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大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市场经济机制运行良好,全国各大企业集团发展迅速,国有企业集团发展尤为突出。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已成为国名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全国的经济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国有企业有着自身复杂的制度与框架,导致其财务监控较单一的家族式中小企业更复杂,存在的问题也更突出。那么,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监控,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管?关键是提高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
一、企业财务监控的涵义
有专家学者认为,财务监控是指委托人通过预算控制、责任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手段,并以有效的激励约束和信息披露机制作为保障,在使代理人遵守财务法规、财务制度的前提下,挖掘潜力,融合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活动[1]。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获取价值、实现经济效益是企业财务监控的最终目标。因此又有学者将财务监控理解为:“在出资人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围绕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利用各种手段,对各成员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调整、引导、控制和监督,使其财务活动符合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的一项活动。”[2]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企业的财务监控目标有其双重性: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监控目标必须与整个集团的目标相配套,即必须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又是由多个下属企业组织构成,因此[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代写和职称论文代写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集团财务的监控还必须兼顾下属企业组织的经济利益。简言之,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必须兼顾集团的总体利益和下属企业的利益[2][3]。这就直接决定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范围非常广,既要监控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又要监控下属企业的财务关系。为了很好地监控各种财务关系,集团企业的财务监控就必须有层次、有体系。因为在企业集团的各种财务关系中,既有集团的财务部门对下属企业财务部门的监控,又有集团内部的财务监督,还有下属企业财务部门间的监督,这种种复杂的财务监督关系交织成网,形成了企业集团特有的财务监控格局。
二、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集团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财务监控手段,对解决相关重大财务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监控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国有企业集团集权化与分权化现象极其严重,致使财务控制效率不尽如人意。
(一)财权分配的过度集权与分权
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普遍存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各层级代理利益关系不和谐,利益冲突时有发生,当这种利益冲突上升到无法解决的高度时,财权配置方案便会被重新提及。企业财权配置就是把企业财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加以分配,以发挥企业财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它是企业所有权配置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合理地配置企业财权,对于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公司的财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的存在不仅构成公司控制权的基础,也反映了股东和债权入对公司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在财务权力配置问题上,部分国企业集团存在过度集权的现象,下属企业对外难以成为独立的经济法人。集团母公司也被当成独立的整体来管理,这直接到导致集团的“统一领导”被绝对化;另一部分国有企业集团的相关财权则被过度分化,下属企业分掌集团绝大部分的财务控制权,致使集团母公司的控制能力被消弱,财政的“统一领导”权不复存在。上述两种现象直接导致财务权力的分配不均衡,这样,国有企业集团若想把财政权利适当分配给各个管理层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4][5]。由于这种财权配置的不合理,导致部分国有企业集团领导者滥用权力,使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频频发生。还有的国有企业集团则出现了领导者缺位的现象。由于集团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企业财权分配不均,集团的部分下属企业财务运作因为缺少相应的监管,并没有严格遵照市场的运作规律,致使集团母公司被拖累。我国属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为促进国有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政府往往会出台一些有利于国有企业集团发展的政策。在优惠政策的帮助下,部分集团中的优质资产会提前上市,而按照产业依存关系,这部分上市资产与集团母公司存在关联交易。由于财权管理的缺位,集团母公司并不能很好地管理好上市的下属公司。有时甚至存在非法关联交易的情况,致使子公司成为集团圈钱的工具,这样不仅损害了部分股东的利益,更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二)相关财务预算与控制问题突出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缺乏相应的事前预算与事中监控,事后控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对部分国有企业而言,习惯的做法是在决策形成之后,不编制事前预算,对于进一步的财务监控工作往往满足于年度利润规划,着重于制定出全年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等几个总括性目标,不关注决策的进一步具体化,没有编制月份、季度、年度财务预算[3][6]。在财务监控管理体系这一块,部分国有企业往往只注重零散片面的管理,没有形成一整套贯穿集团与下属企业的监控体系,导致下属企业的监控各自为政,集团也[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代写和职称论文代写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难以从全局的发展角度来统一安排融资投资等活动。另一问题就是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健全,集团内部虽然也划分了各管理层,但各层次的管理仅限于自个的点与线,不能完成整个集团管理的循环闭合,这样极易导致下属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报表进行非法操作,给国有企业集团带来风险。在战略管理这一块,部分国有企业也疏于预算。由于部分经营者缺乏相应的财务预算知识,导致部分国有企业集团在编制财务预算时没有对市场进行实地调研,更没有结合本集团的实际情况,做出的财务预算当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近几年,全球经济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这种萧条的状况对我国国有企业冲击很大。有些国有企业集团由于对这种萧条的市场把握不准,导致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另外,还有部分国有企业集团在制定财务计划时忽略了生产、销售及企业的资金状况,导致企业集团预算与实际的资金情况不相符,从而使企业卷入资金危机中。一个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得抓好战略管理,其他的一切管理体系都得尽量满足其需要,为其服务。预算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案,是监测业务运行的过程,是其向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推进的工具,是考核业绩的重要尺度。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集团战略实施的保障与支持系统[7]。
三、完善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的几点建议
(一)适当分配财权,加强投资融资管理
对国有企业而言,适当分配相关权利,既能激发下属企业的潜力,又能促进集团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如何做到权利分配适当?首先,集团总部无需把各项财务权利紧握在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集团可以把全部财权下放给下属企业,而是应根据相关财权的性质来决定由谁掌控。并且这种掌控不能绝对化,而是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变化[8][9]。其次,财务管理方案既要服务财务分权适当的原则,又要注重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国有企业集团层次众多,由于会计自身的素质不同,下属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并不相同,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整个集团财务管理,加强对下属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避免由于人员的素质问题而导致对财务数据的失真传递。再次,加强对投资融资的管理力度,避免因疏于对下属企业的投资融资管理而带来的风险。国有企业集团应该遵照为本集团效益服务的原则来投放现金、实物或者无形资产和接受外界对本企业的投资[11]。对于消费性资金,企业应该合理筹集,在消费中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国有企业集团还应该及时对资金的消费进行跟踪管理,做好监督工作。对于经营性资金,集团应该采取民主决策的方式筹集,并尽可能规避资金风险。
(二)加强对财务监控管理
相关研究表明,国有企业财务监控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领导对财务监控的认识不到位。因此,集团领导层首先应该加强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深化对财务监控的认识。集团领导还应该站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全面预算。下属企业的预算既要为集团利益服务,也要考虑自身发展。其次,要实行[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代写和职称论文代写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出资人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即财务总监制度是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派驻到企业,或由国有集团公司董事会派驻到企业,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实施监督控制的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措施。相关研究表明,在国有企业中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对集团和下属企业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国有企业集团资产流失,起到保证资产安全确保资产增值的作用[12]。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控制机制正在摸索中稳步完善。只有国有企业财务机制有效运行了,我国国有企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月欣.关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辽宁财专学报,2001,(4):24-26.
〔2〕谢杭生.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问题及相关政策意见[J].金融研究,1999,(3):23-28.
〔3〕张文魁.大型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研究:组织结构、管理控制与公司治理[J].改革,2003,(1):29-30.
〔4〕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构架[J].会计研究,1997,(5):4-5.
〔5〕杨淑娥.产权制度与财权配置——兼议公司财务治理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3,(1):76-77.
〔6〕伍中信,朱众,贺正强.论以财权配置为核心的企业财务治理体系的建立[J].当代财经,2006,(10):38-39.
〔7〕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加速转型经济时期的中国会计热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