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金融负外部性考察相关金融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3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关于金融危机及金融市场及金融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金融危机方面金融论文范文,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金融负外部性考察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金融危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金融的本质属性(自然垄断倾向、弱公共品性质、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导致金融负外部性问题,即金融产品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出现风险外溢效应.以前的研究重在微观金融外部性,而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宏观金融负外部性更值得关注:利益集团的成本外化、弱势美元的风险转嫁、政府创租以及救市的全球性负面社会效应.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及其国家化的主宰者是宏观金融负外部性产生的制度根源,只有通过适当考虑对方的利益的国际合作、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世界各国才可能摆脱被动的“金融负外部性承受者”的身份.

关 键 词 :金融危机;驱次竞争;金融负外部性;超主权货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1―0021―07

一、金融外部性分析

从现有国内可见的文献来看,正式论及金融外部性的有:徐联初(2000)从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金融的外部性角度来解释金融市场为什么需要中央银行监管的问题;吴竟择(2001)对金融外部性的定义、金融背景、结构、经济绩效以及转轨经济中金融制度创新进行了规范的界定、分析,这是国内迄今可见的对金融外部性问题最为系统深入的研究;纪玉山、王倩(2003)分析了网络金融活动中存在的外部性与市场效率问题:王都富、刘妤洵(2006)从金融外部性视角分析了不良资产与金融脆弱性.国内对于金融外部性的研究大部分在系统、深度和视野上有所欠缺,仅仅是“移植”了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概念于金融领域中,并无真正的理论研究的突破,对金融外部性的现实意义也理解的很不全面,尤其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外部性问题、对国际金融领域国际资源开发配置的成本、收益等方面的金融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更是欠缺.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金融负外部性考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该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jinrong/yxgl/369643.html

(一)金融外部性的类别定位

金融外部性是指金融活动中某金融主体的私人成本或私人收益向与该金融行为无关联的其他经济主体的溢出效应.

第一,根据金融外部性的正负外在效应可分为金融正外部性与金融负外部性.若有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收益,为金融正外部性;若有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成本,则为金融负外部性.金融正外部性意味着金融业的私人收益向社会溢出,金融行为为社会提供了无偿的贡献.而金融负外部性则是金融资本收益率高于社会资产平均收益率,意味着金融成本向社会的溢出.

第二,根据金融外部性的效应是否完全可直接以货币计量可分为狭义金融外部性与广义金融外部性.狭义金融外部性是指某金融主体的金融行为的成本或收益向该金融行为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的溢出,表现为可直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成本或收益.广义的外部性除了包含狭义外部性的内容外.还包括某金融主体的行为向其他经济主体的溢出的非货币性的间接经济影响(包括间接成本和间接收益),如因为金融信用中断、萎缩带来的机会成本和间接社会成本(失业、经济发展的停滞、社会的混乱等).

第三,根据金融外部性的实施主体不同可分为微观金融外部性与宏观金融外部性.微观金融外部性是指金融外部性的实施者是微观层次的金融主体,其金融活动引致的成本和收益向该金融行为以外的经济主体的外溢效应.下面以存款人挤兑行为说明微观金融负外部性.当甲银行发生挤兑而流动性困难时,“蝴蝶效应”使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其它银行的正常业务受到不良影响(不良贷款上升或者客户信任危机),该银行甚至政府都要为此支付一定的处理和救助成本,这个成本支出就是甲银行的溢出成本的一部分(图1).图中曲线D等于MR是A银行的边际收益曲线,MC则为其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其产品供给均衡点为x*.挤兑发生后实际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为MC2.由于银行挤兑的发生,A银行私人边际成本MC上升至MC1,银行供给的数量由Q*下降为Q**,在X**点达到均衡,则A银行处理危急事件的私人成本为C1;而政府必须付出额外成本,即:实际成本C等于私人成本C1+政府额外成本C2.这时,产品供给数量Q为实际均衡产量.成本溢出的负外部效应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银行管理人员道德风险的产生,由于A银行不承担隐性成本C2,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或者银行管理人员出于私欲,增加了产品供给Q**-Q,这时,A银行的不良产品供给过多会导致银行资源无效率.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

