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城市中的孤寡老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正面临严重的养老困难,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文章基于赋权理论的视角,介绍了赋权的内涵以及城市孤寡老人养老失权现状,并提出从个体层面、人际交往层面以及社会参与层面,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改善孤寡老人失权的现状,帮助解决其养老困难。关键词:赋权理论;社会工作;城市孤寡老人养老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我国在养老服务、养老保障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城市中的孤寡老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孤寡老人主要是指无子女、丧偶、失独等情况下独居的老人,现有城市中的养老政策很难有效满足这一弱势群体的养老需求,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工作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能帮助解决城市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一、赋权理论的内涵赋权,又称为“增权”,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针对社会中的失权群体,社工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来增加案主获得资源和改变现状的能力,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案主的消极权能感。赋权并不是简单地“赋予”案主某种权力,而是通过挖掘或激发案主的潜能达到改变现状、提升自我的目的。一般而言,赋权主要指赋予三种权力:个人权力,即得到某种想要的东西的能力;社会权力,即影响他人如何思考、感受、行动或信任的能力;政治权力,即在社会系统如家庭、组织、社区和社会中影响资源分配的能力[1]。赋权通常分为三个层面:个体层面的赋权、人际交往层面的赋权和社会参与层面的赋权。个体层面的赋权强调个人自身能力的提高,指个体控制自身的生活能力和对所处环境的融合与影响能力。人际交往层面的赋权强调的是人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交流网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要借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来提升各自的能力和权力。社会参与层面的赋权则强调社会群体的整体性活动对社会政策的影响,这一层面的权力需要通过社会政策的改变来实现。孤寡老人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身体日渐衰老、劳动能力丧失,生活无人照料;他们没有亲人陪伴,生活在狭小的人际交往圈里,不能够从人际互动中获取资源,更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参与;他们通常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知,常表现出在争取利益、维权方面的表达弱化。这些都导致他们在个体、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层面都长期处于失权状态,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协助其完成赋权的过程。二、城市孤寡老人养老失权现状1.个体层面的失权城市孤寡老人个体层面的失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活照料的无力感。孤寡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大部分都患高血压等各种慢性疾病。由于独居,除了偶尔看望的亲戚朋友外,孤寡老人很难得到其他途径的支援,社区居委会、邻居能提供的帮助也有限。老人对家务料理和外出购物感到十分无力,独居生活安全隐患也多,在突发疾病时无人照料,抢救不及时随时有生命危险。二是经济负担下的压力感。城市中孤寡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有退休金和低保金,相对于低保户、五保户老人而言,有退休金来源的老人经济压力相对较小,但是城市里物价水平高,没有子女的资助,仅靠微薄的退休金仍然捉襟见肘,除去日常起居的必要花费,看病买药的费用占据很大比重,日子过得艰辛。2.人际交往层面的失权交流途径的丧失导致了孤寡老人人际层面的失权。“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人们都希望在年老时有子女养老,对空巢老人而言子女不在身边但至少还有精神寄托,但孤寡老人失去了老伴和子女的陪伴,心理落寞、生活孤单,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还有部分老人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尤其是失独老人承受丧子的巨大悲痛,往往在家暗自神伤,不能自已,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我封闭、持续抑郁等消极情绪,不愿走出家门。与农村相比,城市中人住的比较隔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孤寡老人的人际交往。3.社会参与层面的失权孤寡老人没有子女的依靠,政府帮扶政策与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了老人社会参与层面的赋权。社会参与层面的失权也有两方面。一是我国现行养老模式的不适应。城市中的养老模式主要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家庭养老是传统养老的主要模式,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完全由家庭成员提供。城市中的机构养老主要有养老院、敬老院和福利院。孤寡老人没有子女,家庭养老无从谈起,而且负担不起城市中养老机构的费用,无论在经济上、生活上、生理上都是自我照看。二是养老保障体系的缺失。城市孤寡老人在不能实行家庭养老的同时,现阶段国家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机制又非常不健全,这就使得孤寡老人养老困难重重。近些年来政府出台的对贫困老人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对五保户老人减免医疗费用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困难,但现存的养老保障覆盖范围小、保障水平低、政策实施不到位、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缺乏专门针对城市孤寡老人的社会政策。三、赋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对城市孤寡老人养老失权现状的介入城市孤寡老人养老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等范畴,仅靠政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它迫切需要具有专业化、技术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和宗旨是“助人自助”,在帮助解决城市孤寡老人养老问题中能发挥重要作用。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城市孤寡老人对养老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不仅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还需要较高质量的生活照料、专业的护理、心理慰藉、公共资源和社会政策等各种类型的服务,社工可以担任重要角色。首先社工是服务提供者,既可以提供家政服务、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还可以对孤寡老年进行精神慰藉,缓解其寂寞感;其次还是政府与老人之间的信息传达者,通过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社会政策来发挥作用,向有关部门反映城市孤寡老人的养老困境,呼吁各级政府制定专门针对城市孤寡老人的社会保障政策;更是资源获取者,通过联系福利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为孤寡老人养老争取必要的社会资源。