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失独老人心理困境分析_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0-08-18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失独老人精神方面表现出的各种问题是与外界互动下共同建构出来的。其间涉及主流媒体、角色互动、文化背景对老人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建构。
关键词:失独老人;建构主义;心理困境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23-01
“失独”作为一个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父母遭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尤其是迈入老年的失独父母。要想有效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弄明白问题产生的缘由,因此在解决失独老人心理困境时我们首先需要认清事件缘由。本文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在个人——系统——文化多重框架下讨论失独老人的心理困境并认为失独老人面临的心理困境是由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的社会主流叙事和自我认知机制共同建构出来的。
一、失独老人的心理表现
失独,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状态,这一状态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无子女在身边,且一直处于空巢的一种状态。自古以来,白发人送黑发人就被理解为人生四大悲之一。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生活应该是儿孙绕膝的景象,子女是老人最大的精神寄托。但独生子女的离世,老人失去精神支柱,原有的生活意义崩塌;膝下无子的悲凉也是他们背上“无后为大”的罪名。在经历了失独后,有的老人会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难以自拔;有的老人会悔不及当初没有多生养一个;有的老人会陷入深深的自责,怪自己没有照料好子女……他们大部分都处于一种逃避的心态,逃避子女离世的现实。所以,有的老人会离开熟悉的环境,尽量不去想过往的种种;有的老人会害怕外出只为避开外人异样的眼神;有的老人会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只为不让自己有时间去想念……由此可见,在外界意义的建构下失独老人的心理表现是因人而异的,但总体来看,他们内心是空虚寂寞的,他们当下生活的意义亟需重新建构。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失独老人精神现状分析
SarbinandKitsuse指出观众或裁判的归因是社会认同的关键。也就是说外界环境及重要他人的认同影响着个体对自我和周边的理解。建构主义认为,世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所感受到的存在并非是真实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持怀疑的态度。因为现实世界是在叙事和互动中,个体运用语言、符合的活动,在主体间性的作用下来理解意义和现实,从而创造社会世界并界定自身角色和他们所处的环境。[1]意义和现实通过这些过程产生并得以改变。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作为个体认识自我的媒介,是理解外在关系的关键。在现实建构过程中,理解作为一种合作过程,是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基于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建构主义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们处在一个可以改变和创造自己命运的位置上,人们通过意志的作用创造现实。因此,个体被置于现实中间,具有积极自由、积极选择来重新创造个体与社会世界的能力。
1.外界媒介对失独老人形象的建构。
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通过对失独老人及家庭的苦难形象建构、渲染、强化和带有评价性倾向和逻辑建构,影响着受众者对失独群体的认知。而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整体行动方向。例如,部分学者和社会大众把失独现象主要归因于政策性失独,认为政府要对失独老人面临的困境负全责。在这样的建构下,失独老人也会把责任过分推到政府身上,容易造成极度依赖政府和外部环境的帮扶,从而不能有效发觉自身资源解决问题。
2.角色互动中的自我建构。
对众多中国父母来说,子女是父母生活意义的主要部分,父母亲角色在个体承担的全部角色中占主导地位。[2]子女的离世必然会改变他们先前所扮演的部分角色,取而代之的是“失独”身份带来的角色形象。在日常互动中,当“失独”逐渐成为他们主要身份标识时,失独老人原有的认同遭到破坏,先前的其他个体身份特征就会被弱化。因此,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在社会文化环境和自我认知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会使失独群体逐渐边缘于非失独群体,失独老人的行为方式、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出现偏差,生活意义感丧失。这样就是他们逐渐建构出自己不幸的认知。
3.传统文化对老人心理认知的建构。
代际关系作为中国家庭的核心,费孝通认为这是一种“反馈模式”的代际联系,这种联系依靠抚育和赡养得以平衡。依附于传统“家文化”观念的孝道就是“反馈模式”衍生出的社会认同,在伦理本位的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子女间存在着相互关系的义务性,这种义务性亦既是“养儿防老”。在这样的传统观念下,父母会把自身的资源传递给子女,为的是人老体衰后子女能为自己养老送终。在这种过度依赖子女的养老观念下,老人在子女突亡后会感知到“无人养老”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物质层面的失保和精神层面的落空,使他们不管是在情感中还是现实中都感觉“一无所有”。因此这种在“家文化”构建下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心理,在“家文化”代代传承中断后,对失独老人来说是致命的和终生。
三、小结
建构主义视角下,失独事件是失独老人自我重建的新起点。但在复杂的关系互动中,当“失独”被建构为具有“祥林嫂”的标签后,这种问题性标签会对老人自我认知以及他们的生命故事的建构产生影响。失独老人基本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样很容易导致他们被主流叙事贴上各种标签,久而久之,老人也会在自我建构中把这些标签内化,产生心理上的无力感。在此,我们需要意识到失独老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并不是他们生理原因导致,更多的是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透过建构主义视角的分析可以为相关的介入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评估。
参考文献:
[1][英]NigelPartonPatrickO'Byrne.建构性社会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实践[M].梁昆,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徐晓军.失独父母边缘化路径、类型与社会风险——基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53(6).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