宏观金融外部性是指宏观层次的金融主体的金融行为或一项宏观金融政策所引致的金融体系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异或成本溢出,也可以是一国或一个经济体的金融体系中各微观金融行为的金融正负外部性总和.宏观金融外部性的一个典型例证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的外部性,当汇率调整时,部分经济单位的以本币计算的外汇购买力(财富)增加或减少,以外币计算的债务的增加或减少,造成经济利益在不同经济单位之间重新分配,这种经济效应溢出便是汇率政策的宏观金融外部性.一般在存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当社会资本平均收益率大于金融资本收益率时,存在宏观金融正外部性,即存在金融收益溢出.而金融危机爆发时的客观负面效果和恶劣影响也是典型的金融宏观负外部性.

(二)金融外部性产生的金融业本质

首先,金融业具有自然垄断倾向,金融资本集中,规模效应明显,市场约束失灵,这为金融外部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垄断者对他者(遭受垄断影响的一方)的成本一收益函数存在影响,而且成本一收益函数的这一改变是不在他者的控制范围之内的,垄断者与他者之间存在外部性效应,金融机构的垄断利润是外部性收益,而他者的损失则可被视为外部性成本.金融业的垄断利润的获得是以金融产品的消费者的损失为代价的,极易导致社会福利的纯损失(Deadweight Loss如图2阴影部分DWL即为社会福利的纯损失).此外,更为不利的是可能导致寻租行为从而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与政治权力相勾结的垄断经济,给垄断势力创造了超经济的垄断利润.如金融业的高薪问题,财富向金融企业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天道酬勤”的结果,而是由处在经济结构顶端的金融业的垄断地位所决定的,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的金字塔大多是在利用其行业的特殊性对利益进行超乎寻常的掠夺和占有的基础之上才建筑起来的.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2月4日宣布“限薪令”便是对财富向金融业集中的一次限制.实质上金融高管年薪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更危险的是形成一种疯狂的经济刺激、经济投机机制,并在金融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无限放大了金融的负外部性.

其次,金融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由于金融服务的规模效应.金融服务的消费增加引起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金融消费不存在其他私人物品消费中的替代效应,具有非竞争性;且金融服务的消费基本没有排他性;金融资源的使用虽然具有竞争性,却是弱排他性的,所以,认为金融业具有准公共品属性是适当的.金融的公共产品性质还表现在一家银行破产会使成千上万的企业和居民蒙受损失,并进而 对其它银行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金融资源的使用者来说,金融资源就如同一块“公地”,在道德风险的窥视下难以逃脱“金融公地悲剧”的命运.

再次,金融行为的债权债务链存在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信息成本和道德风险的存在,而金融外部性与信息成本有很强的关联性.以CDS(credit de―fault swap)的违约机会率计算公式为例:

该公式使用伦敦银行同业拆息、保金、回本率和接受信贷者的信贷曲线共四项因素.证券商用这条公式计算一份以次贷为基础的债务抵押证券在对冲时需要支付多少保金,这是所有次贷信贷风险计算的基础.凭这一条复杂的计算公式,再加次贷经纪和次贷借款人虚报的资料作为依据,输入计算机,算出借款人的实际断供机会率,连债务人供款人是否仍然在生都不得而知就发出供款责任的信换合约.方法是证券商定的,然而所有的贷款者都不敢质疑这条公式的准确性.显然,在计算违约机会率的方法上,信息是不对称的,可是,在具体的因素数值上,信息又是不对称的,这使证券商处于劣势,可是他们并不在乎各项因素数值的准确性.

总之,金融的自然垄断倾向、金融的弱公共品性质、金融市场的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是导致金融外部性产生、集聚和扩散的金融本质,而道德风险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强了金融外部性的泛滥,最终导致金融市场失败、金融危机(图3).


