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一直都是图书馆服务追求的目标,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使用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一种趋势。移动图书馆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移动图书馆源自“mobilelibrary”,是一种以流动书车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文化服务的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图书馆逐渐发展成为利用移动设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即时阅读的新型服务模式。移动图书馆的便利性、主动性、实时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使用它。
笔者通过对长春市高校图书馆(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医药大学等)的走访,面向用户发放问卷,调查长春高校图书馆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形式,发现其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拟提出移动图书馆发展新模式,满足用户对资源多样性、服务特色化的多种需求。
一、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根据调查,近几年长春市高校图书馆积极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主要服务方式存在以下几种:
(一)客户端软件方式
客户端软件服务,是一种安装在移动客户端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即APP。大多APP是由书商提供的,书商同图书馆合作,获取图书馆一定的文献资料,转化为电子版形式,供用户阅读下载。文献信息一般是文学著作、经营管理、心灵鸡汤等常见形式的作品,基本不涉及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几大高校普遍使用的是超星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用户可以直接在APP上查阅资源、下载阅读、浏览期刊、观看视频;可以在书目检索机器上,扫描书目二维码,链接到数据库,进行下载阅读。
(二)WAP服务方式
WAP即无线应用协议,是一种全球化的开放协议,主要面向移动终端提供互联网内容的增值服务。图书馆采用WAP网站方式,也就是自建手机图书馆网站,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如个人借阅情况查询、图书馆藏信息等,提供的文献资料大多是本馆馆藏,资源特色化程度相对书商提供的APP较高。用户可通过掌上终端设备访问图书馆的WAP网站,搜索目录、查询展览信息和开馆时间、存取电子期刊论文等。网站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但受带宽、网速影响。
(三)微信服务方式
腾讯公司于2008年正式上线了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无缝链接的微信服务,2012年8月又推出了致力于为个人或机构团体提供服务拓展及推广渠道的微信公众平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使用微信,微信成为新时代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之一。
高校图书馆高度重视自身发展,力求为用户提供更便捷、贴近生活的服务,自然紧紧抓住这一机会。长春市的几大图书馆纷纷开展微信公众号服务,推送新书书单,增加荐书、反馈功能,发布图书馆新动态,方便用户及时了解图书馆动态。交互服务功能不断改进,逐渐开通人工应答等服务,成为移动图书馆利用的重要途径。
二、移动图书馆发展中现存的问题
长春市高校基本引进或开发了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服务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资源单一、内容简单
笔者通过对长春市高校现有的移动图书馆形式进行调查,发现现有的资源大部分为超星、书生等数据库商提供的电子资源,对传统图书馆自身拥有的大量学习与科研资源却很少加以利用。过度依赖已经建成的商业化的移动图书馆,使得长春市的几所高校与其他国内高校一样,资源内容基本相同,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资源。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度依赖厂商,短期来看大家都迅速建起了移动图书馆,长远来看则限制了自身特色资源建设,致使信息资源内容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移动图书馆提供的资源种类和数量有限,电子书的内容多为市面上畅销的大众图书,缺少学术价值浓厚的专业书籍以及学术资源,不提供学术文章的在线阅读以及下载。
(二)缺乏特色化深层次服务
长春市高校移动图书馆的现有服务主要集中在图书借阅、新书推荐、个人信息查询、电子书阅读以及图书馆通知等方面,例如图书借阅信息查询、讲座通知、开闭馆时间通知、注册个人信息等。而相比之下,在国外的一些高校,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还更加注重特色化,深层次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图书馆资源定位、移动参考咨询、学科服务、移动信息素养课程等。另一方面,目前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向单一,基本上是从图书馆到用户,缺少用户与移动图书馆平台的互动与交流,长此以往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兴趣会逐渐减退,失去主动性,使用移动图书馆的人数也会减少。
(三)系统访问不稳定
由于高校引进超星、书生等现有移动图书馆设备时间不长,一些功能尚处于试用阶段,用户访问系统时往往遇到系统不稳定的情况。比如访问时会出现一些功能仅能在一定时间段内使用,不同时间段体验的功能不同;用户无法登陆;系统繁忙、无法刷新等问题,大大影响了读者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积极性。
(四)宣传途径单一
在图书馆张贴关于移动图书馆的海报并且提供相关APP二维码扫描下载,将移动图书馆的设备摆放在大厅供用户试用,这些是读者了解移动图书馆的最常见的途径,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宣传推广方式。读者对资源的类型、数量,以及是否及时更新等不能全面地了解,会影响用户的积极性。
三、移动图书馆发展新模式的完善措施
笔者根据长春市高校图书馆现有模式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移动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
(一)多元化的服务模式融合根据调查,图书馆现有的模式各有优缺点,单一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往往有着不足,那么将这几种图书馆模式融合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发挥各个模式的优点,形成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例如,利用邮件可以查询主要图书催还、借阅情况,微信可以进行图书馆的精品讲座信息、电子图书资源咨询,利用QQ平台主要进行文献传递等。在发展新模式时,可以借鉴国内外各个图书馆的模式,同时结合本馆的特点、到馆用户需求等探究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二)增加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是移动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国外的一些移动图书馆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美国波尔州立大学图书馆自2001年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以来,除利用WAP模式向用户除提供基本的书目搜索外,还提供了诸如天气查询、新闻、体育等个性化信息。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除提供移动馆藏与语音导航服务外,还提供2100余种电子书的全文,供校内外用户下载、阅读。考虑到手机阅读的特点,超星移动图书馆转提供了3万多本e-pub电子图书、上百万种图片格式电子图书、7800多万篇报纸全文供手机用户使用。
另外,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不只是阅读这一方面,可以增加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与各个学院合作,增加学科特色、教师讲课视频等。另外,不断增加图书馆馆藏,丰富各种电子学科的资源,涵盖各个学科,让读者有兴趣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资源。
(三)移动服务模式与用户紧密结合
移动服务始终以用户为中心,移动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模式应该与用户进行交互,必要时为用户提供相关的咨询、培训指导等,了解用户想寻找什么信息、想得到什么帮助。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每个用户都有其特点,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根据用户特点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提供相应服务。在文献传递、文献检索等方面进行信息推送、新书到馆通知,根据用户以往信息搜集检索行为,对用户界面、检索方式进行个性化设置,使用户能方便快捷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四)培养移动图书馆发展人才
移动图书馆服务与传统图书馆有所差别,不只是局限于实体图书馆,所以对新型图书馆员、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增加。高校在提高图书馆学人才理论认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相关技术的培养,这样不仅能提高相关人才的文化素质、工作能力,还可以使其运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图书馆各机构也要进行定期的学习、培训活动,使相关人才融合现有的知识结构,促进服务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叶莎莎.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1)—2015(3).
[2]魏志玲,海金梅,宝美荣.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方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169-172.
[3]郝春梅.山东省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98-102.
[4]张文彦,刘钟美,张瑞贤.美国手机图书馆的发展概况[J].图书馆建设,2009(18):9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