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化学实验论文范文,化学实验类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初中化学实验反思策略的教学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化学实验及自我反思及初中化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化学实验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实施实验反思策略教学能让学生适时对实验的探究过程及其结果等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养成,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实验方法,形成和发展实验能力.
关 键 词 :实验反思策略;策略教学;初中化学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中学化学教师是怎样看待化学实验的呢?结果显示,多数教师把实验的教学功能主要定位在以下几方面:(1)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兴趣;(2)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3)促进学生认知规律并加深对规律的理解;(4)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数据的收集、处理能力;(5)简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技巧.从中可以发现,在实际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缺少实验反思.
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对实验进行反思呢?学生对实验进行反思究竟有何作用呢?本文将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对化学实验进行反思的具体教学策略.
二、化学实验反思的具体教学策略
1.结合实例,让学生明晰实验反思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1)对实验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而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又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核心.但一些可溶性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却无明显现象.所以,证明两者是否发生了反应是这个课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应如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反思与评价呢?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这一过程能让学生不停地动脑思考:要做什么,要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都充分地表现出来.若常常经历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定会有质的飞跃!
(2)对实验装置的反思与评价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新授课上,教师展示了这样一个课堂情景:在实验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时,有两个实验都用到了小气球:一个是红磷燃烧的锥形瓶口橡皮塞上的玻璃管上端系了一个小气球;另一个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锥形瓶口橡皮塞上的玻璃管上端也系了一个小气球.在称量总质量时,教师故意卖关子说:“后者必须要考虑空气浮力的影响,而前者却不必考虑.”装置完全相同、分析处理方式却完全不同,学生对此充满了疑惑!这时就有学生在下面脱口而出:“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教师趁势抓住该契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此时学生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反思与争论,最终发现:前者的装置是在冷却之后再称量的,而此时的气球已经瘪了,不再受空气浮力的影响!而后者在称量时,气球始终是鼓着的,所以一定受到空气浮力的影响!于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zongjie/440085.html
可见,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这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积极的思维倾向.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学生的质疑习惯一旦形成,思路一旦打开,具有思维价值的质疑也就会砰然而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会在质疑反思中得到提高!
(3)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反思与评价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实验课上,学生进入了制取并收集气体的实践环节:
探究活动:分析实验的成与败
生:有的同学收集满了一瓶气体显得很开心,有的同学由于没能收集满而很着急或很沮丧等
师:你们收集到气体了吗?有没有收集满?
学生七嘴八舌.
师:说一说,为什么没收集满?可能原因?
生:分析原因:可能反应装置的容器太小了;可能所加的药品太少了;装置气密性可能不好,有漏气的地方;直角导管伸的位置可能不对等
师:归纳总结,你认为制取气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归纳小结:要检查反应装置的气密性,不能漏气;一般要选择锥形瓶或大试管或广口瓶等容量大的容器作为反应容器较为理想;药品要加得充足一些;加入稀盐酸后橡皮塞要尽力拧紧,不能漏气等等.
可见,带着问题、疑惑进行自主探究反思使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也就理解得更清晰、学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总之,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指导学生按规定将实验做完,还要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中抓住机会启发、调动学生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在一连串的思维活动中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意义.同时,把握实验技能技巧,准确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实验反思的方式与手段
(1)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常常可用“自我发问”的策略,让自己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例如,我对现学的内容是否记住并理解了?我能向他人清楚地描述这一问题了吗?等等,在学习中应多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用批判的眼光和质疑的态度寻找更有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