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1-01-08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一直是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改革方向。经过较长时间的改革历程,国家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选拔体制,并在不断地修正中。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任用,一时打破过去传统的作法,将干部人才选拔制度推向了新的高度,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选拔配备适用的人才,进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领导干部;公开选拔;问题;对策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即“公选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建立的人事制度的一部分。它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建以来,三十多年中不断地改革创新,始终坚持党的优良传统,把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与改革创新的时代内涵相结合,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制度之一。公选制度打破以往政府内部选拔人才的惯例,为党政部门输送优秀的人才干部队伍开辟了一条外部渠道。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党政部门越来越需要适应时代进程的优秀干部人才,为配合社会的发展,公选制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在选人用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实施近三十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始终在坚持以“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创新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总结了不少成果,业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选拔程序与做法,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与局限,阻碍着公开选拔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存在认识方面的偏差

认识偏差是阻碍一切工作有效进行的的思想根源,这将不利于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的开展,影响社会的发展。根据调查和相关文献查阅,现阶段我国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具有两方面认识的障碍:一方面,在公开选拔过程中,组织内部的人存在抗拒的心理,不愿意接受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原因是这种方式直接阻碍了内部人员的升迁;另一方面,参与选拔对象对当前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中适用的的方式方法存在不信任,过度担心没有选上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从而选择不参与来规避风险。这种偏差也导致公开选拔范围和对象的缩小,使得公开选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另外,由于每个组织单位的特有环境,不能够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刚通过公开选拔上岗的领导干部的优势与缺陷,也会影响候选人的参选积极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与现行的委任制度和后备干部管理制度存在差异和矛盾,组织内部的人员对公选上岗的干部存在过高的期望,没有合理的看待选拔上来的干部,没有真正认识到公开选拔不是选完美的人,而是选有能力的人。

2.基层公选中依然存在推荐失真、考察失实、决定任用不民主现象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过程中,从一开始的推荐报名及考察任用就存在一定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公选的初衷实现。部分地区在领导干部公选过程中,关于推荐对象的报考资格就没有相应的统一规定,往往以个别领导的主观认定为准,甚至出现以人设岗、量身定制的嫌疑。在推荐的程序设计规定不合理,参与推荐的范围相对较小,推荐的方式有悖于“公平、公开”原则,从而使得监督乏力,推荐结果失真。考核或者考察是公选中最重要的一步,它的结果与任命直接相关。我国现阶段公选考核基本延续传统做法,在广大基层党政部门经常出现公选考核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不足,考核和公告的范围过窄,民主测评的形式单一,标准的量化和细化不够,以及人员操作的不规范而致使相应的监督难以到位,出现推荐失真、考察失实的问题,一些重要的问题被候选人的表面行为所遮掩。基层党政组织在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用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实际操作起来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例如:集体讨论中讨论的程度不够,往往由组织的一把手“拍板决定”,其他同志基本随声附和;甚至有些基层书记会议取代了常委集体讨论,组织与纪律检查部门的监督作用几乎没有任何体现。

3.领导干部公选的岗位或职位分析不科学

美国行政学家怀特曾说:“现今人事管理建设在两大柱石之上,一为选贤任能,一为职位分类,两者缺一不可。”岗位或职位分析是进入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起点,是整个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的基础,详细合理的岗位分析有助于实现现代干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之前,由于一些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对所需岗位人员没有一个全面、规范的分析,进而很难制定出科学、清晰、有效地岗位说明书。一但没有岗位说明书,就不可能形成素质要求合理、职责明确、岗位匹配等相应条件,这些条件又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和标准。当前,我国的公开选拔制度并没有客观、深入、准确的岗位说明书,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往往会出现某些极个别的领导或工作人员采用主观判断或对有交情的候选人网开一面,必然导致对选拔结果的“绑架”,从而造成公开选拔的结果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招聘理论提出选人用人的关键在于“人――岗匹配”,而“人――岗匹配”的前提就是要在岗位分析得基础上全面了解岗位,在人员了解的基础上全面把握人,然后实现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①

4.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②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在管理干部中也要遵循法治的原则,领导干部的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是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逐步建立健全以法律为参考依据,保证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客观、公正法治体系。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相关规定正逐步建立起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关于推荐领导干部任用前公示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条例和规定日渐健全。但是,这些仍只停留在“文件”层面,尚没有正式成文的法律文件,只依靠这些文件是不足以将我国基层以及各级干部选拔工作做到位,说长远一点,甚至会影响我国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开选拔的法制化进程的滞后,可能会导致在公开选拔的实际工作中遭遇“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对候选对象和组织者来说都是不利的。公开选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会使在公选工作中出现违法违纪的行为,在无法可依、难以惩处的情况下,不正之风难以根除,勤勉清廉的作风不易树立。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