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国内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
(一)我国农民个体因素的调查研究
刘建锋(2010)认为,参保农民的参保意愿与学历成正比,一般情况下学历越高,参保的意愿越强。这是因为农民的学历越高,他对新农保的认识就越高,所以参保的意愿就越强。[1]张朝华、丁士军(2010)认为,[2]在研究新农保农户支付保费时指出,户主年龄越大参保意愿越低,并且已参保者选择参保的档次也越低;他们还指出,农户不参加新农保的原因还由于年龄较大,离60周岁的年限不长,只愿意获取基础养老金。
(二)我国农民家庭因素的调查研究
项溪媛等人(2011)通过研究得出,家庭经济条件与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成正向关系,农民的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参保的积极性就越高。[3]张朝华(2010)研究认为,家庭的子女数是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随着子女数的增加,农民的参保意愿就减弱。[4]
(三)对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不确定因素的研究
季加海(2010)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政策制度和物价水平的不确定性对农民选择参保时影响显著。[5]李强、薛兴利(2009)研究认为,农民选择参保时与他们对国家政策的预期和未来国家发展的预期有关,预期政策扶持力度大、未来经济发展好,农民的参保意愿就越强。[6]
二、影响浙江省农民参保意愿因素的总结
第一,年龄。农民的年龄越大,农民通过土地获得收入就越小,而且年龄越大,通过参加其他工作获得收入的困难也加大,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对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就越强。
第二,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与农民的认知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成正相关性,一般意义上,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度就越深,接受新农保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参保的意愿就越大。
第三,人均年收入。人均年收入是影响农民参保的重要因素,人均年收入越高,农民支付参保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就越小,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就越强。人均年收入越高,农民在满足其他生活开支后剩余的收入就越大,支付保费的能力就越大,所以参保意愿就越大。
第四,人均土地面积。农民总收入可分为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和非农生产获得的收入,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从事农业获得的收入不高,相反,农民从事非农生产,比如进城务工获得的收入会比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高出许多,所以人均土地面积越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农民从事非农生产的机会减少,农民获得收入相对来说偏低,因此选择其他养老保险的可能性较小,只能选择缴费水平较低的农村养老保险。
第五,家庭子女数。大多数农村的观念比较保守,比如“养儿防老”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子女越多,他们就会把未来寄托在子女身上,参保意愿就弱一些;相反,若是子女数较少,他们为了未来的生活选择新农村保险的意愿就强一些。
三、影响浙江省农民参保意愿因素模型设立
(一)模型建立
通过调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以“是否愿意购买保险(Y)”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该变量表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以“年龄(X1)”,“受教育水平(X2)”,“人均年收入(X3)”,“人均土地面积(X4)”,“家庭子女数(X5)”等5个变量为解释变量,此5个变量是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第一论文网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001lunwen.com]主要因素,C为常数项,μ为随机误差项。
计量模型为:Y=α1X1+α2X2+α3X3+α4X4+α5X5+C+μ
(二)数据整理与赋值
对被解释变量“是否愿意购买农村养老保险(Y)”进行赋值,若回答“愿意购买”,赋值为“1”,若回答“不愿意购买”,赋值为“0”;对解释变量“年龄”进行赋值:“35岁~40岁”,赋值1;“40岁~45岁”,赋值2;“45岁~50岁”,赋值3;“50岁~55岁”,赋值4;“55岁~60岁”,赋值5。其他变量的赋值采取相似的规则。
四、影响浙江省农民参保意愿因素模型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结果及显著性检验
回归结果
以上的回归分析得出:变量X1、X2在1%水平上显著;变量X4、X5在5%水平上显著;变量X3在10%水平上显著;所建模型通过检验。
(二)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1.年龄(X1)在1%的水平上显著的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民的参保意愿也随着增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民的面临的养老压力也随着增大,所以他们参保的意愿也睡着增强;其二,根据新农保政策的规定,如果达到60周岁,只要参保就有200元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如果在60周岁附近,只需缴纳几年的参保费用,就可领取养老金。
2.受教育水平(X2)在1%的水平上显著的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的参保意愿就越强烈。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对新农保的认识就越深,越容易接受新农保,从而参保的意愿就越强。
3.人均年收入(X3)在10%的水平上显著的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投保农村养老保险的意愿也随着增强,该结果与前面分析一致。人均年收入越高,农民支付新农保保费的能力就越强,从而农民参保意愿越强烈。
4.人均土地面积(X4)在5%的水平上显著的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人均土地面积对养老保险选择影响显著。随着人均土地面积的增大,农民的非农收入就越低,从而总收入就偏低,农民选择其他保险的可能性就越低,所以,选择保费较低的新农保的意愿就越强。
5.家庭子女数(X5)在5%的水平上显著的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家庭子女数的增加,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农民参保的意愿就越弱。子女数越多的农民,他们认为将来的生活可以依靠自己的子女,从而他们的参保意愿就越弱。
参考文献
[1]刘建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对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147-148.
[2]张朝华,丁士军.新农保农户支付:问题、原因及其完善——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89-96.
[3]项溪媛等.农户新农保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四乡镇的调查分析[J].集体经济,2011(5):16-17.
[4]张朝华.农户参加新农保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珠海斗门、茂名茂南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0(6):4-9.
[5]季加海.基于农户视角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以湖北省钟祥市试点镇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李强,薛兴利.政府职能作用对农户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1-25.
作者简介:张小俊(***-),男,安徽马鞍山人,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2011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与金融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