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是作为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接纳是同伴关系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缺乏或者“非典型”的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经验会对儿童随后的适应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社会应对退缩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从儿童退缩的动机角度来划分,社会退缩分为不同类别的亚型,其中一种社会退缩的亚型就是不爱社交。不爱社交的儿童往往表现出喜欢独自、安静的探索和活动,社会趋近动机和社会回避动机水平均[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代写本科毕业论文和中学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点击进入001lunwen.com第一论文网]较低。但是目前对于不爱社交儿童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爱社交是否是一种气质类型,在跨情境条件下它是否具有稳定性,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等其他因素是否能够对不爱社交造成影响,这些都是目前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同伴关系和不爱社交的关系,同伴排斥和同伴侵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同伴排斥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不喜欢程度,是个体在群体中社会地位的体现,是一个群体水平上的结构。而同伴侵害是指个体遭受同伴攻击的经历,它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既可以发生于二元关系水平,也可以发生在群体关系水平上。同伴排斥、同伴侵害反映了同伴关系的不同方面,共同构成了儿童发展的重要背景,可能对儿童的社会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2-4]。
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表现与其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有着显著的相关。如研究表明,儿童的合作、友善与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接受性成正相关,而攻击与破坏行为则导致同伴拒绝。Coie和Dodge也指出在学前期,儿童的攻击性是其社会功能与适应的一个重要的预测,而Elizabeth等人却认为,虽然攻击性行为与同伴拒绝相关,但是有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不被同伴所拒绝[5]。且当被拒绝的儿童到一个新的环境,加入一个新的团体时,他们中有50%的人会改变其行为,而被同伴所接纳。另有研究表明,在男孩中,躯体或直接的攻击和同伴拒绝无明显的相关;事实上,这些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只是为了想获得领导地位。在一些同伴团体中,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保护自我的有效的方法,并不妨碍友谊的建立和保持。然而,当儿童表现出伴随着攻击性产生的不协调行为,如漠然、心不在焉、破坏和笨拙的行为时,就易被同伴拒绝。同时,社会退缩也不一定都导致同伴关系的恶化和适应不良,一些儿童喜欢安静、独立思考,只有当他们进入喜欢团体活动的同伴集体时,才会被该团体接纳。
被别人排斥可以产生深远的负面效果。根据排斥敏感性(RS)理论,解释这些影响的一个主要机制是情感的形成和认知处理与预测和理解他人的行为、人际互动中合适的反应和自适应相关。根据RS理论,被排斥经验建立在包括关系目标、期望和自律的认知-情感模型。这些模式作为解释社会交互作用引起排斥或接受可能性的一个依据,并且被称为排斥敏感性。将这些期望称为“防御反应”,并且建议他们可以以焦虑或者生气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一个个体发展出了被排斥感预期,这反过来会影响人际关系情境中的信息理解和处理方式。例如,个性化的消极暗示、显性或隐性排斥的激情反应都会有增加的趋势。最近的一个研究发现,在美国超过15000个初高中生中,有8.4%的受访者在本学期内发生过受欺负的事件,其频率为一周一次甚至更多。这种来自于同伴的虐待可追溯到儿童园,最大的问题是重复受害将会产生心理阴影,存在潜在的破坏性影响,包括增加愤怒和抑郁的发生概率、自卑以及不合群。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比那些被同伴接纳的儿童更容易辍学,走出学校进行青少年犯罪或参与成人犯罪,更易承受像成年人一样的高水平的抑郁和焦虑。在青春期遭遇同伴拒绝与物质滥用也存在一定水平的联结。一般来说,同伴拒绝的状态相当稳定,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中大约一半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仍将遭到拒绝。到目前为止,儿童或青少年RS和对发生着显性和隐性排斥的人际互动事件中消极情绪或行为反应中的联系是一直被支持的。一般来说,这些研究发现,在RS高的年轻人,相对于其他人,报告更多的适应不良的迹象,包括退出社交互动和抑郁症状。
融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至关重要。从童年过渡到青春期存在着一种由父母到同伴的社会定向的转换。因此,青少年寻求从他们的父母寻求独立,导致对同伴接纳的需要。青少年报告他们会增加其他同伴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关注,这些关注通常在童年后期开始增加直到青春期。此外,社会排斥在青春期引发强烈的负性情绪。因此,青少年可能会经历更多有关于同伴的压力,与此同时,加剧了对社会排斥的敏感性。许多研究表明,来自于同伴的排斥甚至侵害与心理压力有关,受害者的社会外显形式的痛苦与内在形式的痛苦是失调的。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同伴拒绝干预措施旨在改变被拒绝的儿童自身的特点,把他们假设成“自己困难的建筑师”。这类干预措施并不能解决社会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比如教师的行为和其他未被拒绝的同伴的行为可能会加剧和鼓励同伴排斥。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发现教育学和心理学实践的重要意义。第一,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儿童教育观。