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仁爱精神、包容精神、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供了丰富营养和教育案例。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包括: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05-0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表现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偕行、不断创新的行为追求,厚德载物、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践履内省的修养目标,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等,这些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个性修养、求真创新、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特点,有利于现代人才素质全面的提升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的概念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子概念构成。“传统”是指“传”的相传继承和“统”的世代相承某种具有根本性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整体内涵。“传”是时间上的延续和流传,“统”是空间上的凝聚和集中。笔者认为,传统是指某一区域或民族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道德、艺术、风俗以及行为方式等。它对现在和未来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在中国文化里,“文化”中的“文”本意指自然的斑纹、花纹、纹理,进一步引申出“文饰”的意思,并含有美饰之意。“文”是美好精神的表现,也就是道德的象征。“化”本意为改易、生成、造化之意。“文化”一词,在较早的历史时期,主要是统治者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与武力征服相对举。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各种思想文化、制度规范和观念形态的总括,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民族所世代继承并不断发展的文化。它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由以农、兵、医和诸子百家为代表的理论;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技艺;以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汉字汉语、民族音乐、民族戏剧、中国建筑为代表的传统;以地域文化、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和衣冠服饰为代表的民俗;以传说神话、饮食厨艺和随身器物为代表的杂类等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且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它不仅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起过重大的影响作用。它的深层内核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表现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偕行、不断创新的行为追求,厚德载物、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践履内省的修养目标,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等,这些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个性修养、求真创新、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特点,有利于现代人才素质全面的提升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折射出的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折射出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吹啕呼吸,吐故纳新”(《庄子·刻意》)、“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周易·参同契》)这些成语典故均是中华儿女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体现。二是谦和友善,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等反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思想。三是胸怀开阔,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经过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包容而发展确立起来的。同时中华文化善于借鉴和吸纳域外的异质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把域外民族优秀文化转化成为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四是忧国忧民,天下为公的爱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九死其犹未悔”“精忠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等无不体现爱国是一种意识、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行动。五是天人合一,笃学致用的求真精神。神农氏识药性“尝百草”,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玄奘“宁可西进而死,绝不东归而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描绘的都是中华民族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求真精神。六是学思结合,与时偕行的创新精神。孔子的本文由wWw.001lunwen.com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张载的“温故知新,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德,绎旧业而知新益,思昔未至而今至,缘旧所见闻而察来,皆其义也”等都指的是中华民族重视整体思维、讲究综合创新和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三、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一)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民族所世代继承并不断发展的文化。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是中华民族抵御境内外各种压力和挑战的办法之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平衡,重自然轻人文,导致了对大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缺失。而以普世价值为外衣的西方腐朽思想借助网络、社交等平台在大学生中间广泛传播,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对民族文化认同。2015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将结束,我国的文化市场将进一步放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将更加频繁。可以预见,西方国家不会放弃这一机会,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出,从而达到文化占领的目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学校必须尽的义务。而只有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的文明才能薪火相传,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才能在后人的爱国、勤奋、进取、仁爱、乐观、善良、包容、求真、创新等人文思想和精神塑造中发挥作用。(二)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构筑起的一种特有的精神品格。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情感,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活、繁衍的这块热土。每当国难当头,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爱国主义就像是一面光辉的旗帜,召唤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去奋勇拼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寸寸山河寸寸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诗句,无不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形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艰苦奋斗的良好氛围。(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它的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指人们应该效法自然的这种刚健性格。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逆流而上、奋发有为的例子数不胜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他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后,忍辱负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国的左丘明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发愤图强,为世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国语》。西汉人孙敬,为改变别人对他知识浅薄的看法,发奋读书,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也给后人留下了“悬梁刺股”的励志典故。中华文化中不胜枚举的励志故事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使广大学生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敢于面对各种困难,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仁是儒学文化的核心,仁是最高的德。“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也”(《荀子·议兵篇》)等反映的都是儒家以仁调节人际关系。因此,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宽容、大气及敢担当的胸怀和气质,使其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起其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和对师长的感恩意识,对品格班级的集体意识等,从而形成一个和谐团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四、结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仁爱精神、包容精神、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供了丰富营养和教育案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开展专项教育,使学生成为有“德”的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栋梁之材。参考文献:[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EB/OL].[2013-01-31].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本文由wWw.001lunwen.com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2]陆卫明.李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吴毅.中华人文精神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宋向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的育人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5]杨虹.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