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视域下的教育产业开展必要性分析

时间:2021-03-05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与我国实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鉴于教育的双重属性, 部分经济学者与教育研究学者, 提出了“教育产业化”这一理念, 教育究竟是否可以产业发展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最具争议的一点。鉴于此, 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 基于教育产业的特殊性, 对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利弊, 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产业经济学; 教育产业; 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
  关于教育产业, 至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定义,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个产业之间均需要利用市场来实现联系。而单个企业则是产业的构成细胞, 企业之所以参与市场竞争, 最终目的在于获取最大化利润, 这也是企业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所以, 无论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定义如何, 都必要明确一点, 即必须像办企业那样办教育, 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教育的有关产业需要逐渐实现市场化、商品化, 且以盈利为最终目的, 这也是教育产业化发展最具争议的一点。基于此, 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产业问题展开研究, 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一、教育产业的特殊性
  (1) 多重性:教育自身的多重属性与功能, 直接决定了教育产品的多重性。普通产业不仅属性比较单一, 且在利益方面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与独占性, 而我国的教育事业不仅具有生产力属性与上层建筑属性, 同时还具有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属性[1]。所以, 教育产品或者说教育服务是具有多重性的。 (2) 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并不具有实物产品, 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学术服务等。但是, 人才的形成, 并非只靠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努力, 还要受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因而人才并不是教育产业的产品。 (3) 教育产业既可以通过市场调节, 也具有市场无法调节的一面, 既具有盈利的一面, 也具有无法盈利的一面。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在市场经济下, 各产业之间必须利用市场发生交换与联系等行为[2]。而需要注意的是, 教育产业化发展, 并非是将学生当做“商品”进行“出卖”, 只是说教育的投入应部分通过销售教育服务而获得。
  二、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开展教育产业的必要性
  (一) 教育事业自身属性
  关于教育产业化发展,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其一, 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性公益事业, 而要将其视为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影响的第三产业;其二, 办教育时, 需要注重市场与计划的双重调节机制, 对于私人产品性质较高的部分, 应以市场规律为主, 而公共产品属性较明显的部分, 也要适当的面向市场, 调整自身发展模式[3]。总之, 教育事业的两面性, 就决定了要积极发展教育产业, 在遵循教育内部规律的前提下, 面向市场, 加强教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 更好的借鉴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理念, 实现学校在运作机制与内部管理机制上的改革发展, 提高办学效率。
  (二) 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中, 各个社会产品之间均是具有一定互动关系的,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产业的兴起与衰落, 势必会影响到相关产品的发展。在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 “全民教育”结合“终身教育”的大教育概念不断普及, 任何一个产业均将先期教育视为前提[4]。所以,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知识经济时代也为教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内在动力。
  (三) 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在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上, 可采用计划与市场这两种配置方式。在过去, 教育主要是由政府以计划的方式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 在教育资源稀缺的时代, 计划配置方式可以起到平衡社会需求的作用, 而现如今, 市场经济逐渐完善, 继续沿用计划配置方式, 势必会出现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5]。鉴于教育的两面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应同时采用上述两种配置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针对公共产品属性较高的部分, 如义务教育, 应以计划调节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而针对私人产品属性较明显的部分, 则应以市场调节为主, 计划配置为辅。由此可以得知, 教育产业化发展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需求。
  三、教育产业化的利弊
  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发展, 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产业化发展可以促进教育事业与市场机制融合, 进而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 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 教育是具有巨大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 不可以也不应该进行市场化与产业化。下面便对教育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进行分析:
  (一) 教育产业化的优势
  教育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教育产业化发展, 可以提高教育行业的竞争性, 进而促进各大教育机构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实现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第二, 教育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激励消费, 通过拉动内需的方式, 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教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 具有生产性消费的特点, 教育的消费越高, 那么人力资本增值也就越大, 进而构成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第三, 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的仅以计划的方式来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 在当前教育资源丰富的时代背景下, 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出现资源配置结构的不合理, 教育质量不高等现象。
  (二) 教育产业化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若将市场机制完整的复制到教育当中, 可能会产生以下不良后果:第一, 导致教育机会不公平。很多人认为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提高学费标准, 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并给予投资者回报, 这种情况下, 就相当于将教育看做商品, 付费者便可以享受服务, 而没有能力付费者便无法享受。而现如今, 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贫富差距过大, 因而教育产业化发展很有可能导致低收入阶层的子女由于出不起学费而无法享受到教育服务。此外, 还可能导致入学率降低。第二, 可能导致教育异化。目前, 大多数国家对教育机构的定位, 均是非营利组织, 而若实现市场化发展, 那么教育机构也将成为以育人为手段, 以利润为目标的营利性组织, 进而导致教育领域中的“假冒伪类”现象, 引导教育机构的腐败、学历作假、权钱交易等现象, 导致教育异化。第三, 产业化发展还可能导致政府部门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减少, 甚至直接不再为教育事业投入, 进而影响到教育的供给, 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产业, 其实现产业化发展既具有一定优势, 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因此, 在推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尊重教育产业的特殊性, 在探索中求发展, 而并非要将市场机制完整的复制到教育当中, 不能将盈利作为教育的目的, 只有如此, 才能够最大化教育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降低其产生的不良影响, 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结论
  由于教育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 其自身的多重性、特殊性与复杂性, 均使得教育产业难以简单的与办企业等同。所以, 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面临着很多难题。本文基于教育产业的特殊性, 与开展教育产业的必要性,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了教育产业发展的利弊。总而言之, 教育自身的双重属性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都决定了教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在这一背景下,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利弊,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产业化发展水平, 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高效、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月友.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 2015, 10 (14) :174-175.
  [2]张海莹.产业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设计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7 (17) :154-155.
  [3]侯茂章, 朱玉林.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13, 20 (3) :104-108.
  [4]毛文思.2014年在线教育产业观察[J].出版参考, 2015, 16 (2) :11-13.
  [5]刘冲宇.由教育产业化之辩看中国教育发展之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13 (2) :12-15.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