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调研课题
镇远县科技局李建华
一、贵州省科技项目的现状:
1、科技计划项目“小而散”。科技部门由于计划项目种类多,经费分散,项目经费块头小,一个项目少的几万元,多的也只有几十万元。尽管科技部门在申报项目和争取经费过程中作了不懈努力,甚至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一个几万元的项目经费,对促进企业发展的效能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加上要申报、立项、检查、验收等程序的费用,真正用在项目上的经费可想而知。
2、科技经费重点投向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较多。2008年省科技厅公示的项目838项,其中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占462项,各类工程中心34项。而这些项目研究成果真正能转化的到底有多少?
3、基层科技部门争取科技计划和经费少。2008年省科技厅公示的项目838项,县级科技部门得到支持的仅54项。
4、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弱。结合贵州的省情,结合当地的资源,打造贵州的产业需加强。
5、科技项目有重复立项的现象。从以往申报的项目来看,有的申报单位多次申报同一个项目,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6、项目拨款的方式不合理。目前省科技厅采取直接拨款到项目的方式,而项目管理的责任又在科技部门,这就造成脱节现象,科技部门难以对项目实施管理。应该参照其他部门的管理方式,经费应由省科技厅拨付到实施项目所在地的科技部门按项目进度拨款,真正做到项目跟踪管理。
7、科技项目管理者主动出击少,被动等待申报。在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牵线搭桥、向周围发达地区借力方面有不足。
二、应该改革的重点
1、在资金的使用和配置上加强集成,加大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强度,统一平衡经费,适当兼顾其他项目。积极探索资金使用方式,放大总量规模和使用效应。2、实行追踪问效、建立信誉档案制度。对科技项目负责人、项目主管部门、咨询专家、处室及相关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有关情况实行数据库管理,建立信誉档案。3、根据总体安排,省、州、县科技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重点项目进行检查、调度,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年度报告和中期调度的考评结果将作为继续支持的重要依据,结题验收、鉴定结果将作为承担单位的信誉考评评价进入信誉档案。
4、项目立项应主要依据“三方面意见”。一是评审专家的意见。以专家评审量化的指标为主要依据,基本按照分值由高到低选择;二是地方科技部门的推荐意见。发挥地方和部门熟悉承担单位和项目情况的优势,将省重点与地方或行业重点结合起来;三是省科技厅业务处室的意见。各业务处室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拟上项目。拟上项目与专家的评审意见有较大出入时,应详细说明理由。
5、对科技项目验收应采取交叉验收的制度。项目本身实施得不理想,因怕影响本地区项目的再申报,只好敷衍过去。应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计划管理的每个环节,强调监督、制约机制。
三、几点建议:
1、抓重大。
认真吸取先进地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大局出发,择优扶持,根据社会需求量大小、技术水平和创新程度难易、对全省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程度高低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取得情况等因素明确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如省科技厅高新处对贵州省的铝、钛、中药项目的支持,对这些产业链长的项目下“猛药”,连续大额资金投入,“砸”出一个个优势大产业。
2、保一般。
纵横结合、协调有序。总体思路上充分考虑到在保持与国家、省计划衔接和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稳定的基础上,考虑贵州省的特色和实际情况的同时,在资金的安排上,相互衔接和协调,互相促进。
3、扶基层。
基层科技工作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石。县级科技局是科技管理部门的最基层,上面千根针,基层一线穿。科技局作为政府的一个综合职能部门,面对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科技管理工作,内容之多,不同于其它任务一个业务部门,它既要完成上级科技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还要承担县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省的科技工作没有县级科技工作的支撑是不全面的,而贵州88个县级科技部门需要支持的仅仅50个县《不包括10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2个特区、17个科技经费达30万元(不完全统计)以上的县》,这50个县每个县省厅每年支持20万元科技工作经费,仅仅占全省2个亿(而且逐年递增)的5%,但这5%的意义却解决占56.8%的基层大问题。
4、支持个案
科技工作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息息相关,经济越发达对科技的需求越大,对科技的支撑力度也越大;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对科技的支持乏力,且起不到为县域科技创新与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县来说,县级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投入少,也无力为科研开发项目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或者配套资金。就企业而言,也处于原始资金积累阶段,用于研发的经费少之又少。多很有发展前景、经济社会效益高的科技计划发展项目和成果转化推广项目皆因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而变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机。因此对这些欠发达的县申报省部级科技项目时,能否适当降低门槛,不搞一刀切,在科技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对这些县的科技引导。
5、以信息服务为重点,建立信息资源库,强化服务功能。
与科技部门有限的资金相比,企业更需要的是技术信息、成果信息、人才信息和政策信息。从国家、省层面讲,科技部门抓科技信息得天独厚,国外有科技参赞,国内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网络其中,基层科技部门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搜集信息,就能广集众长,独树一帆,为广大企业和农民提供雪中送炭式的信息服务。因此,建议建立县级科技信息中心,重点加强与外地、省级科技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信息机构的信息对接,形成一个覆盖面广,渠道畅通,转换迅速,反应灵敏,内容丰富,互联互动,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及时有效地为广大企业和农村提供技术信息、成果信息、人才信息以及政策走向等信息服务,以信息服务为圆心,全方位地开展服务工作。气象部门利用“农经网”解决企业和农民市场信息的困难,科技部门利用“科技网”解决企业和农民科技信息的问题。为政府解忧,这就是科技工作的亮点(农经网也不是气象部门的工作职责,但气象部门主动出击,承担任务,这就是工作突破口)。
6、以帮助企业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作为工作切入点,把虚工作做实,把实工作做好。
科技部门抓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工作,一般是在企业和大专院校之间临时性的举办一些联谊会、洽谈会等活动仪式,但这类活动,由于调研不充分,针对性不强,局限性较大,对接不好,加之跟踪服务不到位,有头无尾,大多没有实际效果。因此,基层科技部门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库资源,在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引进技术成果,并建立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发现一个引进一个,引进一个成功一个。
7、以提高领导科技意识为切入点,加大县级领导干部科技培训的工作力度。
省科技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县级(尤其是年科技经费不足20万元的县)党政领导的科技培训,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其科技意识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