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加速,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农村社会治安堪忧。同时,乡村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在加大,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群体性事件也处于多发态势。农村的社会治理在当前的整体社会治理中,是个薄弱环节,势必会影响“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蕴含了我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变革。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以赋予农民更多权利和利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明确提出了“三个赋予”、“七个允许”、“四个鼓励”、“五个保障”、“六个推进”、“三个建立”、“六个完善健全”、“四个制度改革”、“五个城乡统筹”的农村改革任务和举措。因此,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农村社会治理,可以界定为:各级政府、农村自治组织以及社会其他组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的各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保护村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一、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一)管理模式固化农村社会治理主要是基层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管理,虽说现在多是强调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而且政府的职能也一直在转变,但是政府重管理轻服务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对于农村的各项事务,虽说放手让村民自我做主,在不同程度上,仍然通过种种途径插手干预。从民主选举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阶段,都有政府或多或少的影子。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是指导、帮助和支持,不能干预,但是在不少地方,乡镇政府用干预代替指导帮助,甚至认为有些干预手段就是指导帮助,破坏了村民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村民自治组织管理作用的发挥。基层政府在管理手段上,很多情况下依然沿用的还是以前的行政手段,忽视民意甚至是漠视民意,出现利益纷争,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而是寄希望于政治强制,即使政府的作法最终结果对村民有益,但是却因为管理手段和方式的缘由,让村民很难接受,甚至还会造成对立局面。最近几年来各地农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多都是侵犯村民权益,且手段粗暴。(二)“两委”矛盾依然突出对于这两个村级治理组织的职责,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有明确的规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党在农村工作的职责也作了详细规定,“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领导村委会和其他群众组织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支持和保证村委会及其他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充分行使职权;搞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和支持集体组织管理集体财产”。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党支部和村委会这两个自治组织的职责,存在大量的交叉和重叠,实际上这正契合了党支部领导村委会工作,村委会对村务享有自治权但要服从党的领导。只是,党支部主要是对上级负责,而村委会主要是对村民负责,所以导致这两个组织在实践运作中矛盾不断,冲突不断,虽然在实践中为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不少创新,比如“两票制”、“一肩挑”等,但两者的矛盾并没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三)法律规范操作性差农村社会治理,是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的。特别是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的职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但是,却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法律规定含糊,欠缺操作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5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第36条第3款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事项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法律前面规定了责任,后面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但是,却存在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哪些是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乡镇政府是否干预了村民的自治事项就很难确定,相应的惩诫也难以落实。(四)干部队伍弱化干部队伍弱化这个问题主要是存在于空心村,或经济欠发达的乡村。目前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早已是个不可逆转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样一来,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已流动出去,留下来的,也多是年老、体弱或妇孺等人群,有些地方的村委会成员主要是由50、60岁以上的党员组成,这一部分人无论是在管理思想,还是在管理方式上,可能都会存在着与变化发展中的实践不相吻合的地方,这样,就给村民自治带来了难题。虽然这几年,国家推行了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扶持政策,但干部队伍弱化这一问题并没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另一方面,就是在我国西部,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发展较为落后的广大农村,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基本上丧失。村集体基本上没有什么资源可供村委会经营,也没有多少资金让村委会为村民谋福利。因为村委会不能为村子发展、为村民带来一定的实惠,所以,村民根本没有政治参与的热情。不仅村民感到失望,就连村干部也没有任何动力,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村干部挂印而去的情况。(五)村民权利意识错位有些村民的素质相对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社会治理组织的作用。由于信息的畅通性以及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现在的农民和以前的农民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农民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权利,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权利,当然这是好事,说明农民的自我意识已完全觉醒,但问题是,有的农民不知道自己应该享有哪些权利,或如何正确地行使这些权利。甚至有的农民只想要权利,却不愿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村民会议讨论的事项对自己有利的就参加,没有利益只有义务的就拒绝参加,甚至以没有参与为理由拒绝执行村民会议通过的决定,这样一来,就给本村的村民自治带来一定的障碍。