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再生产的基本矛盾与规模

时间:2020-12-23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sxsky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论文化再生产的基本矛盾与规模的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在文化和经济融合的过程中,有两种倾向值得引起重视:一种倾向担心在文化和经济融合中会背离甚至丧失文化应有价值,因而认为文化和经济“不兼容”,对文化和经济融合采取“逃避”态度;另一种倾向担心在文化和经济融合中很难把握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因而只注重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对文化和经济融合采取“回避”态度,出现了文化和经济的“两张皮”现象。本文拟对文化再生产的基本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以期为研究文化和经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及学理支持。

文化再生产的环节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对文化的存在形态及其结构也有多种解释。从众说纷纭的论争中,依然可以提炼出文化本身所特有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文化是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并列的环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制度文化由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等在内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物态文化体现为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行为文化则通过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其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文化无论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它一经形成就会凭借其极强的渗透力、借助多种方式进行传承和延续,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至于生存方式。经济学上把循环往复的生产过程称为物质再生产,文化传承这种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也可比作一种再生产,即文化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各环节有所不同,文化再生产可分为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环节。

1.创作。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社会以及丰富主观世界过程中所有智力创造的成果,即精神财富的总和。创作既包括科学研究上的学术创作,也包括文学艺术创作。与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语言艺术相比,其它艺术创作通常都寓于生产过程之中,即创作和生产合而为一,最为典型的是舞台艺术以及影视剧等视听艺术。至于美术、摄影等视觉艺术和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创作和生产往往不能截然分开。基于此,作为文化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创作通常是指学术创作和文学创作。

2.生产。无论是学术创作,还是文学创作,作为个体化创作的成果都体现为作品。要把各类作品转化为产品,必须经过生产环节。一方面文学作品和学术作品一般要借助于报纸、期刊、图书等印刷品以及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数字化和网络化平台转化为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作品经过改编、表演等再创作,借助于舞台、广播电视、电影等载体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从本质上讲,文化生产是内容生产,是一种特殊生产形态,所创造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是用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效益始终是第一位的,以牺牲社会效益换取经济效益是不可取的。

3.传播。文化产品只有经过市场交换或流通才能成为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再生产离不开市场交换,以至于人们习惯上把出版物的发行称作流通,甚至等同于物流。但是,文化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经过市场交换而成为特殊商品,其外壳是文化的载体,具有物质的形式,内核是精神文化;市场交换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其实质是在传播文化。基于此,把传播而不是交换作为文化再生产的环节,更能体现文化再生产的内涵及其特殊性。现代科技在文化再生产中的广泛集成应用,产生了多条文化传播渠道:一是广播电视网络;二是电影院线;三是出版物发行;四是文艺演出院线。此外,互联网服务场所(即网吧)、娱乐场所等也属于文化传播渠道。

4.消费。文化消费包括基本和非基本的两个层次。基本文化消费即公共文化消费,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是基本文化消费的基本属性,政府是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主体。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多层次的,在基本文化消费以外还存在差异化、多样性的文化消费,即非基本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文化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创作的成果是作品,作品经过生产环节转化为产品,通过传播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最终进入文化消费。消费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人们在文化消费中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能够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多原创性作品,使文化再生产周而复始、延绵不断。

文化再生产的基本矛盾

创作个性化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文化再生产的基本矛盾,并贯穿于文化和经济融合的整个过程中。

1.创作个性化是文化再生产的本质属性。文化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区别,不仅表现为再生产四个环节有所不同,而且体现为个性化创作是文化再生产的基础。创作个性化体现在艺术各门类上,就形成了艺术家们特有的艺术风格,引导艺术生产不断提高艺术品位和质量。

创作个性化和生产社会化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生产社会化建立在创作个性化的基础之上,个性化的创作成果只有通过集中化、规模化的文化生产,才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传播和消费。舞台艺术是一种即时性的现场表演,因而对演员的艺术素养和演技要求很高。但是,由于剧场容量有限,演员的艺术功底再深,其影响力也是有限的。与舞台艺术相比,影视剧这种艺术类型具有标准化、可复制等社会化生产的特征,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远远超出舞台剧。从这个意义上讲,比照电影院线模式,积极发展文艺演出院线,就能够推动舞台艺术的社会化生产,使创作个性化和生产社会化实现统一。

