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视角下流动人口融入的路径问题和策略_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0-07-2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伊始,社会经济改革、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城乡生活拉-推力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最终转变为市民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十年过去了,流动人口仍然是城市的一类特殊群体:居住生活在城市但在身份和心理上并不属于城市的外来者。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构建的提出让我们再一次把视角投向流动人口:尽管在有些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由于资源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放开户籍制度,但大量外来人口在城市已经生活多年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流动人口因其特殊性一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们“半城市化”、边缘化的城市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社会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途径成为学术界探讨的主题。于是一直难以跨越的户籍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认为只要解决户籍制度就能完成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户籍制度成为瓶颈。然而中国的现实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社会环境资源的最大承载容积限制还做不到完全放开户籍制度。同时,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并不仅仅是制度系统的融入,更重要地是社会和心理的融入。那么怎样才能让更多地流动人口跨越制度的屏蔽在生活方式和心理上融入城市?有学者指出,关于流动人口向市民的转变不仅仅是以往研究中所专注的关于流动人口城市生活中户籍身份以及附加在其上的各种福利制度变革,更是一种通过强化既有内群体身份或创生新的“共享内群体身份”,以实现其自我及社会认同,是一种“制度建构”的研究范式到“文化场域实践”的研究范式的颠覆性转换。[1](张广利,张瑞华.山东社会科学.2012(5))即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归根结底是流动人口群体从所属农村文化场域到城市文化场域的适应和融入问题,是一种从地域环境、生活方式特点、社会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体系等方面的继续社会化过程。城市社区作为除工作单位之外的基础生活单元,是城市文化场域的重要承载体之一,是流动人口日常生活中融入社区的行动构建相比于制度变革同样重要的文化场域实践,城市社区可以实现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尤其是满足“社会人”社会背景下“社区人”的安全需求、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一种有利于价值观念整合的“心理社区”,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社区,不仅是一种地域位置和生产活动方式的变化,更是一种地域文化向另一种地域文化的进入,这种进入既有当地居民角度对异己文化的认知和接纳,也有流动人口角度对融入地文化的认知、适应直至融入。
二、社区文化视角流动人口融入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城市社会的融入实质上是对城市文化的适应、接纳和融合的过程,是体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日常生活观念、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社会参与、心理特点等不同文化方面的相互适应。来自农村社区的流动人口和生活在城市的当地居民在长期的不同地域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一般而言,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是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少标准进行划分。农村社区是以地缘为纽带、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基本由同质性劳动人口组成的社会结构简单、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域社会。城市社区是以各种非农业生产和其他活动为基本特征,由异质性劳动活动人口组成的,社会关系结构复杂,人口密集的地域社会。两类不同的社区,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内容、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点、心理、意识等,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古典社会学时期的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农业社会和城市社会伊始,学者们一直未曾间断对两个不同地域社会文化差异的研究。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不同特征中成长起来的社区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出现城市社区生活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也是流动到城市社区的农村人口难以很快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客观因素,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融入障碍。布迪厄尔将语言能力看作一种文化资本,是“身体化内在资本”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肢体技能,语言,具体指的是言语,特别是语音,成为个人整体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它完整地展示了个人与其社会世界的关系。[2]语言作为人类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前提是人们之间拥有彼此可以相互理解的表达方式。语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来自全国各地,语言表达各不相同,人们往往因为语言的差异而难以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群体,语言成为区分当地人与非本地人非常重要的标准。尤其是地域跨越比较大的流动人口,如南方流动到北方,或者北方流动到南方,语言表达差异较大,出现沟通障碍。曾经调查过268名流动人口,其中调研对象的22%表示,因为语言不通而不愿意与当地人交流,并且希望有语言培训,以期能够在语言沟通方面与当地人无差别。
2.社会关系适应障碍。农村社区的邻里关系是首属群体为主,社区成员之间面对面形成的、具有亲密互动、情感交流全面的人际关系社会群体。“远亲不如近邻……”、“房前屋后,经久相处,友好往来”等镜像是农村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状态,农村社区居民之间大多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繁,交往全面,生产和生活上的互助活动较多,具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体现人际交往的人本主义,尽管这种“熟人社会”交往半径和交往空间较小,但更容易形成我属群体,具有较为强烈的心里归属感;而城市社区由于居住模式、单位社区解体以及流动性的增加,邻里关系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消失,邻里之间很少交流和互动,“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常态,城市社区居民之间大多是“陌生人的社会”,人际交往的“业缘性”大于“血缘性和地缘性”,人际交往的内容为事本主义,有限性的交往和目的导向的交往方式。长期文化氛围内形成的人际交往态度,让流动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很难适应城市社区人们的交往模式,总感到城市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只能在有限的内卷化交往空间内获得安慰和温暖。
3.价值判断的融入障碍。一方面,流动人口作为外来的、试图融入主流社会的群体具有主观能动的价值判断。在城市生活较久的流动人口认同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社区,并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名成员,这是一种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内在期望,也是为应对各种生活困难和挑战、保证个体本体性安全所做选择的应对策略和行动,由此而形成影响流动人口行为倾向的内在动力,外在表现为对城市社区生活所进行融入的努力行为。在与社会主体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构建自身的城市社区居民的身份认同和城市主体的友善以及对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接纳,但同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使其也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和当地居民存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差异,如户籍、住房、语言、交往方式等方面,使其在社区活动参与及认同方面仍有退缩,难以完全融入。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社会主流群体的当地居民在生活中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排斥和不认可。尽管在形式上接纳流动人口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建设,但并没有从内心承认和构建流动人口的成员身份,与流动人口存在着身份的差距,有着一定的心理距离。调查结果显示两大群体出现身份认同的错位:一方面流动人口自我认同自身生活社区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自身社区成员的身份,但当地居民虽然接纳他们在社区的存在,承认他们的贡献和努力,但不认同于他们的社区成员身份,这是城乡二元结构基于户籍差别基础上多种社会制度以及文化差别共同作用在社区成员身上的持久反映,也是当地居民对自身生活社区本体性安全的要求。
