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新闻伦理类有关新闻类论文发表,关于新闻报道中的化名现象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伦理及化名及什么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闻伦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化名,顾名思义,即出于特定目的在文章中不出现相关人员的真实姓名,而用其他的符号替代.新闻报道中的化名现象越来越普遍,作为一种报道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既受报社记者编辑们的青睐,也有分析研究的价值,需要研究者多加关注.
【关 键 词 】化名现象新闻伦理规范性
新闻报道中的化名现象越来越普遍,作为一种报道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既受报社记者编辑们的青睐,也有分析研究的价值,需要研究者多加关注.
一、新闻报道中的化名现象
(一)什么是新闻报道中的化名现象
化名,顾名思义.即出于特定目的在文章中不出现相关人员的真实姓名,而用其它的符号替代.
然而.将新闻报道与化名现象相提并论,似乎很不融洽.因为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一般来说,新闻作品必须具备真实的人物、事件、地点、时间等要素.使用化名,明显遗漏了人物这一关键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新闻作品有时不便或者不能交代明确的人名,此时化名的运用就是必然的了.目前,无论是传统的报纸杂志、后起的电视、还是新锐的网络,在新闻作品中都会使用化名.不过由于无章可循,化名的使用比较混乱.
为什么要写新闻伦理论文
播放:34227次 评论:5402人
(二)新闻报道中的化名现象的分类
1 按报道题材分
关于案件报道中的涉及人员通常会使用化名,这种现象在《法治日报》等报刊上出现得较普遍.而使用化名的报道一般不是重大的刑事案件,往往是民事纠纷.也可能出现在刑事案件中.但这种情况下化名的很少是犯罪嫌疑人,多是受害者或相关证人.
本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xinwen/xwll/390442.html
社会新闻中化名情况也出现得较频繁.这类报道涉及的常是邻里矛盾、感情问题等.特别是关于情感困扰和由此引起的婚姻家庭问题.其中的人员更是不便于将其真实姓名公布于众.
化名手段,对记者而言是一种真实与伦理之间的桥梁.但在政治新闻,体育新闻等领域,出现化名的情况不多见. 2 按化名形式分 化名,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那么,该怎样化名呢根据笔者的观察,化名现象可以有全部化名和部分化名两种.
全部化名即将真实姓名全部隐去,而用另外一个名字来代替.所化的名字当然由撰稿人来随意使用.但若化名不妥当,也会引发一些问题.很多记者所起的化名常会看起来非常真实.如《上海法治报》9月24日A5版的《给儿子10万是代保管还是赠与》一文,将父亲化名为朱成儒,儿子化名为朱浩,十分逼真.如果读者没有注意到文后“本报道人物均为化名”的小字,恐怕会将之当为真名看待.恰巧,笔者所认识的一位先生名为朱成
新闻伦理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较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另一种化名方式更值得推广,即化为一个简单的称谓,如阿兰,小马等,这样避免了两方面的误会.
而部分的化名则是不将真实姓名完全转化为化名,而是采用保留姓氏的方式.如李先生、王女士、陈大爷、张某等等称谓,同样也起到了保护线人或报道涉及人员的目的.因此,我们也将这种形式归入化名的范围之内.
二、新闻报道使用化名的优势
新闻报道中化名现象频频出现,且愈加受记者的垂青.是因为化名手段具有一定的优势.对报道对象和报道事件起到必要的保护作用.
(一)保护消息来源
新闻报道,尤其是新闻调查,与消息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线人”为新闻报道提供线索、证据、解释等等.有时候离开了线人,记者很难写出有价值、有信息含量的报道.因此,记者和媒体负有保护线人的责任.有些情况下,线人的真实姓名便不能在报道中公开.此时便应该采用化名的手段.以避免线人因报道受到外界的干扰.
(二)保护受害者
受害者,是很多新闻报道中非常关注的对象.他们的不幸遭遇和处境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揭示事件的意义.但如果将受害者的情况公之于众,无疑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如今绝大多数报道中涉及到受害者.会采用化名来加以保护.
(三)保护公民隐私权
报道时,常会有意无意的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有些报道为了增加新闻的“深度”.不但在文章中披露了受害者本人的真实姓名,而且将其亲属与案件无关的隐私也作为背景资料展示在文章中.这种做法严重地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使用化名,虽然削弱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但也起到了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作用.这也是对新闻伦理的一种维护.
