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众论文例文,与受众媒介素养缺失的心理因素相关毕业论文模板

时间:2020-07-04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是一篇受众论文范文,关于受众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受众媒介素养缺失的心理因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受众及传播心理学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受众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客观评价受众媒介素养现状,对于评估媒介生态环境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列举了受众媒介素养缺失的问题和表现,包括对传播者形象的盲目迷信或全盘否定、受众独立意识模糊产生传媒依赖、混淆传播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和客观环境、难以辨别纷繁庞杂的传播内容、传播效果方面产生信息恐慌等.并根据上述媒介素养缺失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 键 词 】受众 媒介素养 缺失 传播心理学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①所谓受众媒介素养,可以理解为大众传播过程中,阅听者在消费媒介产品时,对整个传播过程的认知、判断和监督的意识及行为.客观评价受众媒介素养的现状,对于评估媒介生态环境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现实传播世界中受众所受到的不良影响,而这些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

受众受传过程中的自主性是通过多种心理活动来实现的,这些心理活动主要有:选择、申辩、加工、投射、探究、移情等等.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可以说是这些心理活动存在偏误和不足造成的.②

一、受众对传播者:盲目迷信或者全盘否定――心理申辩缺失

如果把传播视为一个系统,传播者就是整个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传播对受众产生影响,不仅来自传播内容,也来自传播者.受众有一种心理倾向,即对传播内容的评价与对传播者的评价保持平衡.只有保持此种平衡,才会与接受传播内容的态度一致起来,避免心理失衡.要避免这种失衡,受众就要对传播者保持客观稳定的评价.客观稳定的评价来自于受众对传播者的申辩.受众对传播者的申辩主要包括:审视传播者是否权威、可信,其传播动机是否正确,传播态度是否公正等等③.


如何写受众一篇好的本科论文
播放:22279次 评论:3284人

而现实中受众对传播者的态度却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盲目迷信,受众对传播者的信任牢不可破,对其权威自觉遵守,另一种极端就是对大众传媒的全盘否定,最典型的就是受众发现传媒报道失实后,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进而对其他新闻甚至整个传媒环境产生反感,拒绝接受媒体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寒蝉效应”.究其原因,产生这两种极端源自受众对传播者申辩心理的缺失.不能对传播者的立场、态度、主观意识做好足够的心理预期,就产生了盲目的迷信,或者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对传媒全盘否定,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

二、受众对自身:独立意识模糊产生传媒依赖――心理投射偏差

“投射”是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④临床心理学常出现依赖性的投射认同模型.受众在消费传媒产品的过程中过多的心理投射难免产生传媒依赖.

现代社会中,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愈加凸显.而大众传媒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着信息资源的采集、制作和传播,这就使得人们由于习惯从传媒中获取信息资源而导致对传媒依赖.当客观环境的变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和人的关系又比较重大时,此种依赖性就表现得尤为明显.⑤

受众作为独立的传播参与者的意识渐渐消泯,受众不仅对来自传媒的“事实”充满依赖,而且对传媒发布的“观点”开始产生依赖.独立自主的思考渐渐被传媒的引导左右,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来自传媒消息,人们辩论探讨的思想撞击也来自传媒观点.受众心理投射出现偏差而不自知,自身独立的意识模糊,传媒依赖在所难免.

三、受众对传播媒介:混淆“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心理加工差异

舆论是无形的,代表舆论的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态度、意见、情感和观点,总是被当作舆论的代表和体现而成为受众的心理规范得到认同.

马克思说过,“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⑥意思是说报纸只有用自己的正确言论和真实报道,客观公正地表达社会舆论,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才能取信于读者,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不能生存.笔者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报纸等大众媒介在受众心目中具有货币的一些特性,比如具有稳定性,可以衡量言论观点的价值,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任来自于大众媒介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形象,通过大众媒介表达出来的观点具有了传媒的外壳,因此信息在受众进行心理加工之前就具有了一定的“舆论价值”,本能的信任就使受众减弱了对信息的加工,因此极易出现混淆“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的现象,误以为传媒所展现出来的“拟态环境”就是真实的客观环境.

四、受众对传媒产品:自负的信息“容器”――心理选择偏移

心理选择是受众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早已论证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人们的注意本身就是一个选择过程,注意就意味着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部分事物,同时模糊或者回避其余的事物.注意使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保持一定的方向.⑦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传媒产品的丰富性使得传媒竞争愈演愈烈,也使得受众的心理选择出现了偏移,受众倾向于这种思考模式――用来自大众传媒的间接信息,代替亲身参与才能获得的直接信息.

