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上行政审批的绩效评估体系

时间:2020-10-02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服务型政府建设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紧密不可分,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一方面,电子政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服务型政府建设;另一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也不能脱离电子政务。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一个便捷、可靠、可信的环境。

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行政审批,不仅是信息时代对公共管理发展客观需要的现实选择,而且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路径。凡是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要逐项规范、优化保留审批事项,并将每个审批事项的审批机关、依据、条件、手续、程序、投诉渠道等内容在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布。按照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的精神,最终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和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绩效评估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风向标,通过构建服务型政府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可促进政府服务职能的实现,督促带动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形成网上网下的积极互动。

国内外对于网上行政审批绩效评估的研究较少,而对于服务型政府导向的网上行政审批绩效评估的研究则更少。结合中国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构建契合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是解决中国现行绩效评估体系存在问题的科学选择。基于此,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厘清网上行政审批与服务型政府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绩效评估研究成果,以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评估目标作为逻辑起点,构建网上行政审批的绩效评估体系。

一、相关概念及意义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理解有一定差异,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有三种:以张康之为代表的站在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的服务型政府;以刘熙瑞为代表的以公民本位和服务责任为理念定义的服务型政府;以迟福林为代表的与经济建设型政府相对应的服务型政府。[2-4]

虽然“服务型政府”存在不同的诠释版本,内容各有侧重,但是它们都对政府改革的动向大有裨益。张康之指出,服务型政府应该以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并侧重服务和公正导向,谋求合作和信任的整合,德治与法制的统一,实现政府的工具定位向价值定位转变。[2]

刘熙瑞认为,服务型政府应该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3]。

在这里他强调的是民本意识,社会意识,规范、民意、服务、责任等价值理念。迟福林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结果,作为市场经济的服务者,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宏观调控。[4]

除主流观点外,还有对服务型政府的诸多看法。有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应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政府结构,创新政府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能,满足公众需求,等等。总之,理论界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虽无定论,但就其共性而言,都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指以人文关怀、民主、透明、责任、法治、高效等价值为基础,以公民权利和社会需求为本位,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以提供公平、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为宗旨的政府形态[5]。

从上述观点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诠释来看,服务型政府只是政府诸多类型的一种,公共服务是其核心职能和重要体现。而对服务型政府的评估却并非单纯的服务职能所能完全涵盖。公正、服务、负责、透明、廉洁、回应性、前瞻性和灵活性等价值理念应该是服务型政府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一种价值选择和服务精神。同时,服务型政府建设应该是民意的真实反映,包括惠民措施的真正落实、公利的充分保障、服务的实在提供、主从地位的相互调整、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涉及人民根本利益的措施和内容。简言之,服务型政府的价值诉求应该是以人为本和服务至上。

(二)网上行政审批

关于网上行政审批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很少有专家能对此给出定义。从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电子政府的长远目标来考虑,网上行政审批是伴随着电子政务兴起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审批方式,代表了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条件下行政审批发展的最终方向——“一站式”“一条龙”“全天候”无缝隙的新型服务模式与服务方式[6]。其实质是在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下,结合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依靠信息技术实现行政服务中心由物理式集中向统一开放的网络审批平台转变,并改进和重组行政审批组织结构,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建构一个跨越时间、地点和层级的全天候的政府审批服务体系。

网上行政审批需要经过科学缜密的流程设计,逐步形成适应网上互动需要的“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工作机制(参见图1),构建“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网上行政审批以预先设计的业务流程为基础,可实现申报、受理、办理、办结、反馈、查询等全部行政审批环节的网上办理[7]。这能真正体现行政审批过程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规范公务员行政审批的行为,从源头预防腐败滋生,从而真正体现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的理念。

(三)网上行政审批与服务型政府

在各地相继进行大部制改革后,网上行政审批成为推动部门间真正融合协作的重要手段。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传统公共服务“面对面”的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电子政务提供的信息和服务恰恰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是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以科技手段为媒介,以政务流程再造为条件变革公共服务体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意,是落实大部制改革的必要途径[8]。当下,网上行政审批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攻坚阶段,各地纷纷试点却未见显着成效。要想真正用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重点在于转变电子政务建设的视角和出发点,不再仅仅将优化政府办事程序、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而是要重点从公民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才能使公民最大限度地从政府服务中享受公民权利。这样,探讨怎样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行政审批就迫在眉睫。所以,网上行政审批的核心就是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的转变,正如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倡导者丹哈特夫妇指出的“在治理体系中要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9]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