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伦理学及什么是及情感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伦理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与亚当·斯密同情伦理思想的思想渊源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伦理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传统伦理思想家认为理性在道德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忽视或者很少论及情感问题.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感在道德中的重要地位,以至于在英国的十七、十八世纪出现以情感为基点研究道德问题的情感主义伦理思想.情感主义凸显了情感在道德中的地位,从情感中出发寻求道德的根源、进行道德判断.其代表有沙甫慈伯利(Shaftesbury,1671-17 13)、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1694-17 46)、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等.斯密在他的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里以“同情”为主线和基石,构建了同情论伦理思想体系,成为十八世纪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杰出代表.斯密作为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他对前辈思想的继承.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道德起源问题上,道德来源于情感.
在道德起源问题上,沙甫慈伯利一反传统伦理学关于道德源于理性或道德源于经验的思维定势,提出道德源于情感.他认为只有在情感支配下的活动,才能称为道德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这是因为情感决定了行为的方式,体现了行为者的意欲,反映了行为者的目的.而且,他还把支配人类行为的情感分为三类:天然情感、非天然情感、自然情感.他认为只有在适度的天然情感与自然情感驱动下的行为,才是善的;而在非天然情感引导下的行为,则是恶的.
在《人性论》中,休谟为了使“道德源于情感”的思想深入人心,分析情感与理性在道德中的作用.休谟认为情感与理性在道德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理性在道德中只是起着辨别事物的真相、指出行为的趋向的作用,它不能单独构成意志活动,无法激起或阻止任何活动的动机,人们只有在情感的作用下,才能发动意志、产生行为;只有通过情感,我们才能感受、体验有益的品行带来的幸福,有害的品行带来的痛苦,对行为做出赞扬和谴责的判断.通过阅读,斯密坚定了“道德来源于情感”的思想,创立了以“同情”这种情感为核心的伦理体系.
怎样撰写伦理学本科论文
播放:22761次 评论:3378人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伦理学的论文范例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学士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7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该文url:http://www.sxsky.net/shuoshilunwen/439832.html
第二,在道德评价方面,把情感作为善恶的标准.
在沙甫慈伯利生活的年代,理性主义伦理学家与经验主义伦理学家就道德判断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理性伦理学家认为,道德科学与其他科学一样,是理性的科学,辨别善恶与辨别真伪一样,也要依靠理性;而经验主义伦理学家则认为,经验是道德判断的依据.但是沙甫慈伯利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辨别善恶,是因为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辨别善恶的内在官能――道德感.人们依靠这种官能,就能直接辨别善恶.“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见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行动一经觉察,人类的感动和情欲一经辨别出(它们大半是一经感觉就可辨认出),也是有一种内在的眼睛分辨出什么是美好端正的,可爱可赏的,什么是丑陋恶劣的,可恶可鄙的.” [1]然而,沙甫慈伯利只是对情感在道德中的作用作了初步的探索,没有对道德感进行详细而系统的研究,但是他的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以后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道德评价领域,哈奇森深化和发展了沙甫慈伯利的道德感理论.哈奇森认为,人们除了具有感知物质利益的外在感官外,还具有感知道德善恶的内在感官――道德感.这种道德感是先于个人得失的、超越利益的.“我们所谓道德感,只不过是我们心灵在观察行为时,在我们判断该行为对我们自己为得为失之前,先具有一种对行为采取可爱与不可爱意见的作用.”[2]可见,哈奇森所谓的道德感实质上是一种与利害无关的知觉,是人类的一种内在的反省机制.在道德评价问题上,斯密接受了哈奇森的“道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