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5年5月27日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国家标准,已于同年的6月1日起正式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的实施,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同时,农村的社会治理制度也必须有相应的创新和调整。(一)管理模式的有效调整农村社会治理不仅是指各级政府对农村事务的管理,同时也是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政府管理可以看作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村民自治可以看作是自下而上的管理,这里的自下而上可理解为基层为上层提供管理实践和经验。那么,农村社会治理在由各级政府进行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这种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分为四个方面,其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包括了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在这其中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的作用,以期形成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总则部分,第1条就明确说,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际上是与创新后的社会治理格局相契合的。通过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的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二)法律制度的及时跟进党的十八大在的社会治理格局上,又增加了一个方面,就变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法治保障是我们社会治理,特别是农村社会治理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保证。现在我们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行为、一切活动都应纳入法治的轨道。农村社会治理同样也不例外。社会治理进程中的党的领导即是党依法领导,政府负责依据的也是法律规定,村民自治活动必须依法进行。那么法律制度必须顺应时代现实的需要,及时有效的跟进。创新首先是对现有规则或秩序的一种突破,是一种量上,甚或是质上的变更、调整。要使这种突破或调整得以被确立或有权威性,必须征得法律的认可和确认。比如村民自治,首先是一种自发的治理模式创新,而后才被国家政权拿来作为整合及控制乡村社会的制度化工具,这一制度创新经过实践检验后,写入宪法,确立其在宪法中的地位。随后制定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其法律上的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立法和改革的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社会发展需要”。同样,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也需相应法律制度的跟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对村民自治组织的规范和调整,《土地承包管理法》是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保证,《社会保险法》的完善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这些法律法规在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保障。同时,通过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涉农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强化涉农执法监督和司法保护。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三)民众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村民自治是农村社会治理的一种基本形式,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代表村民权利的权力机构,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需要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才行。所以说,农村社会治理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民众的积极参与才行。1987年11月,在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时,彭真就说过,“村民自治,实行直接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农民把一个村的事情管好了,逐渐就会管一个乡的事情;把一个乡的事情管好了,逐渐就会管一个县的事情,逐步锻炼、提高议政能力”。正是基于高层的信任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这一村民自治组织才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并在农村社会治理的实践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总则中强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参与积极性高”。在村庄规划中指出,“村庄规划应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规划总平面图及相关内容应在村庄显著位置公示,经批准后公布、实施”。这些规定都是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体现,并通过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等方式,保障村民参与建设和日常监督管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四)完善预警机制的建立最近几年来,农村社会矛盾集中,冲突不断,群体性事件频发,究其原因,在前面问题分析里也提到了,当前农村重事后补救性管理甚于风险的事前预防。所以,现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机制”。祸患积于屑微,冲突发生,群体性事件暴发,最初并不是毫无征兆的。通常都是由于矛盾没解决或被忽视,才导致矛盾日渐积累,最后尖锐化以致暴发,甚至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所以,如果把社会治理的关口前移,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相当多的矛盾是可控的,并且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实际上当前实践中,预警机制在各个地方早已建立,只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预警的各方面工作没有做到位。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全方位建立矛盾排查机制,针对重点时期、重点地域、重点对象进行排查,及时发现矛盾,处理矛盾,尽量把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同时也要畅通诉求表达机制,充分听取了解群众的意见,对群众的利益诉求不忽视更不漠视,并对合理的诉求及时回应,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当然,还要完善舆情疏导机制,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其中参与的一部分群体是不明事实真相的群众,如果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矛盾发生,第一时间就将信息公之于众,让群众了解事实的真相,向不明政策的群众详细解读政策的规定,变堵为疏,矛盾势必会减少,冲突以至群体性事件就极可能得以避免。本文系2013年度社科规划培育项目(2013pysh01)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冯海发.为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夯实基础[N].农民日报.2013年11月18日.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