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宪政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成为现代人类普遍的信仰和生存方式。由于其饱含着对人类自身尊严的尊重,而使得立宪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尤其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中国融入宪政这一过程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关键词:社会转型;经济体制;宪政
一、以经济体制转型为主导的中国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处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可称之为转型社会,转型社会具有别于常态社会的基本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就进入了转型期。中国的社会转型是由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引发的社会结构的整体性的变迁,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可以简约地表述为: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法治化,文化领域的多元化。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国逐步形成了通过高度集权的指令来发展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未能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时转型的经济体制,是不具有长期性的。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就进入了经济体制的转型期,而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发展,其影响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发展,中国社会在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给中国带来了生机,但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危机。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权力和资源的转移和重新配置,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权威出现了流失,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社会群体之间、个体之间、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加剧,从而易使中国陷入一种“社会失范”的状态。这种状态既可能构成中国社会真正的危机,也可能是推动中国宪政发展的力量。
二、中国语境下宪政当有的内涵
宪政概念对于中国来说是西方的舶来品。西方学者关于宪政概念的阐述相当丰富,他们或从立宪政体(Constitutionalgovernment)所包含的要素,或以宪法对政府权限的制约,或以宪政蕴涵的法治要义,甚至从宽泛的多视角来解释宪政。他们的基本认识包括:(1)宪政以“法之法”的宪法为基础;(2)宪政意味着对于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安排,它保障公民权利并制约政府权力;(3)宪政是法治的政治秩序;(4)宪政包含着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而其中控制政府(权力)是西方宪政最核心的内容。宪政概念是在近代传至中国的,而对新中国学者定义宪政有很大影响的是毛泽东的定义——“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学者们普遍将民主、民主政治视为宪政的内涵要素。
关于宪政的内涵,中外学者在认识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就是中国学者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也是仁者见仁。笔者认为,要对中国语境下宪政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必须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宪政和宪法的区别。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而且成文宪法越是频繁变换的国家,往往越表明这个国家缺乏宪政。宪政是一种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是宪法理念和宪法价值规范得以在现实生活中实施的状态,是静态的宪法动态化的过程。如英国是世界上没有成文宪法的国家,却是世界宪政的发祥地之一,是至今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宪政精神的国家之一。英国之所以不将宪法诉诸于正式文件,是因为对专断的控制的宪政精神已经根植于民族传统及公民的信念之中,制定一部成文宪法已经显得多余。
其次要明确宪政应当包含哪些理念。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宪政理念应当包含以下四个要素:一是民主的宪政理念。现代各国,那些以一种反映现代政治文明的宪法为依据而形成的政治体制,一般地被称之为“宪政”,而在现代世界上,大多数的宪政体制都是不同形式的民主政治体制。毛泽东同志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中曾经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这就是说,宪政是与宪法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民主政体,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宪政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体制确定下来,以便巩固这种民主体制,发展这种民主体制。”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