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理论”的结构

时间:2020-11-0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1979年,华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以结构作为国际政治体系层次独立变量,并通过对结构的准确定义,首次将体系层次的“国际政治结构”同单元层次的“过程”和“属性”明确分开,由此而构建起一种完整的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构架。由于对国际政治结构及其效应的考察在华尔兹理论中占有突出地位,因而大多数研究者往往据此将华尔兹的理论看成一种纯粹的“结构决定主义理论”,而这种看法实际上恰恰歪曲了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实质。华尔兹的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关于无政府状态中的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其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框架。(注:关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主要性质及其与经典现实主义理论之间的不同之处,参见:KennethWaltz,“RealistThoughtandNeo-realistTheory”,JournalofInternationalAffairs(1990),44,pp.21-37.)由于华尔兹的理论在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长期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全面分析并阐述这一理论的内涵及实质,对我们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结构理论”与层次分析
一般来说,任何理解国际体系中的行为或现象的尝试都会遇到所谓层次分析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定义了国际体系的不同分层,而这里的每一分层实际上都代表了某些特定的解释来源(自变量)所处的位置;所谓层次分析问题也就是关于研究者如何辨别和处理那些不同的解释来源所处的不同类型位置的问题,而不同的分析层次则代表那些不同的解释来源所处的不同类型的位置。(注:吴征宇:《关于层次分析的若干问题》[J],《欧洲》2001年第6期。)一般来说,层次分析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对国际体系中的层次划分往往有不同答案,而实际上,层次分析乃是一种国际政治研究方法。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史上,首先将层次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专门加以提出并且讨论的,是美国行为主义国际政治学家戴维·辛格。(注:MartinHollis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