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行政管理课程综述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行政管理课程综述论文一
1明确乡镇行政管理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基本功能与重要地位
乡镇人民政府在我国的宪法规定中,是最低一级的地方基层政府建制,徘徊在县政与村治之间,能够较为清晰地体现出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权关系。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我国出现过四种乡镇行政管理模式:清朝末期与民国时期的乡镇自治模式;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议行合一;政社合一;乡政村治的二元治理体系。
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将乡镇一级行政管理作为一种地方基层行政管理体系,为国家管理基层社会事务以及为基层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在美国,有许许多多的乡镇及地区,都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地方基层政府组织,但是所管辖的却与面积大小相差悬殊,人口也十分不均,有些地区人口能达到几万人,有的地区人口却不到三百人。当前,我国的农业人口仍然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所以不能过早撤销乡镇基层行政建制,否则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所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依据公共行政的管理原则,首先要重新明确我国乡镇政府的基本职能以及重要地位,在不清楚乡镇一级政府的具体职能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乡镇行政管理改革必然会劳民伤财。过去随着乡镇建制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的治理成本越来越高。在全国范围内,乡镇行政管理机构中需要农民来养活的人员大约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平均每一个干部都需要68个农民来养活。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的行政体系分为五个阶级,最低一级的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任务量是十分巨大的,以至于乡镇政府变成了上级硬性下达任务的辅助型行政机构。所以,我国下一步要进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政党政治与政府政治之间的相互交叉,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相互渗透,将条条块块进行统一的领导分割,乡镇行政管理对于事物的管理权力与财务的管理权力互相脱节,等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但不管怎样进行什么样的改革,乡镇行政管理都是我国政权结构中最基础层级,必须依法保证其完整的行政地区,适度的人口规模,有序的管理层级,科学的职能定位,合理的机构设置,约束人员编制,固定的政权名称以及规范的政府运作程序。这是目前我国构建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前提与制度保障。
2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与民主文化状况,以及不固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党制度。现阶段我国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最难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样处理党政关系与党群关系。在乡镇管理中的一个重大原则是党管农村原则。党的乡镇基层组织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各个组织工作、活动的领导核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领导是关键,要将党委与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乡镇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一步一步地,有秩序的进行基层民主的扩大。在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不让村民工作放任自流;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实际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权与基层民主的扩大一点都不矛盾。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不断改进党对乡镇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方式与方法。乡镇基层党组织要能够尊重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统筹协调各个组织的利益,将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凝聚力,是目前我国构建现代乡镇管理体制的重要政治制度保障与组织基础。
结束语新时期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将重心转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上,形成对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有积极意义的机制。构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是一项复杂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庞大性。乡镇政府既组织、引导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又要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因此构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相信不远的将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一定会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课程综述论文二
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对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决定高校未来发展情况,也能在社会中体现出一定影响力。为此,高校领导者一定要注意保持行政管理人员的胜任力,实现高校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但是,在目前管理工作的推行进程中,速度十分缓慢,这对我国高校发展来说产生了一定影响。
1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没有体现出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管理培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理论知识支持。
第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对管理知识学习意识,因为高校中师生数目众多,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这就减少了行政管理人员自学时间,再加上很多管理人员没有管理经验,因此,不能在校园建设管理中起到太大作用。
第三,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基础教育知识,这种知识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帮助很大,可以让管理显得更为灵活,但由于很多行政管理者并不注重基础,从而导致管理模式一直得不到有效创新。
第四,对于高校整体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呈现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局面,这对于高校行政管理来说影响较为严重。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体现出较高的工作热情,没有在办公室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气氛,出现了恶性循环。
2行政管理人员胜任力的体现
21行政能力
行政能力主要体现在自身工作需求和工作特征上,如果管理者有较高的行政能力,就会在工作过程中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工作职责,这也是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最缺乏的因素之一。总的来说,这种行政能力属于管理的基础能力,对高校整体管理效果提升存在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提升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为将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2岗位能力
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岗位能力是爱岗敬业精神的根本体现。在工作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对自身所处岗位做一个详细了解,尽可能全面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为整个团队岗位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尤其是在意外事件发生之后,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有所提高,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时需要跟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掌握突发事件的具体原因,并迅速做出合理的决定,由此可见,岗位能力可以提升高校在社会的公信力,从而吸引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
23个人能力
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个人能力可以体现出管理者在高校中处于何种地位。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体现出多少价值,就会得到多少回报。在工作中,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将自己管理态度明确,根据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制定出管理新思路,履行管理职责,有效完成高校领导提出的管理要求。对于个人能力来说,有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其理解上存在误区,认为只要能体现出个人能力,什么事我都可以参与其中,导致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出现了越权或者越级管理,对个人形象和学校影响产生了负面影响。
24洞察能力
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一定要具有较高的洞察能力,这样才会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洞察力可以让管理者以大局为重,能够确保高校稳定向前发展。
25责任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来源于责任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对本职之内的工作进行推辞或者躲避,牢牢把握住工作细节,特别是那些容易出现错误的工作,通过责任能力的培养,减少错误的出现,如果因为工作错误造成了一些后果,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敢于承担,并在以后工作中进行改正。
26创造能力
一般来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太过于固定,但这并不是说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需要创新精神,正相反,如果管理者們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会体现出更强的创造能力,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3胜任力和绩效关系
31胜任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首先,高校行政人员的胜任力对工作绩效有着良好的预见性,因为胜任力的好坏,可以决定工作绩效的高与低,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预见程度表现并不明显,这也充分说明了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文化环境的不同,容易对管理造成影响,最终影响工作绩效,部门与岗位之间的区别可以影响到工作绩效等。
其次,在行政管理人员选拔过程中,如果未按照选拔要求进行,就会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较为低下,从而降低工作绩效。另外,即使按照正常标准进行人员选拔,但由于部分高校的选拔标准过于模糊,笔试和面试几乎都是流于形式,尤其是在个人品德方面的把控难以得到有效平衡,因此,让选拔工作难以做到客观和公正,无法让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工作绩效。
最后,在现有管理干部的培训过程中,培训的内容大多都是理论知识的宣讲,或者行政理论以及道德理论的学习,缺乏实践指导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不具有针对性,这样,不利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胜任力的提升,导致工作绩效停滞不前。
32工作绩效对胜任力的影响
(1)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在工作绩效目标制定中,一定要保证合理化,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高校本身发展情况进行总结,为行政管理人员制定绩效目标,对于完成绩效考核的管理人员实施一定奖励政策,对于未完成绩效考核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处罚。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保证绩效管理公平性,从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胜任力。[3]
(2)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多角度考核。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都是采用自我评价或者上级评价方式来实施评价工作,这使得评价工作没有起到良好效果。因此,针对此种情况,高校应该建立一条完善的管理运行评价机制,以实现绩效考核的全方位实施,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保证行政人员胜任力和工作绩效得到共同提升。
4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高校发展来说,已经跨越到新的发展时期中,因此,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胜任力,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让高校社会地位得到有效提升。另外,还要提高内部管理,确保工作绩效达到预期目标,在管理工作中也要对评价方式进行转变,来凸显胜任力和工作绩效在高校发展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