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军事思想在建国后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运用,同样可以创造出辉煌业绩;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具体条件具体分析。
关键词: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
纵观中外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战争时期是著名的将帅,但到了和平时期却成了平庸的军人。因为战争与和平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毛泽东不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战争统帅,而且也是和平时期军事斗争的大师。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军事思想在建国后继续谱写着辉煌的篇章。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一探索、分析。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探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作了这样的概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论断从总体上指明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定位。
国外学者和国际友人从另外一些视角对毛泽东和他的思想进行了研究。日本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竹内实对中国历史上的伟人进行了排列,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四位伟人:秦始皇、孔子、毛泽东和邓不平。作为使秦始皇和孔了合为一体的是毛泽东。英国传记作家迪克·威尔逊曾对毛泽东著作进行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在毛泽东著作中的所有参考资料,22源于儒家思想,I2出自道家或墨家的著作,13是中国传奇或纯粹的文学作品中的东西。相比之下,仅有4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24%引自斯大林,18来自列宁。而美国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R·特里尔认为,毛泽东是个复杂的人物。人们绝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里会随时流出些什么。
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略作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包含他的军事思想)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具有如此深厚、难测的文化底蕴,在群雄争霸的国际军事舞台上技高一筹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决策抗美援朝
建国后毛泽东高超的军事谋略第一次表演是在朝鲜战争问题上。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内战爆发,两天后美国就出兵干涉,并控制了台湾。不久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面对不可避免的较量,毛泽东从国际战略全局及新中国安全着想,毅然作出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决定。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采纳了民主人士黄炎培的建议,以志愿军名义入朝作战,先后投入部队二百多万人。在当时毛泽东下定出兵朝鲜的决心非常不容易。根据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生中有两次战略决策最为难下,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和国民党展开自卫战争,再就是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在正式出兵前毛泽东多次再思再议,权衡利弊。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当时国内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如果出兵,能否打赢?会不会“引火烧身”,“惹祸上门”,使经济建设不能进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主持下,全面估量国内外形势,既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又深入分析了出兵作战的必要和可能。最后认定“我军还是出动至朝鲜为有利”,“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④会议终于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这也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的决策。
毛泽东这一战略决策让杜鲁门始料不及,斯大林惊喜过望。和杜鲁门、斯大林相比,毛泽东在战略上最为高明,美国和苏联都犯了战略指导上的错误。
当时斯大林认为,美国没有出兵干涉中国内战,估计美国也不会出兵干涉朝鲜内战;同时他认为中国也不会出兵朝鲜,新生的共和国没有能力经受这样巨大战争的考验。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斯大林眼看着社会主义的难兄难弟朝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竟然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频频告急,斯大林也没直接出兵援助。竟向金日成提议组织流亡政府到中国去。而杜鲁门最大的战略失误则是轻视了新中国的力量,对新中国的警告不屑一顾,被突然而至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以至于美国自己承认,朝鲜战场上的失败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