓄的存款作为了可支配收入.
五、对策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落后的唯一途径,也正是因为经济发展滞后才会导致居民的收入偏低,而且也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可支配收入.目前,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地优势.内蒙古自治区是能源大省,应切实可行的利用好能源矿业等主要资源,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把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逐渐向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平衡发展的道路上转变.
(二)促进非公有制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自主创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
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非公有制特别是中小企业.自治区出台的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把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首要目标,把扩大再就业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提高大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大量招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中小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从而降低了社会下岗失业人员的比例[2].
(三)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传统行业工资水平.
从我国和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来看,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的主渠道是工资性收入.因此,只有不断调整改善自治区的产业结构,从而进一步加快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才能建立行业正常的增资机制,并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