(四)保护特殊群体
妇女与青少年是特殊群体,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保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慎言慎行,避免不恰当的报道造成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伤害.即使这些青少年是罪犯一方,也应该酌情使用化名.
(五)维持事件保密性
某些事件.基于某些考虑不能完全清楚地报道出来.必须采用化名来保持事件的保密性.2008年9月24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有一则报道《在陆地上没有住处的人――神七“保姆”》,讲述了一位对陆地发射的卫星进行测控的工作人员徐英的神圣的工作,这里的徐英就是一个化名.
三、新闻报道使用化名的弊端
虽然化名手段有一定作用.但应有一定规范.新华社对化名做了极为严格的规定.新华社曾颁布了几批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明确规定:在新闻稿件中涉及如下对象时不宜公开报道其真实姓名:(1)犯罪嫌疑人家属;(2)涉及案件的未成年人;(3)涉及案件的妇女和儿童;(4)采用人工受精等辅助生育手段的孕、产妇;(5)严重传染病患者;(6)精神病患者;(7)被暴力胁迫卖淫的妇女;(8)艾滋病患者;(9)有吸毒史或被强制戒毒的人员.但同时也强调涉及这些人时,稿件可使用其真实姓氏加“某”字的指代,如“张某”“李某”,但不宜使用狭义范围内的化名.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新闻伦理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大学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8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一)使用化名,削弱报道的信息性
新闻报道,其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向读者提供信息.其中人物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要点.然而,使用化名以后,人物这一信息必然会造成缺失,读者也就无法完整的了解整个事件了.《上海法治报)2008年9月24日《讨血汗钱的民工代表》一文,歌颂了一位勇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同胞的正当权益的民工.但这样一位人物在报道中居然自始至终以化名出现,使报道的价值大为降低.过多的使用化名,是一种对读者的不负责任.因此是不可取的.
(二)减少可信度,降低读者的关注度
报道的信息量减少之后.随之减 少的便是报道的可信度.现代社会信息膨胀,已不再是报纸说什么读者信什么的年代,报纸的读者一般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清醒的头脑.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实名.这如举报信是一个道理.如果匿名举报.审查组会稍微做一番调查;但如果是实名举报.审查组则会全力以赴,一查到底.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其说服效果越小.对媒体来说.要使自己刊发的消息达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就要有良好的、可信度高的消息来源.
(三)缺乏对记者的要求,少数人可能以此编造假新闻
使用实名.记者就必须对报道对象负责.而化名,相对而言降低了对记者的要求.有了这一种自我纵容的方式,就可能会出现编造假新闻的现象.少数自由撰稿人,甚至个别记者,为了出名争利.抄袭外地的新闻,甚至编造本地的故事,用化名蒙骗媒体,蒙骗受众.前些年,曾出现过一名专门生产假新闻的人士,江苏如皋一名通讯员在各地媒体上多次刊发了“鸭子淘食嘴上套上金戒指”、“钓鱼钓上金项链”、“锯树锯断大蟒蛇”等自编或根据笑话改编的虚假新闻,引起了读者强烈的不满.而报道之中的人物处理基本都是用化名.
新华社坚持要求其新闻工作者至少报道出真实姓氏,而不准使用全部化名.大概也是出于对记者新闻真实性的严格要求.
四、新闻工作者在涉及新闻化名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新闻伦理
媒介事件不可避免地涉及新闻伦理问题.媒体报道社会生活,在有违新闻伦理的新闻诱惑面前应该保持克制,使用化名,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及其私人空间.
目前存在记者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记者为了制造独家新闻、吸引受众的感官.而拿着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来做交换.有些人甚至缺乏起码的文化素养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顾新闻伦理.大肆爆料个人隐私,这种做法违背了新闻的基本原则.
对新闻伦理的忽视,大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无心而为,即没有考虑到出现真名对报道对象可能造成的伤害.另一种则是记者有意为之,即考虑到了可能造成的伤害.却仍因为利益的诱惑而不采用化名.这种记者则应该提高自身的新闻伦理修养.
(二)不滥用化名
鉴于媒体使用化名有利有弊,笔者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不宜使用化名.
1 重大案件
在报道中,特别是案件报道中.常出现滥施保护的现象,这是记者未把好化名的度的表现.曾有一个著名的极端案例,《江南时报》2005年8月19日报道,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判处王泉(化名)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这本来是一起在南通当地影响较大的恶性刑事案件.当地媒体有多次报道.读者对凶手的情况有所了解.现在被判处死刑的人名变成了“王泉(化名)”,令读者莫名其妙.
