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家长负性心理及应对措施的创新_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05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2014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增长到了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9%以上。①作为老年人中的弱势群体,独居老人具有大量照顾需求。然而家庭规模小型化、养老功能弱化的现状限制使得家庭照顾资源减少。而老人受经济条件、居家养老观念制约对社会养老机构具有排斥心态,因此需要发展社区照顾服务来满足其照顾需求。②而社区照顾模式的建立应与老人照顾需求相匹配。
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托,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以长春市绿园区某街道为调查区域,实地调查独居老人社区照顾需求状况,并且通过对辖区内社区养老服务员、社区书记进行访谈,明确独居老人的社区照顾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依据需求调查结果对完善社区照顾模式提出建议。
一、独居老人照顾需求情况
本文对辖区内8个社区的独居老年人照顾需求与社区照顾模式进行了调查与探究。辖区内总人口49867人,其中60岁以上7880人。独居老人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变化频繁)227人。
针对独居老年人调查对象受年龄、健康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独立填写问卷,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选取a社区13位、b社区7位、c社区12位、d社区10位、e社区18位、f社区12位、g社区16位,h社区14位共100位60岁及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访谈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96%。通过对问卷的整理与分析,笔者得到独居年龄分布表。
开始独居的男性独居老人最小年龄为49岁,女性老人最小年龄为41岁,独居的男性老人最大年龄为82岁。可见,独居老人数量众多,年龄分布分散,这是导致照顾需求多样化的主要原因。笔者对辖区内独居老人照顾需求进行统计得出独居老人对社区照顾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疗需求
独居老年人是医疗保健的高需求人群。在调查的100位独居老人中患有老年疾病人数高达96人,占总人数96%。老年性关节病和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严重影响独居老人生活。这些慢性疾病虽然不需住院治疗,但却又需要坚持长期服药、恢复治疗,老人受活动能力等原因限制无法坚持按时到医院复诊。统计结果显示,89位老人表示需要社区提供及时、经济的医疗服务。如注射输液、测血压、敷药、换药等技术性服务与细心周到的社区护理。这对老年患者来说将是很大的便利,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益。
(二)精神心理需求
笔者在辖区内对100位独居老人的调查显示,99%的被调查的独居老人表示其基本生活有保障、衣食住行基本无忧。认为亲情慰藉、心理障碍排解的重要性高于物质照顾重要性。
在亲情、友情等情感慰藉方面,笔者统计了独居老人因自己子女(孙子女)前来探望而获得的亲情慰藉,其探望频率为,每周最少一次有49位(51.04%),每月最少一次有12位(12.50%),无子女前来探望的独居老人有14位(14.58%)。其中被访独居老人均认为子女(孙子女)探望是子女(孙子女)孝顺的体现,这对独居老人的情感慰藉很重要。在独居老人人际交往方面,访问的老人中经常打交道的对象依次为:同龄老人、比较熟悉的邻居、年轻时相识至今的老朋友。而当问及独居老人有烦心的事困扰时,倾诉的对象依次为:家里人47人、邻里38人、不向任何人倾诉10人、社区养老服务员或社区书记0人、专业心理医生0人。通过无人向社区工作人员诉说烦心事的状况可见在独居老人精神心理照顾需求方面社区所做的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三)生活照顾需求
社区独居老人生活照顾需求。主要是独居老人日常的家务劳动服务,如日常清扫或定期擦窗户、晒被子等独居老人无法完成的家务劳动。在调查的100位老人中有69位老人表示对以上家务劳动无法完成。有66位老人希望社区开设服务专线电话,实行上门服务,但是随着老人需求的多元化,分居独居老人的增多,单一的以上门服务为主的社区照顾模式已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养老的需求。
二、社区照顾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面对辖区内独居老人三方面的照顾需求,社区提供的照顾现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医疗需求方面,笔者调查辖区内的8个社区,16位养老服务专员中,平均学历为中专。仅有1位有过从事护士工作经历。其他养老专员表示不熟悉药理知识,对于量血压敷药换药方面也未接受过相关培训。14位养老服务员表示面对医疗需求他们能做的仅是帮助老人联系医院预约医生,或依据处方帮助老人买药品等简单工作。而且辖区内社区诊所分布并不广泛,在笔者调查的8个社区中,仅有3个社区的医疗卫生站具有从医5年以上具有医师资格的医生与相关设施。其他诊所服务设施并不完善,从医人员不足。这给社区内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医疗需求满足带来困难。
