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至关重要。必须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正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词:四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关系
党的十八大研究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5年2月2日,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统一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深化改革提供动力,也需要加强法治提供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像两个轮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内在统一性。
首先,就改革和法治的任务和目标来看,两者具有统一性。改革是对现存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精神、方式和制度。在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体系内在和谐统一的体制下,改革与法治的任务和目标是一致的,两者是一种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可见,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依法治国,都是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次,就“四个全面”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两者具有统一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大的关系看,是目标引领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相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言,相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言,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都是手段、方法、举措和过程,两者的价值特征、本质属性和目的追求是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内在矛盾和冲突。
第三,就我国现代化进程实践来看,两者具有统一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正风肃纪,严格执纪执法,查办一大批大案要案,老虎苍蝇纷纷落马,人心大快,民望大聚。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用法治引领改革。改革和法治并肩而行,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生机勃勃、规范有序。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那些认为“改革与法治两者是相互对立排斥的”、“要改革创新就不能讲法治”、“改革要上,法律就要让”、“要发展就要突破法治”等观念和认识,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有害无益的。
二、正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人民维护合法权益的“重武器”。法律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定纷止争,给公众以安定的预期。这种预期,对于处于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利益调整中的当代中国而言尤为重要。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无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突破重大利益藩篱,还是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都迫切需要把改革深入纳入法治的轨道,发挥法治的这种引领和规范作用,都需要法治护航,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内处理各种矛盾和改革,寻求法治之下的最大共识。
首先,提高深化改革决策的科学性需要法治的保障。在改革开放之初,法制很不健全,改革经验也不足,改革决策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经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革决策则需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需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改革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民主参与、民主听证、专家论证、集体决策、失误问责等法治程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保障改革决策前瞻性和科学性。政策制定不能朝令夕改、决策出台必须于法有据。要自觉遵循“重大改革都应于法有据”的原则,就要走出“先抓牌后定规则”、“边抓牌边定规则”的思维定势,确立“定好规则再抓牌”的法治思维。
其次,增强深化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需要法治的保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集30余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政策于一体,基本上是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因此改革也必须坚持“法律至上”和“法律统一性”原则,不得违法改革。一些地方或部门出台的违反上位法的改革性规范性文件,实际上就破坏了全局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必然出现地方争利、部门垄断、“五龙治水”、规章打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第三,抑制深化改革的风险性需要法治的保障。改革是利益调整,难免有阻力和风险。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无论是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还是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才能确保改革事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改革是“破”的过程,不可避免要突破旧的条条框框,打破固化的坛坛罐罐;改革也是“立”的过程,需要激浊扬清、吐故纳新,建立新的秩序。这一“破”一“立”之间,是具有社会风险的,因此,要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主张,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确保改革有序、有章法,不走样,不变道,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