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性质、地位和作用……………………1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
(一)公民自主自发的政治参与,形成对选举和代表制的挑战………2
(二)媒体和公众舆论高度参与对政府的监督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3
(三)以法律界人士为主导作用的社会力量……………………………3
(三)基层政府自主自发地进行民主改革的探索………………………3
三、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4
(一)完善人大代表的组成和结构…………………………………………4
(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4
(三)完善人大及常委会的会议制度………………………………………6
(四)健全监督制度,增强监督实效…………………………………………7
(五)加强的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方…………………………………9
参考文献……………………………………………………………………11
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研究窗体底端窗体顶端
【内容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民主集中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最终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市场经济改革对政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很多直接触及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问题。它使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来自社会民间的力量正在强烈地冲击着我国的政治体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呼唤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健全监督制度,增强监督实效。改革和完善途径有:完善人大代表的组成和结构;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完善人大及常委会的会议制度;健全监督制度,增强监督实效;加强的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方式等。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和挑战改革和完善途径研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性质、地位和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民主集中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最终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有如下性质,它是一种代议制民主共和政体,它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代议制民主共和制政体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一院制,同时设立常设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人大闭会时行使国家权力,实现权力行使的"统一性"和"经常性"的兼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要求。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国家权力是民意的代表机关,在理论上掌握全部国家权力,便于人民统一行使权力,有效进行国家管理.相对于其他政治制度而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全面地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其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均占绝对优势,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效地解决了少数民族、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参政问题,以防止"多数人的暴政"。我国的国家机关均是按行政区域进行设置既便于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又便于人民对人民代表和其他国家机关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依赖其他制度而产生,是其他政治制度产生的基础,反映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全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后,以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为依据,相继建立国家的选举、司法、行政管理、军事等其他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所以其他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的。也正因为人民代表制度产生了其他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了国家政治生活基本框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将纳入人大制度构建的国家政治生活中,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全貌。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市场经济改革对政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很多直接触及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问题。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加,产生的利益多元、公民社会、独立人格、利益诉求和权利保护要求加强,政治参与必然强化,这些现象明显地表现在近两年我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它使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来自社会民间的力量正在强烈地冲击着我国的政治体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呼唤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这些力量主要有以下方面:(一)公民自主自发的政治参与,形成对选举和代表制的挑战。公民利益保护的要求、政治表达的要求、政治参与的要求越来越强,呼声越来越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以其不可抗拒的规律影响和改变着中国政治的发展进程,为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经受市场经济洗礼的深圳人,正以崭新的姿态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化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做出贡献。(二)媒体和公众舆论(包括互联网的声音)高度参与对政府的监督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直接考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很多责任灾害事故的揭露,都是由于媒体、公众的舆论监督引起的。过去我们从来没有发现中国来自民间的社会舆论、媒体有如此大的力量,能改变政府的行为和法律。
在媒体监督政府和公民维权的行动中,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严重缺位,如违宪审查制的缺位,政府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制的缺位,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审查制度的缺位,法律监督不力等,都涉及到人民代表大会的机构和职权的行使。(三)以法律界人士为主导作用的社会力量以法律诉讼的方式敲打着宪政制度之门。在这一系列的以诉讼和违宪审查诉求的行动中,我们看到法学家们、法律工作者、法学学生,包括司法人员的活跃身影。这是法律学者特有的方法和从事制度建设的力量。从中看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解释宪法的制度正在受到挑战。(四)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自主自发地进行民主改革的探索,也反人民代表大会的某些制度不适应民主法制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发展,需要政治制度相适应;民主的发展,需要法制辅轨道。作为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责任者,人民代表大会负有重要的责任。必须以改革完善来应对这些挑战。
三、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