在赋权理论中,社工必须帮助案主实现自我赋权,因此社工并不是成为孤寡老人养老的依靠,更重要的是担任协助者、辅导者、训练者等角色,帮助其挖掘潜能,提升自我养老的能力,实现自我赋权。2.社会工作介入的理念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础理念,指社工帮助案主提高自我解决问题、挖掘潜能的能力,在服务工作结束后,仍然能够独立解决或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即帮助案主摆脱单向被动地接受救济的依赖,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社工在介入孤寡老人养老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包括尊重、接纳、非批判、个别化、案主自决、保密。城市中孤寡老人缺乏自信,对外界十分敏感,普遍存在着消极的人生态度和日常行为,这就要求社工充分尊重、接纳老人的要求,保守其秘密,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去对待老人,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别化的工作方案,尽量让老人自己做决定、自己做选择。这样才能与老人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3.社会工作介入的途径(1)个体层面的赋权个体层面的赋权要求案主具备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社工一方面需要帮助城市孤寡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改善其生活现状。另一方面,要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突变,提高自助养老、自我养老的能力,增加自我效能感。首先要解决孤寡老人生活困难,提供个别化服务。每个老人文化程度、生活状况、心理状态都不同,他们对养老的需求不一样,因此社工在介入老人生活前必须与老人进行必要的沟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面对不同的时期和对象,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对于失独的老人,要着重注意老人的心理辅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排解其丧子之痛;对于经济压力特别大的老人,要尽可能地为其争取一些可以申请的养老金、补助金,同时向街道、社区反应其实际困难,发动周围群众尽可能地为其提供生活必需品;对于日常生活不便的老人,提供打扫卫生、做饭、购物、陪同就医、电话问候等生活照料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面对处于不同时期的老人,逢年过节上门慰问,着重关心;住院期间要仔细照料,减少后顾之忧。其次要提高老人自我养老的能力,增加自我效能感。根据赋权理论,社工不能仅仅成为孤寡老人生活中的保姆,对老人的生活全权包办和规划,而是应该作为协助者尽可能地提高老人的独立生活的能力。社工要督促老人进行常规身体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免疫力;通过对老人进行培训,讲授相关医疗保健知识、应急知识,注重培养老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面对插座起火、突发疾病、停电停水等情况时应该如何自救;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日常聊天等方式帮助孤寡老人缓解心理压力,减少老人的孤独和无助感,鼓励老人走出去,与外界交流,让老人重新体味快乐、成就、尊严等积极情绪,增强面对未来生活的信心。(2)人际交往层面的赋权人际交往层面的赋权要求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提升能力。社工要帮助孤寡老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其发掘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子女是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城市孤寡老人往往缺失了这一块最大的支持,因此社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第一,联系老人的亲友,使孤寡老人感受到亲情关怀。对于无子女的老人,亲戚是其最亲近的人,是他们合乎情理的依赖对象,社工要与老人的亲友建立联系,要求亲友多看望他们、细心体会老人的难处与需求,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特别是心理安慰,多陪他们聊聊天,宽慰他们。第二,鼓励邻居对其进行援助,建立邻里援助网络。“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对孤寡老人的关心和帮助往往是及时的,把城市社区中大大小小的邻里援助网络联系在一起是社工努力的方向。第三,发动志愿者走访关心孤寡老人,让其体会到社会关怀。尤其是可以联系一些学校和社会组织,形成“一帮一”的网络。第四,建立孤寡老人小组。将附近的老人联系起来,组成不同的小组,组织如茶话会、广场舞等多种形式的老人活动,提高其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社会参与层次的赋权社会参与层次的赋权通常通过社会政策的改变起作用。在这一层面,社工理应成为孤寡老人与政府的中间人,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实际困难,为其争取各项权益,及时为其传达国家的有关政策。孤寡老人曾为城市的建设和繁华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本身也有权利享受和谐社会的幸福生活,政府理应为其建立合理、公平、完善的保障体系,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老年生活照料制度、老年医疗保健制度,老年生活救济制度、老年精神生活制度。政府是孤寡老人的主要依靠,其政策和措施是否到位将影响到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对于目前城市孤寡老人养老保障存在的种种问题,社工可以呼吁政府建立孤寡老人养老专项基金,按照其困难程度提供全面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而不仅仅是低额的低保金;根据农村、城市的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水平划分补助金标准;结合失独老人的实际情况,提高失独补助金,建立全面的扶助制度;加大对孤寡老人看病减免的力度,取消一系列繁杂的报销手续及制度,实施更加优惠利民的医药政策;加强对福利院的管理、监督,整顿不合理制度,确保每笔补助金及时发放到孤寡老年人手里。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孤寡老人这一特殊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其不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近些年逐渐兴起的社会工作方法日益得到大众关注和认可,相信通过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孤寡老人养老的失权感,帮助解决养老问题,安享晚年。(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由wWw.001lunwen.com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参考文献:[1]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12).[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曾婷婷.城市孤寡老人生活需求问题及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0(33).[4]陈凌玉,曹梅娟.我国城市老人养老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健康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