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行政垄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阻碍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侵害了公众的合法权益;加剧了社会不公,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违背;导致低效率,阻碍经济发展。
关键词:行政垄断危害
行政垄断由于以行政强制力为后盾,通过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力的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命令、决定、决议等抽象行政行为来限制和排除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从本质上说,行政垄断是一种比较经济垄断影响更广泛、更持久,危害更严重的不法行为,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的统一、全面开发为基本前提,然而,行政垄断凭借行政强制力,以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的区域利益为出发点,分割市场,垄断经营,形成横向的地区经济封锁和纵向的部门垄断,直接阻碍和破坏全国性统一和开放市场的形成,造成社会各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从根本上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以改善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
(二)阻碍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行政垄断以行政权为后盾,在现今行政权日益膨胀,其影响无孔不入的当今社会,实施行政垄断的部门,行业无疑占有了先天的优势,再通过地区性歧视待遇和部门性差别待遇等行政手段,直接阻碍企业之间,公民之间的自由和公平的竞争,与市场经济的竞争精神相悖,从而在一定的商品服务等交易领域限制甚至排除竞争,对公平竞争秩序造成了破坏性的恶劣影响。正如学者陈志成所说:“行政垄断是一种‘圈地式’的,排他性的特殊经营,在其垄断领域实施了市场禁入,通过种种排他性控制,阻止竞争对于(含潜在对手)的进入,妨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①
(三)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行政垄断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一定部门或一定地区的利益,它实施的负面影响之一便在于限制或排除竞争,扶植企业的依赖性,使企业不再把精力放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或服务质量以进行正当、合法的竞争,而是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费用用于游说和行贿,以一定的代价希冀得到行政主体的庇护和倾向性的政策,维护本企业在低水平下发展,这就必然产生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既损害了行政主体应有的权威性和廉政形象,也使社会上群起效仿,败坏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行政垄断严重侵害了公众的合法权益。行政垄断的典型表现为:凭借行政强制力,人为控制产品生产和供给数量,固定相应的服务供应商,制造有利于自己“卖方市场”状态,维持大大高于竞争性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垄断性价格,攫取超额垄断利润,衍生一定的“特权阶层”。以损害“全社会”绝大部分人的利益来维持少数人的“特利”。凭借强制性的成本转移和不公平的价格损害公众消费者利益。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知情权,选择性和平等交易权,但在行政垄断面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被限定,丧失了自由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个人消费自由被剥夺,人们往往迫于形势只能选择“唯一”的“选择”,这侵害了公众的人身权益。德国学者路德维希·艾哈德认为“消费者的自由……是任何人不约侵犯的基本权利”。侵犯了这种自由,“应当算是一种反社会的暴行”。②
(五)行政垄断加剧了社会不公,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违背。社会主义不是同时富裕,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收入差距允许存在,但这要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凭借个人能力、学识及作出的贡献而体现的个人价值的差距,而不是凭借行政强制力所形成的行政垄断使有关部门和个人在非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获得高收入,高利润。在2001年人代会期间,朱镕基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还存在较严重的垄断问题,还形象地用“银行加‘证(券)保险’,两电(电信、电力)加烟草,石油加石化,扫地的拿得不少”这句顺口溜说明了我国存在的行政垄断所造成的高利润、高收入行业(部门)。③行政垄断实施的主体借助行政权力对资源进行瓜分和占有,剥夺广大消费者利益而获得高额利润,从而实现本行业、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及其成员达致利益最大化。(六)行政垄断导致低效率,阻碍经济发展。“与秩序、正义和自由一样,效率也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美德。一个良好的社会必须是有秩序的社会,自由的社会、公正的社会,也必须是高效率的社会”。“既然效率是社会的美德,是社会发展基本价值目标,那么,法律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之一,应当是以其特有的权威性的分配权利和义务的方式,实现效率的极大化”。④行政垄断实施者往往以为了提高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效率为借口实施其行为,但实质上,行政垄断不仅会浪费资源,导致经济福利的减损,同时也使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形成,造成经济效率的低下。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西方公共选择学派的寻租理论认为:如果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而不是市场过程予以分配,那么就会导致人为的资源短缺,并诱发人们寻求这些短缺资源的活动,这种活动对社会的损害往往大于租金获得者的收益。行政垄断对经济效率的损害,还表现在行政垄断阻碍了规模经济的发展。发展规模经济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却由于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等行政垄断行为阻碍了我国规模经济的发展。首先,行政垄断使企业免受竞争的压力,不但产品市场配置低效率,而且还产生了另外一种类型的低效率,即免受竞争压力的厂商明显存在超额的单位生产成本,即经济学上所称为“X效率”。使企业难以通过自身积累实现规模经营。但国外的X效率常产生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中国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却由于有行政垄断的存在,垄断地区、部门缺乏竞争,因而根本就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创新的动力与热情。其次,行政垄断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局限于狭隘的市场范围,企业缺少规模经营所需的外部条件。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范围和市场容易限制劳动分工和企业规模大小,只有当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随市场范围的扩大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能实际出现,大规模生产经营才有实际存在的经济意义。简言之,规模经济的成长需要以较大的市场范围和市场容量为前提条件。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如果全国市场统一起来,那么我国国内市场的范围是广阔的,市场容量也非常巨大,完全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然而,由于行政垄断的分割和封锁使全国形成了若干互相隔离的小市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局限于本地区、本部门狭隘的市场范围内,无法吸引到规模经济所需的巨额资金,原材料和能源,更谈不上“跨界”流通,销售和企业扩张。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