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川陕苏区的农民政治参与

时间:2020-10-0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政治参与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手段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摘要:川陕苏区时期农民政治参与主要体现在参与基层民主选举、政权管理、党群组织和政权监督四个方面。通过政治参与,增强了农民对苏区政府的政治认同,农民自身政治意识也得到了较大启蒙,为他们日后参与国家社会事务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川陕苏区;政治参与;路径;农民

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途径试图影响政府决策和管理的行为,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川陕苏区是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利后战略转移途中创建的一个根据地。在其鼎盛时期,具有人口600万,建立了“23个县和1个市的苏维埃政权、160多个区苏维埃政权、990多个乡级苏维埃政权,而且还建立了4300多个村级苏维埃基层政权组织”[1]。在川陕苏区各级苏维埃政权和武装力量中,农民或农民出身的人员数量占绝大部分。苏维埃政权及红军的发展壮大根本上得益于广大农民的倾力支持。

一、川陕苏区农民政治参与的基本路径

(1)参与基层民主选举

参与村、乡苏维埃的民主选举是川陕苏区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也是一种直接的政治参与方式。《苏维埃组织法及各种委员会的工作概要说明》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之下,只有我们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有权选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权利的”[2]158,赋予广大贫困农民充分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参政权等政治权利,为他们参与政治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这是中国传统社会所没有的。同时,《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规定:村苏维埃由全村群众大会选举出来,乡苏维埃由全乡群众大会或村代表大会选举出来。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村、乡两级苏维埃,一般都是由村、乡两级的农民群众大会直接选举产生,部分区苏维埃首次建立政权时也是召开群众大会直接选举,“1933年1月15日,南江县大河区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23名代表和300名群众一起选举出了大河区苏维埃政府。不仅如此,长赤县的新场区苏维埃……黑滩乡苏维埃等,都是在1933年5月召开了300人左右的群众大会,直接选出了苏维埃政府”[3]47。不仅如此,农民群众在苏区基层选举中往往取得优异的成果,选举出的苏维埃代表中农民阶层占有很大的比重,如“长赤县下两区1933年5月召开的工农兵代表大会,180名代表中,铁木工人28名,贫苦农民128名,方武装和红军士兵巧名,妇女9名”[3]46,农民身份的代表比例占71%。

(2)参与政权管理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参与政权管理是川陕苏区农民政治参与的最高形式。基于中共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性质,《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等赋予农民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所以,农民尤其是贫农、雇农在苏区政权享有很大的优越性,参与政权管理的机会及实际掌权者占有的比重都比较多。在各级苏维埃政府中,苏维埃主席是首脑,苏维埃主席下由财政、经济、土地、劳工、文化教育等委员会。随着苏区土地改革的推进和反敌斗争的深入,一大批贫苦农民涌现出来,他们不仅革命立场坚定,而且极富斗争精神,因此被党吸收到各级苏维埃政权机关中,直接参与政权管理,如“四川省政府是四川苏区最高的政权机关,是红军入川不到两个月才成立起来的,但政府委员有95%以上都是参加革命一个月余的农民”[3]86,其中“川陕苏区主席熊国炳,1933年1月入党,任村主席,2月被选举为省主席,不识字……粮食委员会主席、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裁判委员会主席,都是一字不识的老农民”[4]不仅高级苏维埃政府是如此,在基层苏维埃政权中也是如此,“在各级乡苏维埃政权中,任委员、主席、副主席等职务的90%以上是贫雇农或出身贫苦的长工、背二哥、手工业者,其余也有少数人是中农出身的”[3]70。

(3)参与党群组织

1、参与政党组织。苏维埃政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并实现中共政治目标的权力机关,中共是苏区唯一的执政党,因此探究农民在苏区的政治参与,就离不开对川陕苏区时期农民参加中共的数量的考察。《中国共产党川陕省第二次大会组织问题决议案》指出:要“大量地把各种斗争中最积极勇敢的雇工贫农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仅大规模吸收农民入党,对农民加入中共的条件也给予极大的便利,“对新党员的阶级成份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是工人、雇工、贫农及可靠的中农。规定雇农、贫农只须一名党员介绍即可;中农则需两名党员介绍才行;其他成份更需报省委批准(几乎没有)”[5]由于川陕苏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实行情形,在各级党委党员成分的比例中,农民身份的党员至少都在一半以上,“党员的基本情况以镇子区118名党员为例:其中文盲占56%,初识字占4%,小学占40%;雇农、贫农成分占97%,中农和其他成分仅占3%”。[6]

2、参与群众组织。“组织是间接参与政治的有效载体,是形成集体意志的唯一途径,它能够使组织成员的付出最小化,最节省精力,它是弱者对抗强者的武器”[7]中共历来重视群众组织的建立,在川陕苏区,工会、贫农团是川陕苏维埃的支柱,随着苏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土地革命的开展,乡、村里的贫农团广泛建立,成为苏区农村中一个广泛的群众组织。贫农团具有监督分地委员会平分土地、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地方武装、军事辅助、支援前线等任务和工作,涉及到苏区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乡村广大农民积极参加贫农团,形成了巨大而活跃的革命力量,有效参与了苏区政府的建设和革命斗争。

(4)参与政权监督

监督苏维埃政府工作和干部行为是川陕苏区农民政治参与的又一重要形式,不仅是中共和苏区进行民主执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参政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的一个显著标志。在川陕苏区,广大农民群众监督苏区政府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十家代表”制对村级苏维埃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十家代表”是指在村苏之下,由每十家工农劳苦群众选举一个代表所组成的一种群众组织。它除了承担部分村苏的任务之外,“还有将村苏维埃完成工作任务、村苏维埃工作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等各种情况向上级报告的权利”[8];二是通过广大农民参加的工会贫农团等群众组织对基层苏区政府进行民主监督。“工会贫农团是川陕苏维埃的支柱,有监督苏维埃和改造苏维埃的权利”[2]97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工会贫农团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监督乡村苏维埃土地委员会(分田委员会)所进行的土地分配。

二、川陕苏区农民政治参与的历史作用

(1)增强了苏区农民对中国共产党和苏区政府的政治认同感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