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做好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

时间:2020-10-08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党内规矩是刚性和软性的合集,既包括党纪国法这样的“硬约束”,也包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等未成文的“老理儿”。守纪律讲规矩,必须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打破官场“灰色心态”。党员干部要把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要位置,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

关键词:纪律民主集中制党性修养规矩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一个人,没有规矩,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纪律和规矩,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纪律和规矩是规范社会运行的行动指南,更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诫我们:党性不纯,必然丧失原则;党纪不严,必然警示无力;党规不彰,必然失守防线。

一、守纪律讲规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保证

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除了要靠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之外,还需要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规矩来维护。党的规矩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最基本的纪律和规矩,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地遵守和执行。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党在组织上的团结统一。

但在当下,党的纪律、党的规矩都有不同程度地被忽视、被破坏的现象。山西“塌方式腐败”,让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直言“令人触目惊心”;湖南衡阳的破坏选举案,409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广东茂名窝案,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相互牵连的官员之间“一损俱损”,“团团伙伙”的危害之大可见一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前三者的政治基础和根基,守纪律、讲规矩,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重要抓手。没有纪律和规矩作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只是空中楼阁。

全面深化改革,既触动灵魂,又触动利益。触动灵魂要求党员干部转变观念,触动利益要求党员干部放弃一些既得利益。在改革的进程中,对于侵犯群众利益的党员干部,必须采取严格的组织纪律进行约束和处理,以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只有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和支持,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守纪律讲规矩必须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制度,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是我们党的巨大组织优势。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一方面,民主与集中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表现为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民主当中包含着集中,集中里面包含着民主。发扬民主和正确集中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民主与集中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集中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脱离了这个基础,集中只能是空的、假的、错误的。民主也必须置于集中的指导之下,否则就可能将党内民主引向极端民主化、分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巨大组织优势。首先,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力量的保证。民主集中制能把党严密地组织起来,民主集中制的严格纪律能确保党形成强大力量。其次,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活力的源泉。民主集中制可以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使党组织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再次,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条件。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准确、高效地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中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和目标。

三、守纪律讲规矩必须打破官场“灰色心态”

长期以来,官场存在的一些“灰色心态”,侵蚀了健康政治生态的生存空间,使党的纪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使党的政治规矩无法真正“通电”。这些“灰色心态”有:一是对反腐性质认识的“灰色心态”。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对于反腐的态势,习近平总书记下了“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这场“输不起的斗争”,注定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这着实打破了一些人此前的“观望”心态。这种心态,通俗地说,就是认为“反腐败是刮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会过去”,大不了“现在打枪,暂且低头”。二是对反腐“负面效应”的“灰色心态”。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查下去会打击面过大,影响经济发展,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甚至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反腐败力度加大扯在一起;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会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明哲保身,不愿意干事了,等等,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三是对“为官责任”的“灰色心态”。有的人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四是对官场“潜规则”的“灰色心态”。官场“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对待“潜规则”,一些党员干部或是认为无可奈何,或是持默认态度,甚至以深谙其道为荣。说一千道一万,这些心态是不讲为官纪律不守政治规矩的体现,是和我们党的宗旨、性质、使命不相容的。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