2.生产社会化是文化再生产的基本特征。由于创作具有个体化、分散化和周期长等特性,特别是艺术生产以艺术家个人创作为核心,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误解,即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去甚远。创作特别是文学创作虽然属于个体行为,却具备一定的社会化特征:创作的来源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创作的群体具有社会广泛性,创作的成果具有社会性。艺术生产尊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但艺术产品(如舞台剧、影视剧)属于集体创作、集体劳动的成果,因而具备集中化、社会化生产特征。文化生产的集中化、社会化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产资料社会化是文化生产的前提。出版报纸、期刊和图书等印刷品,需要印刷设备以及纸张等原材料;制作音乐、影视等产品,需要摄像、录音等设备以及胶片、光盘等原材料;即使以艺术家表演为主的舞台艺术,也需要配备音响、照明等设备。文化生产离不开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的支撑。

与物质消费不同,文化消费要借助一定的消费场所和消费终端。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场和影院等是重要的文化消费场所,电子书包、电子阅读器、移动终端、数码产品等电子产品,已经或正在成为十分便捷的文化消费终端。无论是建设文化消费场所,还是生产文化消费终端,都离不开社会化生产。

3.文化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生产社会化本身表明,国民经济体系是文化生产及再生产的重要支撑。与之相适应,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也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产品不断丰富,文化载体日趋多元化、多样性。文化载体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在丰富文化生产及再生产外延的同时,也赋予文化生产的“生产性服务业”特征,把多业态的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建筑装饰业、信息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使文化再生产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特别是把文化元素或符号,通过创意设计融入国民经济各行业,必将提升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文化创意是文化和经济融合的“润滑剂”。

电子设备制造业丰富了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通道,反过来,文化消费能够拉动电子设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立体视觉产业的兴起,立体视频的采集、制作、播映、显示所需的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银幕等设备必然面临更新换代。一旦立体摄像机进入家庭,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文化再生产的规模

文化再生产按其规模状况,也可区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规模保持不变的文化再生产,属于简单再生产;规模扩大的文化再生产,则属于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文化再生产的本质特征,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简单再生产属于文化再生产的特例,意味着文化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文化消费的有效需求是文化再生产扩大规模的原动力。人们精神文化的潜在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取决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取决于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与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体系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类是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迅速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扩大文化再生产规模的重要途径。

从供给的角度看,影响文化再生产扩大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原创能力。作品是产品的基础。没有好作品,就没有好产品,已被文化发展史充分证明是一条“铁律”。如何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和活力,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原创性作品层出不穷,应当是检验文化体制是否完备的试金石。创作本质上属于个体行为,但其最终成果是属于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激励创作、保护原创应成为社会行为、国家行为,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建立文化艺术荣誉制度、健全版权保护制度是重要举措。

2.公共投入。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取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备程度,并以公共财政投入为支撑。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也存在一个财政投入方式转变问题,尤其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逐步社会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以及剧场、影院等公共文化设施,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消费场所,属于公共文化体系中的硬件建设,国家在土地供应、建设资金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一旦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形成并初步形成体系,软件建设及供应就成为制约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向社会免费开放,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种类和水平,有效解决观众“看不全”和“看不懂”等问题。

3.市场主体。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既要尊重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创作生产规律,兼顾集约化与个性化、社会化生产与分散化创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培育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骨干企业,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适应力强的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无论文化产业发展到何种程度,中小文化企业都具备骨干文化企业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都会有较大的生存空间。但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迫切需要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骨干文化企业。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看,也需要尽快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4.市场体系。从产品到商品,经济学上被称为“惊险一跳”,事关文化再生产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也会对文化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以及软实力产生制约作用。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壁垒、城乡分离,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促进文化产品跨区域的合理流动,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尤其要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成全国互联互通的文化传播“高速公路”。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属于典型的轻资产行业。文化企业有形资产较少,却拥有创意、品牌等无形资产,完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培育文化市场中介机构,推动文化产权交易、版权交易,对于建立和完善文化要素市场意义重大。

5.融资能力。资本积累是文化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内功”,但文化企业单靠自身积累是很难迅速做大做强的,必须鼓励文化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向资本市场融资,通过上市融资、并购重组迅速做大做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中小文化企业也不例外。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是鼓励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的贷款品种,鼓励和引导担保和再担保机构面向文化企业开拓业务。

6.科技支撑。在世界文明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会引起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和文化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文化已成为新技术应用与集成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既可以丰富文化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感染力、提升文化的传播力,又可以带给人们全新的消费体验,增强文化消费力。必须大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文化的新业态、新载体,创造新的文化消费终端,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