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成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1.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法规、制度贯彻执行不到位尽管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35号令、36号令及《云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与地区的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已颁布执行多年,但一些单位仍然因各种原因没有认真执行好,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违规现象;另外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和管理办法还未颁发,各单位在资产配置标准和管理上各行其是、五花八门,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资产闲置。
2.管理机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多头管理问题严重在国有财产的管理上,许多单位往往是由财政部门进行管理,但也有部分单位是由国资部门负责管理。还有一些地方则是财政、国资委、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政府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来对单位国有固定资产进行分别管理。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职责被严重削弱。
3.管理执法不严格尽管国家《刑法》、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35号令、36号令及《云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与地区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办法都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作出规定,对于在国有资产处理上,没有遵循法规规定,造成资产流失或损坏现象的,应追究其相关人的责任,结合资产损失状况,依法采取处罚措施。但在实际中,单位国有资产浪费、损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在相关责任人问题的追究上,处罚执行力度较弱。
(二)内部因素的影响
1.单位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认知,忽视了对其监管,较少过问相关的资产管理状况,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懈怠。
2.单位内控制度存在漏洞,在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使用、保管、维护等的方面,并未制定与之相应的制定,内控实施不全面。
3.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自身因素。在许多单位内,主要是由财务人员兼任管理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各项事物。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情况,对管理好单位固定资产有着直接影响。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一)强化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强化单位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规范资产管理的各项操作流程,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化使用。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确保资产的调拨、报废、变卖等,都有与之对应的申报程序。
(二)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为达成单位资产管理目标提供机制保障。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前,应主动与单位领导及相关政府人员沟通,在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受认可的管理机制。明确资产管理各项事务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并确保各项职责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相关监管部门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保管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对于监管中发现的个人乃至单位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程序,给予一定的处罚。
(三)提高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养,实现账务处理的规范化
作为单位会计人员,为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应主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在工作中,会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规规定,处理账务,并自觉规范工作行为与方式,确保账实相符。
(四)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信息体系
在“金财工程”信息体系中,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实现单位资产管理的动态化,促进单位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资产管理效率,有效融合预算管理与预算管理,实现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手段的创新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五)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的盘点及处置工作
在单位固定资产盘点上,也应严格遵照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盘点工作,掌握固定资产处理的最新动态,对于其中存在的盘亏、账实不符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在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理上,应结合单位需求及固定资产实际用途,在科学评估资产后,通过公开拍卖、竞价出售、依法捐赠转让等方式,进行资产处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制定相关的固定资产处置、盘点监督机制,严格把关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及资产数额,规定具体时间,固定开展对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落实其各项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障,加强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健全相关资产管理体系,较少国有资产的流失,让国有资产发挥出最大功效,推动节约型、服务型政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单位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