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可靠性类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高原环境下柴油发动机技术保障问题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论文总结专业与可靠性及高原及发动机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可靠性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依据高原地区环境特点,分析了高原环境对柴油发动机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高原环境下柴油发动机技术保障方法,为加强高原环境下柴油发动机技术保障和提高高原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思路.
关 键 词 高原 柴油发动机 技术保障
中图分类号:U469.74 文献标识码:A
1高原地区环境特点
我国的高原地域广阔,高原地区气压、空气稀薄、含氧量不足、平均气温低和沙尘较多.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力降低,空气密度减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0℃以下的时间较长,年低温期长,昼夜温差大,另外,高原地区风沙大,每年的2-4月份午后及傍晚多出现大风天气,沙石、尘土飞扬,沙尘量大于低海拔多尘空气密度的5倍以上.这些气候条件对柴油发动机是个严峻的考验,要求发动机必须具有适应高原环境的特殊使用性能.
该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zongjie/438657.html
2高原环境对柴油发动机性能及可靠性影响分析
柴油发动机高原适应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在高原地区运行是否可靠及使用效率.因此,掌握高原环境对柴油发动机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规律,对于研究柴油发动机的高原环境适应性和完善技术保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气压对冷却水沸点的影响
随着大气压力的降低,发动机冷却液的沸点随之降低.冷却液的温度直接影响着燃烧过程和传热损失,同时与机油温度、机油粘度和摩擦损失密切相关.在发动机的使用过程中,保持一定冷却水温是非常必要的.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在80℃-90℃,海拔在3000米以上时,在这个温度将会出现开锅.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所以,当冷却水温度还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冷却水已经沸腾,冷却液消耗量大,并导致发动机受热零件冷却不足,机体过热,充气系数下降,燃烧出现异常,机油变质和零件磨损加剧,进而导致整机性能恶化,可靠性和寿命降低.
2.2空气密度变化的影响
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力下降,空气密度逐渐减小,易使发动机增压器效率降低,发动机后燃现象增加,燃烧持续时间长,冒烟严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型显著降低,排放恶化.
2.3温度降低的影响
高原地区气候严寒,由于机油粘度大、燃油粘度高、压缩温度与压力降低、蓄电池内部化学反省缓慢等原因,导致起动阻力大、混合气形成质量差、首次起动困难、起动力矩降低等现象,不仅会造成发动机性能降低,而且在起动过程中进入摩擦副表面的机油很少,不可避免地出现半干摩擦或局部干摩擦现象,使零部件磨损增加,寿命缩短.
2.4沙尘的影响
甘肃是典型戈壁大漠地带,干燥多尘,空气含尘率非常高.发动机在工作时,沙尘淤积在滤清器滤芯外表面,使滤清器孔堵塞,增加量进气系统的阻力.进气阻力的增大将使发动机吸入空气量不足,造成燃烧不完全,出现冒黑烟,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同时,部分尘土、颗粒会透过滤清器在发动机运动机件的摩擦表面之间形成磨料,加剧零件磨损,降低发动机使用寿命.此外,吸入气缸的沙尘颗粒不仅会造成气缸、活塞及活塞之间的磨料磨损,还会使气缸的密封性大大下降,致使燃油窜入曲轴箱,机油变稀,性能变差.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可靠性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在职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4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3高原环境下柴油发动机技术保障措施
3.1根据发动机类型,总结故障规律和排除方法
发动机发生故障,往往出现在薄弱部位.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设计缺陷,可能是制造质量问题,可能使用不正确,可能是维护保养不到位因素所致,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预知在作战训练过程中发生的故障.首先,作为技术保障人员,要查阅该型发动机所有试验,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故障档案,对故障进行梳理和归类,通过分析、判断,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确定问题的关键点.例如,高原地区油路易进气,这是由于高原地区随着大气压力降低,油管内部压力相对升高,油管接头稍有松动就会出现燃油渗漏并进气,燃油加注过少,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