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昆人为什么会选择平均分配这样的分配制度。旨在说明基于人类经验的积淀。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收入分配制度相对比较公平。分配公平是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平均分配,人类经验,公平与效率,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制度是解决如何分“蛋糕”的问题。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着力解决采取什么样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够使收入分配得公正公平合理。在什么样的社会体制或社会形态下,收入分配制度相对比较公平。“收入分配在两类国家中属于典型相对平等的——小农耕作或公社(共同耕作)农业占主要地位的非常贫穷的国家和在改进人力资源方面尽其努力并高度发达国家。”(吉利斯,78)分配公平是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收入分配制度设计的两个重要维度:公平和效率在人类收入分配制度史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文对一些初民社会和传统社会微型聚落组织中的平均分配制度的探析,旨在说明基于人类经验的积淀,如何进行收入分配的制度设计,彰显着人类智慧对利益格局调整和利益整合机制的实践探索以及对维护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公平公正的不懈追求。
一、初民社会微型聚落组织的平均分配制度
初民社会以来,人类基于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形成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采取不同的生计方式。如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等各自又包括诸多亚类型。如何评价人类社会初始形态中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的收入分配制度,如平均主义分配原则,有助于我们对体现在分配上的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的深入理解。对于平均主义分配原则,我们要客观地历史地看,而不能只简单斥之为落后,它有存在正当的理由。依据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发现在初民社会中,一些狩猎族群中基于血(亲)缘形成的微型聚落组织,对于狩猎小组或其中的个体所获猎物在本聚落组织中个体家庭或个体之间进行平均分配。而同时兼或采集的微型聚落组织如对所获采集物采取的也是平均分配的方式。
文化人类学对昆人的田野考察发现很有趣的分配和互惠方式。“昆人是一个狩猎——采集民族,他们生活在南部非洲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边界两侧的卡拉哈里沙漠。其社会发展阶段尚处在原始农村公社阶段。和别的狩猎——采集者一样,昆人从一个宿营地迁到另一个遥远的营地,长途跋涉寻找水、猎物和野生植物。他们只有临时的住房好很少一点所有物。------昆人营地上住宿的人数为23人至40人不等,”在临时宿营地上构成一个村落。即一个微型聚落组织,既是社会组织,也是一个生产组织。其采集或狩猎活动及其分配或交换方式别具特点,引起文化人类学家的注意,“理查德·李对昆人的互惠交换有过简明的描述。清晨,昆人群队的20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多则16人离开他们的营地,去狩猎或采集一整天。
不论找到什么食物,他们在傍晚都带回营地。带回来的一切东西都在都在他们群队成员之间平分,不论这天是去狩猎的或是在家睡大觉的都可以得到一份”(马文·哈里斯,89)。“不仅各个家庭把这一天的产品都放在一起共同享用,而且整个营地的人——居民和客人——都从总的食物中平分得一份。”(转引自马文·哈里斯,89)。即对所获食物在整个营地范围内对所有人进行平均分配。昆人生产效率主要体现在,不是突出强调个人的生产效率,而使采集小组或狩猎小组每天都能收获到足够维持本聚落组织成员的食物以满足生存需要。但却保证对本聚落组织中所有人“共享”劳动成果。昆人为什么会选择平均分配这样的分配制度。在昆人活动范围内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是共有的,只有简单社会分工,以直接获取自然界的植物、猎取动物资源为主要的生计方式,生产力极其低下,基本没有剩余产品,没有产生私有制,这是产生平均分配的主要原因。也有利于实现在本微型聚落组织范围内的社会公平。更为重要的是存在互惠交换的原则。文化人类学家认为,“在群对社会和前国家村落社会中,经济生活最突出的特点是交换占主要地位,是按互惠原则进行的交换。
在互惠交换中,劳动产品和服务的流动并不要求任何肯定的逆流。交换双方在取时按自己需要,在给时没有时间和数量的规定”(马文·哈里斯,88-89)。这种互惠交换在实际运作中,通过某种程度的分配正义,能够确保每个人的利益,以体现社会公平。在这种社会形态的文化模式中也存在“揩油者”的问题。也就存在对揩油者的问题的特殊处理方式。“在群队文化和村落文化中也存在不对称的交换,有的人享有‘勤快的采集者’或‘杰出的狩猎者’之类的美誉,而另有一些人则被称做‘逃兵’或‘装病的兵士’。虽然还没有专门迫使欠债者还清债务的办法,但是对付揩油者已有了微妙的制裁法可使人不致成为彻头彻尾的揩油者。揩油的行为总是惹人讨厌的。揩油者最终会受到集体惩罚。”(马文·哈里斯,90——91)类似昆人这种社会形态对揩油者的惩罚往往会这样,揩油者,“他很可能会遭到暴力报复。因为人们以为他中了邪,或以为他在以巫术坑害别人”(马文·哈里斯,91)。
由此看来,在这种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文化模式中也反对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劳动只知获取的“揩油者”,以期保证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体现和维护社会公平。其它类似的社会形态和文化模式中也会存在揩油者以及对揩油者的处理问题。
我国的鄂伦春族在生产方式转型之前,也以狩猎为主间或采集、渔猎,形成了包括平均分配猎物在内的富有特色的狩猎文化。元明之际的鄂伦春族生活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地区,这时还维系着氏族公社制度和主要以狩猎为主的生计方式。清际由于沙俄势力东侵,被迫迁至黑龙江以南大兴安岭地区。这一时期鄂伦春族的社会组织叫“木昆”。木昆为满语,其含义为“在兄弟内部”亦或“九代以内的人”。木昆实际上即是氏族部落。
木昆之下是“乌力楞”。而乌力楞的含义是“住在一起的子孙们”。它可能包括两三代人。在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传统社会中,由于狩猎生产活动和由此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实际需要,“个体家庭住在一个‘仙人柱’内,若干‘仙人柱’构成为一个住地”,即构成临时性的微型村落,亦即微型聚落组织,即是“乌力楞”。乌力楞是鄂伦春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同时也是生产组织形式。“这种‘乌力楞’,最初是父系大家庭,又是生产、消费单位,后来改为生产资料‘乌力楞’占有,‘共同生产,内部平均分配’”。对于鄂伦春族存在的平均分配制度,一些文化人类学者田野调查资料得到比较充分的证明,如上个世纪60年代宋兆麟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进行田野调查时,直接观察到一个猎民小组狩猎活动及狩猎后的分配情况。组成这个猎民小组的,“他们有5人,是木奎生产队的一个猎民小组。过去出猎,也是5至7人,名为‘阿格那’,有一个头头,称‘塔坦达’,还有一个炊事员,称‘吐嘎钦’,有女人则有女人担任,无女人则由体弱多病的男子充当,负责看马、炊事。这次出猎,炊事员由普希列担任,他在组内也平均分皮张,肉则回‘乌力楞’均分。”(宋兆麟,44-45,17。林耀华,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