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我国东西部人才流动现状,分析人才流动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原因,提出逆向流动的概念。通过健全人才流动的市场调节机制、优化人才流动环境和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柔性引才新模式等途径吸引更多的人才服务西部,这对优化人才配置,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东西部地区;人才逆向流动;途径研究
一、问题提出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抓住人才这个根本,谁就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如果没有人才作保障,经济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何为人才呢?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中作出了较大贡献的人(王通讯的人才论集第2卷)。所谓人才流动,通常是指人才的一切职业和工作岗位变换形式的总和。
纵观我国人才流动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人才资源主要是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阻碍了社会的和谐。本文侧重研究西部地区如何吸引人才,探寻人才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逆向流动的途径,协调东西部人力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二、东西部人才流动现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黄皮书)中统计数据表明,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03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由此可见,要发展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西部地区人才流出大于流入的局面十分严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从新疆到内地就业的大学生约有1万人,但毕业后能够返回新疆工作的不足50%,而大学毕业生是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流失就意味着人才的流失。2005年甘肃省对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其中133家科研单位近5年共调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86人,调入3054人,33户国有企业近5年共外流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120人,其中不乏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这些外流的人才,大多数流向了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然而,人才流动本身有一个传递网络效应,一个人走可能带动一批人走。一位高层次人才走,可能一批人就都走了。这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阻碍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经济的发展靠产业,而产业的发展靠人才和技术,西部地区正因为缺乏人才,相应的也缺乏技术或者有技术也不能得到适当的应用。这样,即使国家为西部招商引资,设置发展项目,也会因为人才的缺乏而事倍功半。
三、造成东西部人才流动现状的原因
人才由西部向东部流动涉及经济、文化、环境和政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视角来看,自古以来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帝王将相都争相抢占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而西部地区往往是古时犯人被流放,被充军发配的地方。
其次,政策倾斜是我国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建国后,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是老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其次是华东和华北,对于西部地区也只是提出“照顾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国家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宏观经济效益,采取向东部倾斜的政策,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据此,国家出台了众多对东部地区的人才优惠政策。
再次,产业集群的人才的集聚效应控制着人才的流向。人才集聚是指人才由于受到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区域向特定区域流动的过程。据统计,2008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落后东部地区5.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落后3.5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拥有产业活动单位441.2万个,占49.8%,而西部地区186.8万个,占21.1%。我国东部地区凭借产业集聚优势,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使得经济增长不断加快,而较快的经济增长为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更优厚的收益,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如此进入了良性循环。而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落后,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使得人才的收益和机会相对较少,刺激了人才的流失,由于持续不断的人才流失,西部创新能力弱,经济增长更加缓慢,如此就进入了恶性循环。这是造成西部人才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四、加强东西部人才逆向流动的途径
正是由于人才资源在科学创新、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等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西部地区处于严重人才流失的处境,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帮助西部地区引智引才。
(一)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市场调节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人才市场的调节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对人才市场的运行进行着有效的调节。
首先,价格机制是人才市场最主要的机制,它具有补偿、激励和调节功能,对于传递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人才效用的发挥,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充分尊重这一机制,比如对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收人分配应该切实体现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战略思想,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
其次,供求机制是整个市场机制的基础,它通过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非均衡状态形成人才市场价格,通过价格信号来调节人才流动,从而实现供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当前,我国的一些人才市场,信息传递迟缓、覆盖面小、信息不充分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流动的优化和人才社会化的实现。对此,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人才服务机构,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提高人才流动效率。
再者,竞争机制是人才市场运行的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是发挥人才市场价格作用,调节供求,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然而,在我国许多地区,由于“关系网”、户籍障碍及政府干预等诸方面因素,使人才不能公平竞争,造成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强化收入分配的市场化决定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竞争环境,消除人才流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平障碍。
(二)加强和完善政府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优化人才流动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机制活、环境好,人才就能健康成长、大量涌现。”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环境的竞争。抓住了人才环境建设,就抓住了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点和制高点,而这需要政府及市场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
第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相关制度
就当前而言,人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而且这已成为制约合理人才流动的主要障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应该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及其相关制度,例如,重庆市对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保留其原按国家规定明确的身份,并在今后的流动中予以承认。这样就为实现人才社会化,鼓励人才合理流动,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第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采取优惠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东部沿海地区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倾斜,要想发展西部,也必须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为保障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尊重人才自身权益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措施,如住房、税收、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
第三、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柔性引才新模式
当前已有不少西部地区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模式,其核心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合同约束、自由流动”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以智力服务为目的,突破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工作方式等限制,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例如,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与西部建设工程项目对口联系,既可使专家学者的理论知识和西部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他们科研攻关,作出成果,又可以以西部建设为实验基地,改进教学,培养更多的西部建设人才。
(三)做好西部地区的宣传工作,使人们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西部地区。
除了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导致的待遇低、条件差、创业难和缺乏对人才吸引力外,人们对西部认识不足也是人才流向东部的原因。很多人对西部了解不多,一说起西部,首先想到的是落后和艰苦。为了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西部,而不仅仅是条件恶劣的原始印象,社会各界都要通力协作,发挥本部门的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宣传西部、认识西部和西部大开发的宣传教育鼓动工作。
除了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造成西部大开发需要人才大流动的社会舆论外,还需要对党员干部的分批轮训,使党员干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战咯意义、西部地区的优势、近期和中长远规划以及应做好的工作等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在大中专院校,要结台有关专业,从政治、经挤、自然地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抄漠改造等不同角度开设有关西部开发的专业课程,从思想上和专业知识上作好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准备。由于人才跟着项目走,在各个高校可以开展西部项目的研发,并尽量把实践、试验项目的基地设在西部,让学生真正走进西部、了解西部,为西部积蓄后备人才资源。
总之,合理人才流动既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现实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应当正视当前东西部地区人才流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障碍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各尽所能”的生动局面,实现合理人才流动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才流动“孔雀依然东南飞”西部商报.
[3]王通讯.王通讯人才论集第2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
[4]张阳.当前我国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法制与经济2009.6.
[5]王军.“劳动力流动动力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
[6]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新见解”,学术交流,2006.3.
[7]张敦富.《西部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8]田秋生.《入世后的西部大开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9]韦苇.《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邓英淘,王小强,崔鹤鸣.《西部大开发方略》,文匯出版社,2001.
[11]曾觉吾,王威,赵希男.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