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信息化背景下司法微博现状为观察视角,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立足现状提出“三个定位”,对其运维提出了建议,并前瞻性地提出多平台推进理念,为司法公开顺应新媒体和大众沟通习惯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自媒体司法微博实证分析法制宣传
当下,微博已经涉足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参与时事的方式。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微博用户占43、6%。此背景下,法院官方微博也呈爆发之势,管窥司法微博的运维现状,能推动司法公开更好的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和大众日常沟通习惯,以期不负初衷。
一、看上去很美:司法微博的生存现状
(一)各级法院司法微博开通情况
截止2014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31个省级高院及273个中级法院和2374个基层法院已开通了官方微博,司法微博开通率已达75、24%。另从微博运营商处获得的信息,现阶段各级法院正加紧推进,预计在2014年年底,这一比例将达到90%以上。
(二)司法微博运行现状
笔者援引“政法类微博影响力报告4、0版”数据并综合新浪微博风云榜2014年1-5月份数据,确定了影响力排名前十的10个司法微博进行分析。
新浪微博平台影响力司法微博前十名统计表(2013、1-2014、5)
1、司法微博粉丝数量多,微博内容转评少,信息扩散较差,影响力有限。对比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社会公众对司法微博的关注度是很高的。最高人民法院官微首日粉丝数量就突破了6万个,月余已突破百万。但各司法微博普遍存在粉丝多转评少的现状。司法微博的实际影响力十分薄弱,信息扩散传播性差。
2、司法微博缺乏明晰定位,微博发布内容类型化单一,互动信息较少,存在司法微博“自娱自乐”的怪象。抽样数据显示,司法微博的原创性比例极低,基层法院尤其严重。在取样的10个的微博中,原创微博低于10%的达到7个,其中最低仅为4、05%。同时,微博信息类型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与司法工作动态上,对于群众关切的立案开庭或者庭审直播等内容明显不足。
3、司法微博囿于自身职能束缚,面对社会热点和法律执业者的微博话语正面回应少,导致微博功能虚化。部分法院由于对新媒体资源的不熟悉,在使用微博平台时心存忌惮,往往回避社会热点涉法事件的报道和评论,进而选择宣传性或固定的法律信息,易导致公众的揣测,对司法形象造成伤害。
4、法官群体微博实名认证微乎其微,但隐形微博较多,较难规制。相较于加“V”法官微博的寥寥无几而言,大量的法官“草根”微博隐匿于网络。笔者在两大微博平台以相关关键词搜索,大部分法官或法官助理微博均、为非实名微博。这些微博具有吸引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但同时存在内容不严肃或不当披露信息的情况。
5、微博管理模式粗放,对微博运行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大多数法院看来,司法微博只是一个用新技术搭建的官方宣传平台。普遍存在微博管理人员兼职化情况,甚至部分人员从未接触过微博,且缺乏必要培训。从现有司法微博语言表达看,更趋于专业术语,对微博语言的运用差。
二、“微”言大义:司法微博的价值及功能定位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程苓峰形容说:在中国,微博不仅仅是社会的脉搏,也是大脑。把握好微博的脉动规律,必然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从微博的“大脑”中汲取智慧,更好的满足群众诉求。
(一)强化沟通民意的价值定位,打造新型的沟通互动平台
当前,司法行为社会认同度已经到了一个历史的低点,法院应利用司法微博在沟通民意上的天然优势,最大限度地在开放、透明的条件下分享对法律问题的观点和见解,适时开展良性互动,传递公正、廉洁、为民等司法理念,在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同时,更大限度地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坚持司法公开的价值定位,实现阳光司法的同时进行良好的法律引导
司法公开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微博既拓宽了司法公开的空间,又突破了传统公开方式的时间限制。司法微博公开应极力避免传统形象展示的“高、大、全”,忽视微博对公众思维、行为方式的作用,仅将其作为宣传工具或普通公开平台对待,舍本逐末。
(三)突出危机公关与舆情引导的功能效应,回应热点关切,消除不良影响
司法机关要擅于利用网络媒介,做到信息依法及时发布,发挥微博的舆情引导作用。相对微博上活跃的庞大的法律执业群体,法院有必要通过微博做到不缺位、不失语,利用微博对舆情早发现、早评估和早研判,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可能的期待:司法微博的完善途径
司法微博的发展完善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司法微博在充当司法服务平台、庭审公开平台和裁判文书、典型案例公开平台的同时,更应通过点滴“微言”塑造出司法公信力,使微博成为法院获取群众信赖的主战场。
(一)熟悉掌握微博的信息传播规律,丰富微博内容,增加司法微博的影响力
1、掌握微博信息规律性,丰富内容、转变语言表达方式。各司法微博必须及时掌握和熟悉微博“草根化”的特点,真正地“接地气”。在选择发布的信息时更多侧重于对司法侧面如法官日常工作动态、关注度较高的案件庭审或信息披露,展示不一样的司法形象。在发布内容时兼顾严肃性和趣味性,兼顾法言法语和网络语言,使微博真正区别于传统官方网站和新闻通稿,成为其补充和延伸。
2、增强微博话题互动性,尊重群众的“参与感”。法院在司法微博的维护过程中要注重话题的选择,增加群众与司法微博的互动效应,对于民众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要适度回应。同时,有必要通过互动和策划选题,主动吸引关注目光。
(二)注重强化司法微博的危机公关和网络舆情引导作用,微博回应要做到合法、适时、适度
法院在应对信任危机和舆情,甚至与群众进行互动时,一方面要宽容有度,能容得下不同的声音甚至是误解,对不利言论要杜绝充耳不闻或盲目删除;一方面,在回应群众关切和舆情事件时要做到适时适度和合法,切不可超越司法边界和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