三、社区文化视角下流动人口融入的路径
1.城市社区教育。流动人口城市社区教育是城市社区融入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流动人口继续社会化的有效方法。通过社区教育实现流动人口语言、行为、城市社会规范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缩短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的时间。流动人口从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不仅要面临自然环境改变的适应,如南方到北方或者北方到南方等地域和气候等适应,也要面临从一家一户低密度的开敞平房居住方式变成人口高密度的单元楼房居住方式等居住环境的适应,同时更要面临与以往农村社区生活不同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原有的生活知识在新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后需要更新、继续学习或者重新学习,这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施化群体不仅仅是流动人口所工作的单位,也包括街道和居委会、城市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以及较早来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当以社区为视角的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过程中,城市当地居民、社区各类组织的施化影响尤为重要。另外,城市社区的环境系统,包括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城市社区卫生环境、城市社区治安环境、城市社区文化环境以及城市的大众传播媒介等,都对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但同时,也要通[论文代写www.001lunwen.com]过社区教育当地居民对文化异质性的包容和理解,流动人口自身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如吃苦耐劳、朴实、为人真诚等,是社区居民该学习的方面,同时,多元文化的存在、优秀文化的互相借鉴本身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教育的形式包括在社区内创办流动人口学校,协调各类资源进行专题讲座;在社区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邀请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搭建社区交往平台,增加两大群体的相互了解和互动关系;通过制作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指南的书籍,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城市;通过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资源,为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参与提供空间等。通过社区教育,提升两大群体彼此正确的认识,增加两大群体的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对于减少社区矛盾和冲突,促进社区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2.创设社区文化互动空间。通过对社区各类群体的交往需求以及和谐社区构建的需要进行各种评估,分析社区内可以利用的各种物质和文化资源,回应生活于社区群体的社区融入问题而策划各类社区互动和交往活动,以各种方式动员和邀请社区成员参与,为社区群体搭建增加社会互动的平台。如运用社区开阔场地动员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成员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建立社会民间组织团体满足各类群体的多种参与和实现福利的需求,或者运用网络资源,创建各种板块,宣传流动人口群体在城市中的贡献,以及通过网络交流促进社区内两个群体之间的交往互动,增加互相了解的机会,促进群体间的融合,建构两大群体共同的社会认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基础是居民之间的信任,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至关重要。居民活动组织为社区居民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和相互支持的文化平台,以外界干预的方式建立交往通道,因为参与者之间的交往(直接的或间接的)越多,他们之间的互信就越大,合作也就更容易。[3]通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各种活动组织,促使社区居民之间横向联合,增加居民之间的人际互动,从而以较低成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他人可信性的信息,增加彼此间的信任。
3.流动人口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参与。一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邀请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相比较而言,流动人口缺少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信息渠道不畅是流动人口参与文化建设的障碍因素之一,可以通过社区工作中一些专业动员参与的方法,如给流动人口写信、打电话或登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宣传、说服和建立关系,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如建立社区网站、展板和广告宣传、招贴海报以及小区广播或者流动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和动员。当然也可以通过召开流动人口代表会议,选择家庭代表的方式改变过去流动人口参与环节薄弱问题。另外,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意见和建议,以获取流动人口的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二是通过构建互助合作的参与式文化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决策和过程的介入旨在打破原有的只有当地居民是社区建设主体的思路,流动人口同样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共享者,由此建立由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居委会以及辖区内的文化机构共同协商,针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建设、社区文化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评估等问题进行讨论,形成由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主体参与决策并做出选择的高度介入社区协商和管理形式,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身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也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实现共识;以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这一传统的、单一的行政化和单位化的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很难适应现代较为复杂的混居社区类型的多元文化需求以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的新型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应该从自上而下的“被动参与”向互助式、参与式的现代文化建设模式转变。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运用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方法,在现有社区文化制度滞后的情况下,另辟蹊径,通过动员资源协助社区创设各类有多元社区群体参与的社区文化组织和机构。通过公共参与培养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实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利益分享,建立多元化的、互构共建的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广利,张瑞华.城市外来人口“身份-认同”研究的范式转换[J].山东社会科学.2012(5)
[2]朱红.转换.融合——中国技术移民在加拿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260
[3]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204
基金项目:“北京市中青年骨干人才”项目资助2013
作者简介:
高春凤(1971-),女,吉林通化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从事社区发展与管理研究。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