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分析
(一)相对开放
虽然地方高校对于推动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由于地缘差异,使得地方高校之间的发展也存在开放性较差的问题。但是随着协同创新的深入推进,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具有外部开放和内部开放两个类别。外部开放是指地方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科研院所对外协同合作,建立统一的协同创新平台;内部开放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学术资源(学术理念、学术技能)分享机制,包括学院和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互相交流、开放。
(二)更加聚焦
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的科研活动不断聚焦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既促进了高校、政府、企业的多方合作,也引导“地方高校为满足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而集成科技资源,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活动,这也弥补了高校与经济社会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的缺点。这种整合所有的学术科研资源,构建统一的资源分享平台,将人才、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具有将多方资源集成聚焦的特征。
(三)高度融合性
对多元主体的融合作用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作用的具体体现。高校为企业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共同建立技术平台等。通过成果转化,企业将高校的成果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放大并实现了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二者互相融合,分工协作,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在协同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引导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为协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对于高校而言,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地方高校相应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建设的财政投入而进一步推动科研活动的发展,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四)更具持续性
动态、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又一个特征。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其他院校建立短期、中期、长期不同时间段的合作,逐步、持续地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项目开发等合作环节都需要循序渐进地持续推进,在此过程中,高校与其他单位主体互相分享人才与其他资源,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攻克科研难题,进而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合作。
二、高校协同创新与科研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分析
(一)科研行政管理对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
地方高校科研行政管理在学术资源共享机制、成果转化管理机制、科研评价体系和学科间科研协同机制等四个方面影响了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
1.学术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全面
目前来看,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科技力量相互协作与融合还不够完善,亟须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使得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有机地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这对于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的趋势下,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降低资源获取和利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成果转化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对科技成果鉴定的试验应用和推广合作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成果转化既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也是科技成果进入市场满足社会需求的关键。成果转化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继而缺乏了科研行政管理制度的保障,从而使得科技成果无法及时转化。
3.科研评价体系导向不尽合理
高校科研评价将期刊论文、专著等理论成果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导致高校科研对理论研究的偏重。而技术研发、专利研究并未受到高校科研足够的重视,科研人员展开的技术攻关活动不能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指标,从而使得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重点是追求学术成就,不符合实际市场需求。
4.学科之间的科研协同合作不够深入
随着科学技术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已经突出表现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合作成为科学研究的大趋势。但是目前地方高校的研究主要偏向学科领域内的小科学研究,交叉融合程度不高,学科之间联系交流不够,学科群建设亟待完善,综合优势发挥不佳,导致目前还无法完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对科研行政管理的影响
高质量的高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会从加强成果转化管理、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完善高校学科科研协同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科研行政管理机制。
1.加强成果转化管理
为了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研管理部门要寻找市场信息、建立可供转化知识的机制。当前,地方高校距离走出象牙塔,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让科研活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目前制约科学知识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原因之一。
2.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高校科研评价制度要指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和目标,改进目前地方高校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要形成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在现有的科研学术考核与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的激励与奖惩。
3.完善学科协同交流机制
目前,高校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要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科研协同创新,应鼓励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多进行协同合作的科学研究,用综合学科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构思更多的创新源泉。要建立健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协同合作、科研资金分配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机制,为学科之间的协同交流打好前期的基础。
4.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包括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从而开展重大科研协同项目的攻关。高校与企业首先要制订好科研协同计划,高校的科研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检查合作项目的落实情况,及时沟通,及时反馈问题和意见,突出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目的。
三、科研行政管理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一)问卷设计
本文主要的数据支撑就是来自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在问卷设计时参考了多方的意见,以“科研行政管理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为主题,收集大量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与研究,并对全国高校相关地方高校科研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整理调查的结果,初步设计了调查问卷的相关问题,并在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对问卷进行了修改。整个问卷采用“四点式李克特量表”,选项程度依次递进,量化分数依次为1-4,并利用微信问卷星面向全国各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搜集109份有效问卷。
(二)科研行政管理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运用EXCEL将109份有效问卷整理成矩阵,并用SPSS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来证实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其中KMO值为0.790>0.7,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各变量间相互独立的假设,即选取的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2.结果分析本文运用统计软件计算出初始因子解中特征根大于1的6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215%,这6个变量解释了所有问题的60%以上。管理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一级评价指标依次命名为科研管理共享与对外交流、科研资源共享与管理机构、科研管理理念、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科研管理组织机构、科研管理对外交流与成果转化程度,并通过对其因子载荷进行计算构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因子解释从表2中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2个二级评价指标。从表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6个一级评价指标所占权重依次为0.29、0.21、0.18、0.12、0.10、0.10。根据实际调研的结论,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科研管理共享与对外交流对于科研管理非常重要,既包括科研信息的分享与管理、科研管理活动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包括管理机构对各学科间的交流合作的管理程度。“科研管理共享与对外交流”排在第一名。“科研资源共享与管理机构”“科研管理理念”“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科研管理组织机构”“科研管理对外交流与成果转化程度”依次分列2-6名。
四、对策与建议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以高校为主导,基于创新发展的共同目标,为了打破行政、地域、管理的界限,高校与其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校内部等相关主体应该展开更加密切合作,通过发挥各自优势,促进资源、资本、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产学研相结合,以此实现科技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校科研管理进行提升。
(一)建立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科研机制
根据实际调研结论,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科研资源的共享程度对于科研管理非常重要,包括学科间资源的共享、项目的合作,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在行政管理机制方面,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应建立科研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交流的科研管理机制,将学科人才、科研项目统一起来,建立整合的科研资源的平台。
(二)建立健全科研行政管理机构与组织模式
完善科研管理的组织模式,从而满足科研信息有效地上下传递,健全科研信息的分享与管理机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尊重并保护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障科研人员的合理收入,从而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
(三)建立高校内部协同机制
打破高校内部院系间壁垒,鼓励跨学科、跨院系合作组建新的创新团队,吸引更多的团队、个人参与创新团队建设。促进校内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组建跨学科发展与研究中心,实现跨学科交叉和多学科融合。调整科研队伍整体结构,既要注重分学科建设,又要注重学科群发展,实现多学科的综合渗透,打破学科、院系之间的藩篱,构建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科内不同专业之间的整合。
(四)加强高校内部团队之间的制度建设
地方高校内部的团队建设要通过地方高校内部的科研行政管理制度来保障,明确每个团队的科研职责和义务,通过必要的激励、利益分配、考核评价等制度,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建立相应的考核、人事、学术成果等激励制度。增强与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及时解决合作中产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