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农业部门网站与农业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时间:2020-10-07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以我国七省中102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建立回归模型,探究地方政府农业部门网站的建设质量与地方农业发展的相关关系,基于总体样本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的经济区域分别进行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农业部门网站建设质量与人均农业总产值正相关。就总体样本和东部区域而言,人均农业总产值每提高100,网站评估因子将提高0.21分和0.26分。而且,这种关联在按照人均农业总产值水平进行分组归类后更为显著,拟合优度达到75%,再剔除一些农业产值较高的资源性城市和网页数出现异常值的城市之后,拟合优度可达81%,这一计量结果定量地证实了地方农业部门网站与地方农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度。

关键词:农业部门网站;农业发展水平;回归分析;网站建设质量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使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捷,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对社会的影响。根据CCNIK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占比达27.5%,规模达1.78亿。同时,“.CN”域名年增长2.4%,达到1109万[1]。在我国网民和网站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日益为现代农业所关注和运用。

为保障和促进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二五纲要提出了“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的具体任务,从而将通过信息化的途径促进农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信息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都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农业网站正是重要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之一。现在,全国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网站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数量,上至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至地级、县级农业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一些乡镇也有农村信息服务站。与此同时,与农业紧密相关的各类行业网站、科教媒体网站和企业网站大量兴起。中国涉农网站具有数量大、品类全、结构完整的特点,这些网站在满足农民信息需求、推进农业信息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网站内容通常包括三农新闻、政策法规发布与解读、行政审批与在线服务、市场行情分析预测、农业技术知识与农民就业信息等,基本上涉及到了农业、农民、农村的各个方面。

对于还处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时期的国家来说,科技与信息使得传统的产品供求模式和生产目标发生改变,信息化的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在农村人口占46%的我国,信息化仍未充分发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对政府农业部门网站的建设,使农民及时获得准确的政策、市场与技术信息,将非常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降低各项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使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种植、生产及销售各个流程更为紧密地衔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从而达到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建设政府农业部门网站是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当地农业部门网站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是相互关联的,从而对这种关联进行经济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综合国内外网站的评价研究,学者们已提出的衡量方法有网站自动评价法、网络可用性评测法、网站链接分析法、网站框架评价法和对应分析法等。由于各种评价方法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1997年Peter[2]为了分析一定时期内相对关注的网站平均被引情况,首次提出网络影响因子(WebImpactFactor,以下简称WIF),这被认为是网络信息计量学诞生的里程碑。

WIF的概念源于引文分析的测度指标――期刊影响因子[3]。此后,众多学者指出,WIF体现了信息资源在信息交流中被人民所重视的程度,如田红梅等都在针对不同类型网站的评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WIF,而且大部分结果均表明,WIF对评价网站质量和网站影响力有重要价值。

杨涛[3]在各种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中进行比较和研究时,发现以网页总数为分母的网络影响因子的整体表现要优于其他各种的网络影响因子,而且WIF与各种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最为相关。段宇锋[4]基于网站被链接频次的方法,以网络影响因子作为评价的依据,对美国商学院网站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认为WIF对评价网站质量和测定核心网站具有重要价值,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网站的依据。

田红梅[5]基于链接分析,将WIF运用于对学术性核心网站的评价,发现WIF可以用来分析在一定的时期内相对关注的网页情况。通常,影响因子越大,网站的学术影响力就越大,质量就越高。因此,网络影响因子从信息的利用角度,体现了信息资源在信息交流中被人们所重视的程度。王宏鑫[6]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网站的研究,发现WIF在各自网络指标中可信程度最高。

沙勇忠[7]在利用网络链接分析及网络影响因子对中国省级政府网站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用WIF与各省市自治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见,网络影响因子对评价省级政府网站具有重要的意义,WIF具有很强的评价能力。而宴尔伽[8]通过对省会城市政府网站的研究,发现WIF与政府网站排名是具有相关性的。

王知津[9]提出了以链接分析为核心的评价指标,其中包含:网页数,即该网站内所包含的网页总数;总链接数: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与某网站存在链接的网页总数;外部链接数:用搜索引擎在该网站外搜索到的与该网站存在链接的网页数。网络影响因子=总链接数/网页数。他认为网络影响因子越大,网站的学术影响力就越大,质量就越高。

以上研究中均采用网络影响因子对网站进行评价。如果一个网站相比其他网站重要程度更高,那么在网站规模相当的时候,其被链接和推荐引用的次数也应当比较高。利用这种方法来评价一个网站,比单纯的定性分析也更具有说服力。

一个网站所拥有的网页数越多,信息含量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网站的规模。而处于WIF定义中的分子“总链接数”,则反映研究对象的被认可程度。在网络环境中,指向目标网站的每一个链接,都被认为是对目标网站的一次投票,效果类似于对传统文献的引用。而网站自身所拥有的网页多属于导航性质的链接,主要用于网站内部的信息组织,而与网站影响力无关。所以,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该网站存在链接的网页总数除以该网站所拥有的网页数,能够有效地消除网站自身规模的影响,能够反映网站网页被链接的平均水平,即网站的平均影响力大小。

考虑到网站评价的科学合理性原则和实用可行性原则,本文最终决定基于网络链接分析对农业部门网站进行质量评估。所谓链接分析法,就是运用网络数据库、数据分析软件等工具,利用统计学、拓扑学和情报学方法,对网站的网络链接自身属性、链接对象、链接网络等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在链接分析中,上述不少学者是利用WIF对网站评价进行测度,大部分认为WIF对网站评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最终选取WIF对我国部分地区农业部门网站的建设质量进行评价。

基于农业部门网站的链接分析结果,我们研究其与农业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可能的相关关系。具体方法是用网络影响因子作为衡量网站建设的评估得分,用当地的人均农业总产值来衡量农业发展水平,最后对农业部门网站的建设质量和地方农业发展水平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