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启示

时间:2020-10-27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现代化浪潮自西欧向东欧、北美扩展的时代,从资本主义现代生产方式的扩张中,他们看到了人类的未来——所有国家都要先后走向现代社会,但各个国家走向现代社会的道路会有所不同,那些遭受殖民统治的国家在完成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之前是谈不上建设现代社会的,而那些没有遭受殖民统治的国家则可以接受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所提供的现代技术和经验教训而实现跳越式的发展,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形式的现代社会。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后发现代化国家,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实际结合启示


中外学者中,有不少人常常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一句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以证明马克思早就有了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恰恰不在于这句话,而是具有其他更加丰富的内容。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它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以来的经济社会形态称为“现代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过“现代化”这一概念,但他们却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础。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中预示了各个民族都要向现代社会过渡。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人类生活史上的深刻变革,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跃迁,“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他们从社会大分工和交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专门讨论了“交往和生产力”的问题: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在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则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在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是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他们还从大工业生产和世界市场开辟的角度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所带来的国际性的后果。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观察人类社会的历史,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预示了“现代社会”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巨大的社会变化导致了大工业的产生,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变化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跃迁,而且也带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种不同于中世纪的“现代生产方式”所引起的一系列变革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而且还继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成果,这使它成为源于资本主义,同时又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现代社会。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