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尊重“和而不同”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20-11-12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党充分吸收和利用“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建设现代和谐社会,同样要尊重和而不同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而不同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中华文化中“和”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源头,可追溯到公元800年左右的西周末年,当时郑国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周语》)的思想。在《论语子路》中,孔子也指出和而不同是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别性和不同性。没有多样性,差别性,不同性就构成不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性。因此和谐之中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和而不同的成分。

一、和而不同构成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有一位作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话说明,自然界里的事物是千姿百态,无限多样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否则就不会成之为世界。
人类社会的事物也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的事物。世界上的国家,生产力有发达的,也有不发达的,科学技术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等等都说明由于不同,才形成了人类社会,这也是“和而不同”,否则就无所谓人类社会。
“和”是指世间万物相附相生,相互依存的一种状态,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和”不等于“同”,“同”是无差别的同一,而“和”是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事物的有机结合。和而不同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有承认不同,尊重不同,才可能追求“和谐”。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美国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中提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想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二、和而不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之路
和而不同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和准则。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扬“和而不同”这一闪耀着辩证法光辉的传统思想,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上成功之路。
其一;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其宗旨是毛泽东同志主张的“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民主即“不同”,通过民主表达不同意见,寻找共同点从而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而实现党内的集中。这种“和而不同”既让个人发表了意见,又能达到统一实现全党团结和谐,从而使中共能在各种困难面前经受考验,取得成功。
其二;统一战线。毛泽东把它称之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党派等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共同点上进行合作,在合作中扩大和增进共同性,同时又承认成员之间的差异和一定范围内的组织独立性,政治自由和法律地位的平等。不同时期,我党始终与不同的阶段、阶层、团体党派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分别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成功。这都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实践中成功的运用。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