越是年龄小的孩子,思想越是容易受成人的影响和暗示。有很大一部分被排斥者就是在教师的“暗示”下产生的。如果教师对每个儿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动作,随心所欲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恶,那么你对某个孩子不经意的评价也影响着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对他的评价。在儿童与教师的交往互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交往言行,以身作则,使儿童在无意识中受到熏陶。在儿童与同伴的交往中,教师可以联系各种情景,对儿童交往进行正确的引导。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长期的、重大的影响,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的儿童会有安全感、归属感。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儿童交往中,积极引导儿童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引导儿童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第二,羞怯是第一个诱发同伴拒绝和排斥的因素,因为它会让一个孩子情感脆弱,正因为遭到排斥,所以在遇到强势的同伴时,更不能获得来自其他同伴的保护。因此,在小学的早期对儿童进行社会技能的培训和积极的尝试对促进害羞孩子的社会交往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因为负面影响会持续甚至泛化,干预措施可以引导并且教会儿童有效地应对排斥和侵犯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从而抑制“恶行循环”。第三,教育儿童宽容待人,建立起和谐的班集体。利用多种教育形式让孩子们能够接纳同伴,宽以待人,并能正确的帮助同伴改正缺点。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表演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被排斥的角色,亲身感受被同伴排斥的感觉。使孩子们理解被排斥者的痛苦,从而理解宽容也是一种美德。在和谐的集体氛围中淡化排斥者和被排斥者的矛盾。第四,当前研究强调了在同伴排斥与同伴侵害的内在症状中认知的中介作用。进行全校范围的干预可以引导儿童建立排斥和侵犯的不和谐性概念,使儿童能够认识到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应该遭到排斥和侵犯的,以此来预防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排斥和侵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应该更多聚焦于使儿童排斥和儿童侵害产生内化症状的一些中介因素。干预措施的目的不仅仅是努力减少儿童排斥和儿童侵害发生的频率,更应该扩展儿童的社会技能并且改变那些认为儿童排斥和儿童侵犯合理的态度。社会技能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技能的调节作用是防止儿童排斥和儿童侵犯影响的关键因素。第五,儿童体验高水平的生活压力是一系列问题的风险,包括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承受更多压力的儿童,其同伴排斥的风险更大。来自家庭关系的压力会通过多重途径对同伴关系产生潜在的破坏,比如亲子关系的突然中断、不安全依恋以及经济来源短缺。然而,并不是所有高家庭压力的孩子都经历着同伴排斥,有一些因素可以缓解这种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儿童积极的应对方式、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等。解决同伴排斥与同伴侵害问题,家庭的情感功能要着重地体现出来,这对于有退缩行为的男孩来说,意义更为重要。如果儿童长期生活在不稳定的家庭关系环境中,儿童为了防御这种不安全感,便会在同伴交往和陌生环境中保持谨慎、抑制行为。让儿童学会交往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的任务,也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庭中家长应给儿童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适当地带领儿童参与一定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习社会适应技巧,消除孩子在交往中的羞怯、恐惧心理。所以我们对于儿童社交问题的干预及矫治要有针对性,通过社会技能的训练克服或消除其负性情绪,增强自信,并且要求家长配合最大限度地改善其亲子系和家庭环境使儿童产生归属感与安全感,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一定的物质和心理环境,有计划地调节促进同伴间的合作,鼓励互助、轮流和分享,是儿童尽快从自我中心状态解脱出来,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学会与同伴交往。
参考文献:
[1]Hartup,W.W.Socialrelationshipsandtheirdevelopmentalsignificance[J].AmericanPsychologist,***,44(2),120-126.
[2]Mynard,H.,&Joseph,S.Developmentofthemultidimensio-
nalpeer-victimizationscale[J].AggressiveBehavior,2000,26:
169-178.[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代写本科毕业论文和中学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点击进入001lunwen.com第一论文网]
[3]Crick,N.R.,&Nelson,D.A.Relationalandphysicalvictim-
izationwithinfriendships:Nobodytoldmethere’dbefriendslikethese[J].JournalofAbnormalChildPsychology,2002,
30(6),599-607.
[4]Bukowski,W.M.,&Sippola,L.K.Groups,individuals,andvictimization[D].Peerharassmentinschool,2001:355-377.
[5]陈欣银,李伯黍.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27(3):329-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