写金融危机论文的注意事项
播放:36771次 评论:5557人

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金融负外部性

(一)“金融成本外部化”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动力

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不是通过降低成本而是在通过成功的成本外化得到巨大的利益源泉,“风险成本外部化”使得投资远高于它本应有的水平.金融负外部性的影响使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出现“驱次竞争”,次贷市场的繁荣与实质的发展之间已演变成为一种负相关关系,越繁荣越危机四伏.

对于次贷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其成本除了日常运营必须支付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费用,即显性成本(会计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就是风险成本,主要包括风险发生的支出和管理风险的费用.如果该风险成本如同金融企业的会计成本一样是内化的,那么金融企业的运营一定是谨慎的,绝不会盲目追求扩张规模,反之,如果金融机构的所有者不承担投资失败的完全成本,就会发生行为变异,把金融看成利己的工具,当做融资、谋利的手段去疯狂地掠夺和无度地利用.

首先,从次贷源头看,金融机构有意放松对贷款人基本贷款资质和条件的审查,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把次贷转卖给“两房”后自己就是安全的.其次,在次贷通过证券化转为次债的过程中,“两房”又认为自己绝不是唯一的风险承担者,它的背后有着隐含的国家信用担保.最后,拥有巨大权利和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早已通过各种政治的、经济的、道德、非道德的方式绕过了自己应承担的风险责任.比如有人是某经纪中介的受害人,但他对该中介和购买贷款证券化产品的投资机构没有任何追索权,因为每笔贷款都被分割成很多块.每一块又成为诸多不同证券的一部分.评级机构、投资机构绕过了责任问题,成功地将自己应承担的风险成本外化.如果把对信用的践踏、对人性水准的降低、对金融信心的摧毁这些社会成本都算进来,金融负外部性实施者实际承担的成本与外化的成本相比就更低了.

(二)危机国际化的金融负外部性

在每一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使金融资本不断膨胀.实际上把损失分配到了更广泛的社会空间,或者把损失在时间上拉得更长,进而使“损失社会化”.如19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造成的金融负外部性达到当年GDP的3%,1990年代初北欧国家银行的平均援助成本相当于其GDP的5%,1994年委内瑞拉更是达到当年GDP的17%,如果计入因金融危机造成的资产闲置,贸易损失,则金融危机的广义负外部效应则可能成倍增加.

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震荡,一国宏观金融政策带来该国私人成本与全球社会成本之间的差异或成本溢出,为了转嫁风险.又将危机国际化,此时危机成本的外溢更加明显.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10月估计,次贷损失约850亿美元,美国各种贷款的预计总损失为4250亿元,美国与信用相关的债券总余额为10.8万亿美元,市值损失约9800亿美元,损失率9%;至2008年底,全球股市市值比2007年10月高峰时蒸发了30多万亿美元.是次贷直接损失的400倍左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200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自198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另外,为了降低金融动荡,各国政府纷纷斥巨资救市,所形成的以货币计量的金融负外部更是大到惊人的数值.至2008年11月全球为抵御危机已花费了9.4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总产值的15%;各国的拯救资金占其GDP的比例从澳大利亚和丹麦的l%到冰岛的225%.美国已拿出约4万亿美元(占GDP的1/4),英国拨出逾万亿美元(占GDP的37%),德国斥资8930亿美元(占GDP的23%),日本花费5760亿美元(占GDP的12%),俄罗斯支出6万亿卢布(约合2200亿美元,占GDP的13.9%),中国4万元亿救市资金,相当于5860亿美元.2009年4月2日,全球主要经济体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声明将新增1.1万亿美元用于加强信贷和贸易流动性,新增资金将主要来自日本、欧盟、中国等.