譬如这次震惊全国的奶粉事件,因此被免职或判刑的人员,报道就无一例外的未采用化名.
2 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的事件
有些事件却未有社会的明确判断,仍处于讨论之中,这些能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的事件也不宜采用化名.如范美忠一事,至今社会上在对这一人物做评价时仍出现很大的分歧.这种广泛的讨论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完善真理.因此范美忠的名字从第一次登上报纸以来就一直采用真名.
再如《上海法治报》中《律师为农民维权获刑》一篇报道,也是一桩引起讨论的事件,报道虽涉及到该律师的隐私,但是经过律师本人的同意,报道中也始终坚持使用了真名.
(三)注意化名规范
化名也有学问,并不是随意的,要有一定的规范.笔者认为化名应注意以下两点.
1 使用化名须注明
使用化名必须注明,否则可能会成为假新闻.江海晚报的一位资深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2004年9月,《江海晚报》报道了南通一对特困残疾人夫妇的女儿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消息.反映了这名女生的自强不息和社会对这个特殊家庭的关怀,稿件刊出后社会反响良好.可是,事隔十多天.当地另一家报纸同样报道了这件事,但是文中当事人的姓名全然不同,使读者产生了怀疑.最后得知,原来另一家报纸对这名女生采取了化名的方式,但在文尾并未注明为“化名”,使读者误以为假新闻.因此,使用化名一定要注明,这是对报道对象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化名的注明须显著.一般来说,注明化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报道中提到一个名字时.在后面打上括号,注明“化名”两字;另一种是在报道后面注明“本报涉及的人名均为化名”.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前一种方法用在事件比较简单,化名人数少的情况下;后一种情况用在事件较复杂,有多个人化名的情况中.需要注意的是,注明化名的字体应该与报道的字体不同,以示其突出性.
2 要避免出现化名无效现象
有时候,虽然记者善意地使用了化名,但也可能会产生无效的情况.比如有一些报道拐卖案件的报道,虽然使用了化名,但报道中提供了详细家庭住址和人物特征.当记者所提供的信息已经足以让读者推断出此人的确切身份时,化名也就失去了其意义,这样的化名则完全是走形式而已,起不到其真正的作用.
新闻报道中的化名并不如文学作品或故事小说中的化名那样随心所欲.记者需要本着向报社负责,向读者负责,向自己负责的态度.谨慎地对待化名.化名,其核心是新闻伦理,其灵魂是道德良心.
新闻伦理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新闻报道中的化名现象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
社会现象论文
论文抄袭现象郑州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整改报告晰,通顺,实事求是,简短精练.,所有直接引用的文字,数字,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都应加标注说明其出处,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标。
论文抄袭现象
论文抄袭现象郑州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整改报告晰,通顺,实事求是,简短精练.,所有直接引用的文字,数字,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都应加标注说明其出处,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标。
关于社会现象的论文
论文抄袭现象郑州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整改报告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和内容的有关要求,为提高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做到毕业设。
新闻新闻新闻
架"理论视野下的高考——以《中国青年报》的报。新闻专业「新闻专业:过去,现在与未来」授课大纲,教师:王淑美,臧国仁,锺蔚文,时间:每周五09:00~12:00,地点:未定,课程定。
报自考条件
5份报送到金华市高中会考办。成果摘报格式文,副刊,增刊,论文集等刊登的论文均不能作为评审条件中要求的论文.,2.凡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通报确定的违法刊物,盗用刊。
怎么报自考
国医学论坛报咨询中远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41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42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143《国家电网报》社有限公司144《中国汽车报》社145《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1。
如何报自考
司144《中国汽车报》社145《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14。中学生德育报语文报投稿信箱《德育报》社,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交流网,德育报社班培[2016]2号,关于举办"科学管理★艺术育。
怎样报自考
国医学论坛报咨询中远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41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42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143《国家电网报》社有限公司144《中国汽车报》社145《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1。
报自考的时间
坛报咨询中远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41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42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143《国家电网报》社有限公司144《中国汽车报》社145《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1。
医学论坛报
1),医学论坛报讯: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lawson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服用过多的复合维生素可能与晚期或致命性前。中国医学论坛报新闻信息摘要术调查的结论并没有平息蒙塔格尼尔与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