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不仅盛行于网络,还以其生动的形式、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流行于现代文化生活,特别是那些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心理的网络流行语,不仅被网民高度关注且广泛传播,而且也被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所运用。网络语言的传播不仅是一种媒介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网民的价值观和行为都会产生一些影响。网络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呈现出的最新最潮的表达方式,会吸引受众。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娱乐化的倾向会影响受众价值观的选择。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因而网络语言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会更显著。
网络语言与社会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社会性和文化性都是网络语言的重要属性,网络语言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要比一般词汇丰富得多。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从侧面揭示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大多是单一的从语言学、语用学及语义学视角展开的。如:戚晓杰从语音的视角探讨语言的谐音表义现象(2001);李蔚然从语用学的视域考察网络语言(2005);张静、罗世瑛从语义学角度考察网络语言的词义变异(2003)。以往跨学科研究较少,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
网络语言,就是产生于网络,流行于网络的语言。于根元(2003)认为,网络语言是“网上通用的语言,相对于日常的交际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也是一种语言变体。苏芳芳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充斥着谐音、别字和外来语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语言,其使用者大多为年轻人,特别是受教育的学生。开放的社会为信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网络语言也逐渐渗入社会,网络流行语逐步演变成社会流行语。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2002)语言的产生标志着文化的出现。网络语言也不例外,它是网络文化的载体,也是网络文化的外部表现方式之一。网络语言能够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网络文化。
二、研究设计
为深入、细致地了解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以下三种调研方法展开研究。
一是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来了解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现状,强化对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理论的掌握。二是问卷调查法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网络语言和文化的影响问卷调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分别在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随机发放问卷246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通过测评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支持度以及他们对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力的评估来掌握被调查者受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真实情况。三是深度访谈法从调查的问卷中抽取特征鲜明的样本,进行个案访谈。
(一)研究假设
假设一: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影响。假设二: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和传播高度相关,媒体参与机会越多,网络语言沉淀为社会流行语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影响力也会变大。假设三:大学生个体心理存在差异,但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其价值观没有显著影响。
(二)研究变量
自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传播要素(包括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因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的传播效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网络语言与文化的传播内容、类型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以网络语言的表现手法、感情色彩以及内涵深刻性为依据,把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分为三个类别:轻松搞笑类、针砭时弊类以及时尚流行类。同时,参考利克特量表5级制,展开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的知晓度进行调查:十分熟悉为5分,比较熟悉为4分,一般为3分,不太熟悉为2分,很不熟悉为1分。
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最高,均值为3.6418;其次为针砭时弊类,均值为2.4961;而时尚流行类的熟悉度最低,均值为2.0013。可见,大学生更关注轻松搞笑和针砭时弊类的网络语言。他们认为轻松搞笑的网络语言是“网民语言的狂欢”,而针砭时弊类和时尚流行类的网络语言是“民意的真实表达”,是网民对社会情绪的宣泄。这与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渴求话语权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效应。
网络语言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破坏了社会用语的规范性;第二,由于语境的不同,它会产生交流上的障碍;第三,网络语言会导致“知沟”,形成信息社会的知识阶层化。面对这些负面效应,本研究接着调查了大学生[第一论文网www.001lunwen.com]的态度。其中,有24.1%的大学生认为应对网络语言采取支持的态度,有20.4%的认为应对其采用宽容的态度,而26.4%的人认为应对其规范化。还有一部分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比较模糊,他们多选择“说不清”(19.6%)。只有9.4%的大学生希望能够禁止使用网络语言,继而阻止其在社会上传播。这一结果表明,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话语形式,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还有待人们进一步观察和探讨。笔者在访谈中也遇到了这类现象。
个案A:网络语言似乎无厘头,实际是对现实的另类解读。我们都挺喜欢这种快速而又个性的宣泄方式,可以生动、直观地表达内心的感悟。
个案B:网络语言的创造者、传播者以及受众者主要是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模仿力和求知欲都很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特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却不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行话,会存在一些不规范甚至粗俗的语言,严重影响了汉语的纯洁度和规范性。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事实传达给受众者一些真理。顾晓鸣认为“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会影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别于人们的传统语言习惯,让原本平淡无奇的语言瞬间充满了人情味,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具有新奇、简洁、讽喻、戏谑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大学生求新创异、颠覆传统的心理需求是完全契合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会对价值观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并且与网络语言的内容、类型相关。一般认为:针砭时弊和时尚流行类网络语言会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直接影响或作用于自己的行为表现和价值观。而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大多时候他们用来消遣,更多时候是一笑而过。
(二)网络语言和文化传播媒介的参与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媒介是信息的搬运工,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会改造我们的生活,它们在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很深,以至于我们的一切都受其影响,为其而改变。”(2000)网络语言正是借媒介之力得以传播。它们不仅会在新媒介如互联网、手机上流行,也会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上出现,甚至会出现在户外广告牌上。通过对三所学校的调查得知,大学生了解网络语言和流行话题的媒介主要是互联网(48.05%)、手机(32.52%)、电视(9.4%)、杂志(3.88%)、广播(3.61%)以及报纸(2.55%)。以下访谈也可证明。
个案C: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靠网络经营的,只要动一动鼠标,一切尽收眼底。传统媒体应退出历史舞台了。对于网络流行语,毫无疑问,我是通过网络了解的,有时还自己创造网络新词呢。自从“汪星人”“喵星人”出现后,我们寝室就流传“嘎星人”和“咩星人”了。
个案D:现在的网络语言,你想不知道都难。像“正能量”“逆袭”这些词语连电视新闻都在用。当大家在一起交流时,如果有人在用传统的语言,肯定要被嘲笑out啦。
网络语言不仅在网上传播,传统媒介怕被社会孤立也逐渐在行文中使用典型的网络语言,进而慢慢地渗入到日常用语中。因而,网络流行语已覆盖了整个传统的媒介,也丰富了媒体的内容,增强了媒介传播的消化能力。有些网络流行语会慢慢地进驻到普通话系统,最后沉淀为社会流行语。
(三)大学生受众的个体心理差异与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传者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信息流通的目标。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胡申生,2002)当今网民的心理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元化。此外,大学生充满了获取信息心[第一论文网www.001lunwen.com]理、好奇心理、求知心理、娱乐消遣心理以及参与心理。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最强势的媒体,它的网站、论坛在栏目设置、栏目命名上都充分满足了网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心理。运用新事物来引起受众的注意、满足受众好奇心是网络语言的主要特征。虽然大学生个体心理因素有差异,但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整体上都在追求自由、崇尚个性、似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因此网络语言和文化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在个体上几乎无差别。
四、结论
研究得到的结论为: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不显著,而其影响力的大小与内容、类别相关,证实假设一并不成立;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传播程度相关,证实假设二成立;大学生个体心理上存在差异,但是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其影响并没有程度之别,证实假设三成立。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1983)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网络空间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逐步向现实世界渗透,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性和价值观念。正如德弗勒在分析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说过:“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恐惧。”(***)但通过本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它的影响范围、程度是有限的。没有必要对其高举禁令,而应持宽容的态度,让它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生存。
参考文献:
[1]Sapir.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2.
[2]Saussure.CourseinGeneralLinguistics[M].London:GeraldDuckworth&Co.Ltd,1983.
[3][美]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4]胡申生.传播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