其次,在精神心理需求方面,虽然辖区内有很多社区重视这方面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健身场地、棋牌活动室、健康咨询讲座,街道办事处也曾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开设了老年人兴趣爱好活动班,举办书法、棋牌、唱歌等比赛活动,对排解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充实老年人的娱乐生活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面对活动场所的提供,调查老人中仅59位表示去过相关场所活动,37位表示经常会去办事处和社区提供的活动场所,利用率不高。面对心理咨询服务,笔者调查的100位老人中无人表示愿意将自己烦心事向社区工作人员倾诉。其中包含老人不愿意麻烦他人或不信任社区服务员等因素。并且,16位社区服务员中也有9位表示,自己并不熟悉心理疏导等相关专业知识,认为自己与老人的交流仅能实现老人的交流愿望,并无能力实际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最后,在生活照顾需求方面,虽然辖区内8个社区均已建立托老所对家庭照顾有困难的独居老人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服务的日间照料室,满足了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环境的心理需求。但是,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仅有34位老人表示他们接受过日间照料服务。34位老人表示他们接受日间照顾服务。而其他老人因还具有自理能力或不愿离开家里等原因表示不愿接受日间照顾服务。辖区内每个社区配备一间老年人日间照料室。然而在对社区养老服务员进行访谈时,8个社区中有6个社区养老服务员表示社区内日间照料室利用效率不高。老人更愿意养老服务员在老人家中为其提供服务,而为数不多的养老服务员无法为每位老人进行单独入户服务。
综上所述,可见辖区内社区对独居老人照顾需求满足状况与独居老人实际的照顾需求存在不匹配之处。
三、完善独居老人社区照顾模式的建议
(一)成立社区专业服务队
伴随着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养老照顾需求的增长,社区照顾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也需要不断提升,建立一支能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的专业的社区老年人服务队伍,是完善社区照顾的首要前提。然而目前从笔者调查的8个社区来看,社区养老服务员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此方面技能训练,他们的工作人员人数、工作水平、效果目前无法达到满足独居老人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的要求。
(二)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培训
加强辖区内各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培养适合社区独居老人照顾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内容制定应该根据专业社区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对在职的社区养老服务员进行专业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可围绕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管理、老年心理学知识以及老年疾病的医疗护理常识等内容,通过这些专业培训让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提高他们的知识专业性和使其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培训过程中可通过传授社区养老服务的知识、方法与技巧,使社区养老服务员在从事社区工作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三)建构精神关爱体系
面对辖区内老人心理与精神需求,构建老年人社区精神关爱体系。针对独居老人精神需求方面遭遇的问题,社区应该发挥有效的积极作用。可通过专业社工师和心理辅导师的引进来加强社区服务队伍人员的专业性,提高服务素质与水平。社工师在这方面,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为独居老人组织丰富的娱乐文化生活,增进人际沟通。心理辅导师则可以通过心理辅导为独居老人随时消除负面情绪。建立心理咨询室,为老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各种精神娱乐活动,为独居老人的社会参与拓宽渠道。独居老人长期独居的生活使老人具有较强的封闭心理,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或自卑的心理。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多做动员、广开渠道,比如可以通过提供有偿、低偿和志愿服务的机会,使其帮助别人提升自我感觉,对于高龄或者身体条件不好的独居老人,可以通过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有用感。
四、结语
伴随着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养老照顾方面,社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独居老人生活现状的多样性使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变得多元化,不仅需要治病健身的医疗需求,日常生活的照料、家务打扫等实际的照顾,还对思想感情交流、心理交流的精神慰藉等方面提出了大量需求。面对此辖区内独居老人的社区照顾需求,社区照顾模式应该按照老年人需求特点配备社区照顾模式,使其更有针对性、系统性,切实满足独居老人照顾需求,完善社区照顾模式。
注释: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