(三)弱势美元的金融负外部性

2007年6月1日到2008年5月31日,美元贬值幅度达10.93%.按2007年美国8.5万亿美元规模的外债计算,一年就可以减债0.929万亿美元.对于深陷次债危机的美国本身而言,弱势美元的内部影响更显正面.第一是贸易,弱势美元给各个层次双边贸易开展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转变奠定了基调.第二是消费,弱势美元作为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内立竿见影的收效给美国消费信心的恢复提供了意外帮助.但从外部影响来看,弱势美元可能对国际金融稳定、世界经济增长起到了更负面的作用.首先,弱势美元带来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度紊乱;其次,弱势美元带来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弱化预期;最后,弱势美元可能带来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恶化.此外,美元贬值还带来了诸如全球企业市值比较信息传递失真、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冲击等其他诸多细微层次的“外部性”问题.

(四)金融负外部性扩散的便利条件:以高虚拟性为特点的金融市场

此次金融危机由次级贷款引发,而次级贷款整体规模并不大,在总贷款中的比重也仅为10%左右s,那么次贷何以会引起如此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呢根源在于市场参与者低估了次贷为基础的证券化衍生产品对市场的金融负外部效应.

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2003年的316%.2003年全球金融资产亦较1980年强劲增长888%,同期GDP增幅为257%6.可见,金融资产价格的增长速度明显快 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金融资产价格成长游离于实体经济成长的约束而成长.至2006年,广义货币、证券化债权和金融衍生品占全球GDP的比重分别为122%、142%和802%.至2006年全球外汇交易量2-3万亿美元,日,98.5%的交易量是在无任何贸易、生产背景下发生的.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CDS的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暴涨到2008年3月的62万亿美元.是次级按揭市场的48倍,相当于美国GDP的4倍之巨.这些交易纯粹以资金流通、盈利和风险规避为目的,这使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并可能通过金融市场迅速传播,甚至传递至经济实体.

以证券化为代表的脱缰的金融衍生品是导致、放大和扩散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通道.在以高金融虚拟性为特点的金融市场上实现金融成本的转移,即实现财富的聚敛和再分配比在实体经济中容易、迅速得多.在滚动的证券化过程中,链条已拉得过长,信息由于隔断已失真.对于股票或债券这类普通证券而言,投资者的现金流依赖于实体经济中的机构,当证券价值发生损失时,他们可以通过卖出

1 2

金融危机方面论文范文集,与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金融负外部性考察相关金融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本科
金融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金融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国际金融专业,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国际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的原因,国。国际贸易本科论文题目浙江。

国际金融论文
金融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金融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国际金融专业,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国际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的原因,国。上海金融学院国际交流 上。

关于国际金融的论文
发表金融论文湖南大学关于博士—信用货币的经济加速功能,中国金融出版社(论文集)2004年,安徽金融学会2004二等奖; 8,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金融安全分析,《金融研究》2001年。

国际金融会计
上海金融学院国际交流上海金融学院教务处,金院教学〔2016〕48号,关于实施《上海金融学院出国交流交换生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院(系,部),随着我校国际化办学进程的加快,参加出国交。

国际金融专业毕业论文
金融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金融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国际金融专业,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国际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的原因,国际利用金融期货期权防范金融风。

国际贸易与金融论文
产业经济与国际贸易,2016暑期国际金融世界经济与贸易系简介,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与贸易系成立于2001年11月,其前身是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与贸易系国际经济。

金融 硕士
金融硕士,金融综合金融硕士《金融综合》考试大纲,适用范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型,由三门课程组成,毎门考试分值均为50分,共150分.,《货币银行学》考试命题大纲,一,知识考察范围。

金融会计
⒉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计量.,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1)掌。成本会计析(一)国际贸易审计学会计制度设计金融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学选考课程英语(二)统计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国。

金融 期刊
内外期刊公开发表(或被正。金融论文参考资料湖南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专业核心期刊税务研究11-1011/f北京市国际税务总局财政金融专业核心期刊企业管理11-1014/。

金融期刊
内外期刊公开发表(或被正。金融论文参考资料湖南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专业核心期刊税务研究11-1011/f北京市国际税务总局财政金融专业核心期刊企业管理11-1014/。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