人们从现代大众传媒中所获得的信息是如此广泛、丰富和详实,以至于人们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凭借传媒的报道足以对各种事件和问题进行了解,对于大众传媒所提及的各种意见、议论,更可以任意评头论足,因此产生了一种关注时事、参与现实的自负,把对大众传播的视听、思考、评议过程当作自己对现实生活中事件的调查、参与过程.其结果是自我封闭,阻碍了自己与现实生活的各种直接的、生动地联系,使自己成为接收信息和观点的“容器”.

五、受众对传播效果:信息恐慌――心
关于受众媒介素养缺失的心理因素的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关于受众论文例文
理探究不足


这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xinli/xxsxljk/395549.html

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中有一段经典论述,他对人们发出警告:“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反而成为信息工作的敌人”⑧.现代大众传媒组织众多,传媒产品也丰富多样,报纸杂志越来越厚、广播电视频道众多,网络的超文本链接更是将信息的海洋呈现在受众面前,信息的无限扩张与受众有限的视听时间、精力产生矛盾,导致受众紧张心理的产生.如果传播内容包含不健康、芜杂和琐碎的信息,更可能使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的心理受到戕害.

长久以来,受众习惯了对传媒发布的信息全盘接受,尤其是那些自诩为“舆论领袖”的人物,二级传播理论已经将他们的重要地位作了具体的阐释.事实上这些人群对大众传媒的接触才是最直接和最广泛的.似乎只有对大众传媒足够熟悉才能稳固自己的“领袖”地位,继续维持在舆论社会传播中的权威和优势.现实情况是,信息爆炸带来了太过丰富的资源,对这些信息缺乏足够的心理探究,不加节制地“享用”,不仅不会达到希望的效果,不能实现受众的沟通、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反而会产生信息恐慌,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无所适从.

结 语

笔者认为,对受众媒介素养心理因素的分析有益于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根据受众参与传播过程的心理过程:选择、申辩、加工、投射、探究、移情等,媒介素养教育应加强对受众心理活动的拓展和训练,有意识地加强受众在传播过程的自主性.

应加强受众的心理申辩,避免对传播者产生盲目迷信或者全盘否定的极端态度,进行适当的心理投射,明确受众的独立意识避免传媒依赖,自主地参与传播,受众应对媒介进行正确的心理加工,区分“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的差别,对传媒产品明确地进行心理选择,“择其善者而用之,其不善者而弃之”,对于传播效果,受众应加强心理探究的程度,培养良好的信息使用态度,避免信息恐慌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另外,受众面对大众传媒的海量信息,也要善于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合理加工.

受众媒介素养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促进传播主体的自律、传播媒介的规范使用、传播内容的改进等,对整体传媒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受众媒介素养缺失的心理因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受众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①段京萧:《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07)

②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06)

③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09)

④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第2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8)

⑤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07)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M],新华出版社,1985

⑦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07)

⑧约翰•,奈斯比特:《2000年大趋势》[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07)

(作者:张鹏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传播学09级硕士研究生,张红伟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6级新闻学本科生)

责编:周蕾

关于受众论文例文,与受众媒介素养缺失的心理因素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参考文献:

教师师德素养
学习了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资料今年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师德素养",第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做到有法必依.,第二:教师要学高为师,不断学习。

幼儿教师的师德素养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规范"21世纪幼儿教师师德素养与专业标准"》时深有体会,当今我们的幼儿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在教育观念上,我们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

小学体育教师素养
浅谈中小学教师基本职业素养摘要: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而中小学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是关系到学校教育发展和人。教师素养温岭市教育局文件,温教。

第三者的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策划咨询密原则,理解和尊重来访者的情感,不得把在治疗过程中获取的资料泄露给第三者.,22.心理咨询的形式按途径分为门诊.电话.信函.现场.新闻媒介(专栏)咨询等。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着不同的影响.学校因素包括辅导员的素质,辅导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以及校风队风等.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物质条件,家长文化素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高中。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行,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生活学习普遍出现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护,学习失辅,行为偏常和感情依托缺失等突出问题.因此,学校教师要关爱学生,关注学。

儿童心理教育论文
儿童教育课程小学,从儿童心理摘要:城乡一体化飞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教育.,关键词:山区留守儿童教育政。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康的因素的分析,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鉴别和评估,对学前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行,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生活学习普遍出现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护,学习失辅,行为偏常和感。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
的人才,弥补师资力量的严重缺失.,4,进一步提高教师,特别是健康教师及班主任教师的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行,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生活学习普遍出现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护,学习失辅,行为偏常和感情依托缺失等突出问题.因此,学校教师要关爱学生,关注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