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视角下劳工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取机制研究_企业管理论文

时间:2020-07-2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权力要素进入社会领域,引领我国社会进入全民“自治化”阶段,而劳工社会组织在国家、市场、社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实体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职能的不足,为大众提供了很多必要的帮助,对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劳工社会组织作为帮助对象与资源提供者之间的中介,其自身肩负了重要的社会责任,不仅要通过各类慈善活动获取社会捐款而且还要动员志愿者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公益活动,但是,劳工社会组织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其独立进行社会资本积累和符号资源增值的能力显得尤其不足,为此,笔者从社会交换的角度分析劳工劳工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取机制,以帮助中国的劳工社会组织寻找其生存和发展之道。
一、社会交换理论概述
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齐美尔在社会吸引原则中提出,行动者越是感觉到对方的资源有价值,双方越有可能建立其交换关系。而布劳认为,人们之间会从事社会交换源于他们自己认为会得到相应的社会报酬。由此可见,社会吸引的基础是人们存在共享的价值观。比如,某机构与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交换关系中,工作人员从其中得到了精神、物质、心理等方面满足,而某机构也获得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认可,以共享价值观为出发点,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业余生活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在活动中对某机构产生心理上的认同。而随着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多,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某机构为了满足工人们的需要通过成立相应的教育、医疗卫生机构满足工人的需要,而随着工人们切身需求得到更多的满足,他们对某机构的认同感也会随之加深,共享价值观使得工友们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他们由最初的被服务对象向着志愿服务的方向转变,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某机构开始探索更高层次的服务以满足工人们的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这种正能量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也就是说,通过某机构与工人之间共享价值观为基础的互动实现了共建、共赢的局面。
在某机构与资源提供者的交换关系中,资源的提供者会为其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以确保某机构各项项目的顺利开展,当然,某机构还借助各类媒体将相应的捐赠和使用情况进行公布,通过透明捐赠物品的使用量获得人们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某机构的公益项目中,形成更大范围的共享价值观。
二、社会交换视角下劳工劳工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取机制
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我国呈现出了强国家、弱社会的局面,劳工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是主从的附属关系,而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必须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在社会捐赠活动中各类市场经济的逻辑和买卖思维就会不自觉的渗入其中,使得劳工社会组织失去了其本应有的志愿性和非营利性。
劳工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呈现了合作与依附的关系,政府赋予了民间组织一定的公共权力,并给其一定了财政支持,政府通过给民间组织提供资源的方式缓解劳工社会组织的生存压力,但是事业单位依然是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角,对民间劳工社会组织的服务还有一定的欠缺,政府向劳工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仅仅局限在小范围内。民间公共组织与政府之间不平等的资源交换关系似的民间组织处于比较脆弱的社会地位。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社会责任,并开始向劳工社会组织捐赠各类资源,而民间公共组织也借助企业提供的支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与此同时,公共组织还通过借鉴企业的运作模式、经营理念等等,不断完善公共组织自身的管理模式;在社会交换方式中,民间组织与企业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对于公共组织来说,通过引入企业的经营手法并严守劳工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特征,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如果劳工社会组织如果没有严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最终肯定会走向毁灭。对于企业来说,在借助慈善活动开展企业营销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否则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道德风险。社会交换视角下的劳工社会组织通过面向社会募捐等方式让资源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重新配置,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劳工社会组织在各项公益活动中的物质和资金匮乏问题,但是在劳工社会组织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还必须探索在政府、企业和社会中获取物质自主的途径,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组织自身的资源获取机制来促进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劳工社会组织的出现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劳工社会组织与企业的交换关系中,劳工社会组织以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为己任,让企业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社会交换视角下劳工社会组织的发展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利,稳定工人组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官有垣,邱连枝.非营利组织资源募集策略变迁之研究——以台湾联合劝募组织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01).
[2]唐梓翔,赵成军.论非政府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以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为例[J].学理论,2013(12).
[3]邓宁华.我国非营利组织能力:资源状况检视[J].阅江学刊,2011(03).
[4]王冠.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机制研究[J].学会,2010(05).出处:现代经济信息作者:梁蔓馥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