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需要对党的执政基础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由合法性基础、经济基础、法理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等组成。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党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已从一个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党转变为一个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保持长期执政的执政基础是什么,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所谓执政就是一个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系统的领导,是执政党执掌政权、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活动。执政基础是一个政党能够具有执政地位的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包括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经济基础、法理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等。
一、合法性基础
合法性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于现存政治秩序和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这里所说的合法性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政治学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执政之前,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打败了腐朽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新中国。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赢得了民心,这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国之初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五十多年中,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这期间,党虽然也犯了一些错误,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进步,是任何人不能否定的。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至2006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近2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万亿大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六位。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所以能长期执政,归根结底,就在于它反映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支持和认同,成为中国共产党当今在中国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二、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任何政治制度都不过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资产阶级内部为了追逐利润进行激烈的竞争,形成不同的资本利益集团,这些有着共同利益的集团结成政治联盟,组成资产阶级政党,进而掌握国家政权。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长期执政,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中国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这样一种现实。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代表最大多数人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任何一己的私利。中国共产党是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可以下结论的说,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其他政党能够成功地担负起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