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及其实践的路径分析_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03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点和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设为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其特点:一是自治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第一论文网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发表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不得有超越或损害国家权利的行为发生;二是其自治不仅仅是简单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将民族因素、区域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的一定程度上的“共治”,是“和而不同”另一层面的理解。
2、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问题”。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现,设立民族自治地方是基础。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为三个行政级别,分别是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或自治旗。
(2)设立自治机关。作为地方国家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自治机关,是由本自治地方设立且关系着民族地区的族群能否真正行使其自治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自治机关的两个本质属性是:第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从切实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出发,保障自治区内各族群的各项权利;第二,依据宪法和法律,民族自治机关需在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对地方事务进行管理,负责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成和工作。对于少数民族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以及政府所属工作机构中任职,政策倾斜,优先配备基本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
(3)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一种综合性的权利,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和关键,是少数族群当家作主的表现。我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主要在以下方面体现:第一,民族立法权。区域自治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按法定程序,结合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制定治理本民族地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上级机关批准后这类地方性自治法规即可生效。第二,弹性执行权。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本民族地区可根据本地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管理经济建设事业;遵循国家财政体制的规定,本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可自由分配使用;第三,文化自主权。儒家倡导“和而不同”的思想可用于我国多民族文化事业的治理,尊重文化多样性,可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加强。语言的使用可根据本地区的自治条例规定,在执行职务时自治机关可使用本少数民族常用语言和文字;区域自治理论允许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管理和发展本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科学、体育等事业,并对本地文化遗产进行自主管理,大力保护民族文化。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以内蒙古为例
内蒙古自治区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实践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区域,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965第一论文网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发表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0687人,占79.54%;蒙古族人口为4226093人,占17.1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29541人,占3.36%。自治区成立60几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各方发展中开创了崭新局面。
1、促进了经济发展
把经济建设搞好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重要的目标,否则自治就是空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自治区政府就明确目标,将经济建设放在区域发展的重要地位,提出将“发展和繁荣内蒙古经济”作为根本任务,提出“三不两利”政策和“稳宽长”方针,着力发展区内经济。内蒙古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0多年来,经济发展稳步增长,从1949到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名列前茅,连续数年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全国第一。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功的将生态建设融入到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坚定不移的走全面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启动了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着力促进将内蒙古自治区建成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全面发展可持续经济,自治区将生态建设与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惠民政策结合起来,实行多方位统筹兼顾发展,走以生产促发展的路子,促进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和谐。
2、保证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繁荣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各族群团结的自治条例。例如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加强民族工作、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等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照顾倾斜等,这促进了构成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思想方面,宣传民族理论和政策,开展相关教育学习活动,引导各个少数民族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坚持各族群平等,反对族群歧视,从1983年开始,每年9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月活动。着力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始终坚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原则,对宗教文化进行科学管理。在解决族群与国家、族群与其它族群的矛盾时,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决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把族群之间生产生活的矛盾与民族矛盾混为一谈,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矛盾,均衡各方利益,达到治理共赢局面。
3、繁荣发展了民族优秀文化
自治区在全区内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渗透到社会发展中,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为自治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精神动力。同时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树立道德模范,例如牛玉儒、巴特尔等先进模范代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基础,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推进自治区内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鼓励各族发扬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和艺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而不同。使自治区内一些文化精品在国内享有盛誉并走出国门,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自治区成立60周年建设的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博物馆等一批文化传播场所建成并对外开放。
4、促进了和谐社会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以构建和谐内蒙古为战略目标,把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重点,着力为困难群体办有益的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将关系社会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努力让改革发第一论文网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发表服务lunwen.1KEJIAN.COM,欢迎您的光临展的红利惠及各族人民。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明确把使人民富裕起来,作为落实执政为民的第一任务,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方面,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农村牧区低保制度的同时,将城镇社保工作与社会保障向农村牧区延伸工作相结合并共同发展。促进自治区内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学习、互相尊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49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金炳镐,董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60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民族政策系列研究之三.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0.本文选自《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3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