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初始,经济全球化的不争事实已悄然临近,日趋激烈的国际间竞争,再次把我们导入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格局和多元并存的价值理念当中,无情地影响并改变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作为正在深处转轨变型背景中的中国地方政府,将直接面片来自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等一系列的巨大压力和挑战。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及其固有的盼力量,使得地方政府在管理职能、组织结构、行政能力、政府信用和公共道德等方面出现极大的不适应性,有的并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共管理惯性危机,这种潜隐着的惯性危机,不被人们广为意,受特殊利益所驱使,正在成长为影响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越往下走越更加突出,有的已经公显化,使得变革和创新政府会共管理的任务更加紧迫和繁重,作为公共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地方政府会共管理惯性危机
一、当前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出现的惯性危机
当前,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得到日益的深化和发展,正处于深刻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为中央公共政策的代言人和当地利益的忠实代表者,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从国内因素看,首先面临着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对于西部就是要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其次是面临着如何深人持续推动市场化发育和发展,建立一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公共管理的压力。
从国际因素看,首先是面临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政府即将加人WTO,全球范围之内的资金流动和日益扩大的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促使各国经济将会更加开放,这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方政府来说,要“与狼共舞”,无疑是其面对的巨大挑战;其次,是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所引发的新经济革命、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对政府白身的公共管理方式,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管理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现实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管理及运行方式,至今仍滞留着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不少管理者的‘身子’已进人了市场经济,而‘脑袋’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思维惯性下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技术环境和公众的多元化需求,其来自于上述双重的压力和挑战,已越来越演化为传统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惯性危机,这同时也是实现政府公共管理变革和公共管理模式转换的动力。当前,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惯性危机主要集中再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管理职能危机
政府从集权管理向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既是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历次政府机构改苹的主旨。然而,政府职能的强大惯性往往使职能转变表现得相对迟缓,效果不明显,缺乏相应的法规规范和巩固。
从党政关系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党的机关承担了许多应由政府承担的任务,党的组织过多地陷人行政性事务的工作中,削弱了党组织研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加强自身建设的职能;
从政企职能来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和“权力”的扩张需要,_直接管理经济的惯性“欲望”仍特别强,这虽然已被明令禁止。而许多企业治理也同样表现出高度的官本位和“行政化”,缺乏相应的自我发展的动力和主体创新能力;
地方政府的职能惯性危机,在地市县乡一级政府中就尤为突出,即上一级政府的职能管理部门,从自身的部门利益出发,不断扩张自己的管制范围,纷纷归口设置各自的派驻机构,使各级政府职能出现惊人的“同构”;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几被弱化和肢解。
(二)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危机
地方浓厚的“一计划”色彩和缓慢的市场化进程,使得以行政为中心的高度“计划化”行政组织结构颇为突出,而且越是贫困地区越是更加明显。“小马拉大车”的行政组织结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