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算执行审计是《宪法》和《审计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不仅是审计机关的永恒主题,而且在发挥审计监督,促进财政改革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审计客观环境的变化,我们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本人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谈点看法和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预算执行;审计;问题;对策
预算执行审计是《宪法》和《审计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不仅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主要任务和永恒主题,而且它在发挥审计监督,促进财政改革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审计客观环境的变化,我们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改进,将影响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因此本人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谈点看法和解决的对策。
一、基层预算执行审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向前推进和深化,还有很多障碍和阻力。具体表现在:
(一)现行审计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影响预算执行审计的效果
目前国家审计组织实行同级政府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双重领导”模式,各地方审计机关在行政体制上隶属于各级政府,上级部门只是业务上的指导。在组织、经济和人员的配置方面都依附于政府,审计机关对政府负责并报告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但同时也要向人大提交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人大与政府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对政府负责与为人大服务的关系,是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预算执行审计的对象是同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财政预算虽然是财政部门负责编制,但重大事项是经过政府常务会或政府主要领导研究决定的。所以,审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实际上是在审计政府,是下级监督上级,并不是所谓的财政“同级审”。现行体制下,预算执行审计对那些由政府因素导致的问题,运用法规依据进行纠正是不太现实的,处理的大多数如隔靴骚痒。由于有些问题涉及到本地方或部门的利益,审计建议往往也难以在报告中予以充分反映,即使反映了也只能是粗略的、象征性的,不可能具体的有针对性,因而难以被采纳和落实。另一方面,审计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安排和拨付,一方面对财政进行审计,一方面在经费上受制于财政部门,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利于审计执法力度的加强。现行的审计体制和机制,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基层预算执行审计的效果。
(二)审计对象和内容缺失影响预算执行审计的完整
基层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应纳入审计的单位而未纳入,应审计的内容而不能审,造成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不够完整。如国家税务局在地方的各级机构不属于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因此基层审计机关对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的税收中的地方财政收入部分不能进行核实,而国税部门负责征收的增值税等,是税收收入的主体,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税源的管理及征收情况对基层财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层审计机关无权对其实施审计监督。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即使对地税分局税收收入实行了就地审计,但由于地方政府对地税分局缺乏必要的行政约束力,致使基层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算执行审计的完整性。
(三)审计资源整合沟通不协调影响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度
各级审计机关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基本上是自行组织和安排。各级预算执行审计组织方式缺乏统一协调性,信息缺乏沟通、资料不能共享。虽然在某些环节上也有统一部署,但上下联动不多,工作相互脱节比较明显。一是“上审下”与“同级审”相对脱节,各自为阵,互不往来,组织形式单一,缺乏整体性,存在计划安排不周、交叉重复审计问题。二是信息交流共享相对脱节,在审计机关内部及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财政审计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没有形成,交流互通不畅,审计成果得不到充分利用。
(四)审计手段和方法较为落后影响预算执行审计的效率
预算执行审计所涉及的被审计对象,如财政、地税、金库等部门大多使用计算机进行制证、记帐和编报,其大部分会计核算资料都是通过计算机处理系统输出的,且在不断进行更新升级,而基层审计人员都是财务或审计出身,计算机运用水平不是很高,在实际工作中仍以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为主,部分审计人员只能利用AO软件进行简单操作,难以达到审计目的。
二、进一步深化基层预算执行审计的对策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向纵深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一)改革审计体制,确立审计的独立性
预算执行审计的根本出路,在于冲破体制性障碍,只有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审计,或平行于政府的审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政同级审。所以,必须研究改革现有审计体制。将地方审计机关纳入审计署垂直管理,或将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划归同级人大常委会直接领导,对地方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建议有关部门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把审计监督真正纳入到国家预算管理体系中,确立审计监督在国家预算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克服财务关系、人事关系等因素对审计机关的制约,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审计监督创造有利的法制环境。
(二)更新审计观念,积极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内容
预算执行审计既要在审计内容上突出重点,又要在审计过程中抓住重点;既要侧重于政府关心的重点,又要侧重于人大所关心的热点,更要重点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既要查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又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危害性,力求把问题查深查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审计对象上,要抓住使用财政资金数额较多、有预算资金分配权的重点部门单位进行审计。二是在审计范围和内容上,对预算收入审计,要坚持预算内、外收入和基金收入审计并重,树立“大财政”审计的思路,保持审计的完整性。加大对税收征缴、非税收入审计的力度,对国税部门征管的地方收入应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范畴;对预算支出审计,要坚持对本级部门单位支出与补助下级政府支出审计并重,揭露和查处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整合审计资源,努力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质量
1.强化组织协调。审计机关要围绕当年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和专题来确定审计对象,统筹安排审计项目计划,使整个项目计划整体划一,突出整体性。在实施中各专业审计应当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补充,紧紧围绕一个审计目标,调配、整合审计力量和审计资源,对重点内容采取统一计划、分头实施的办法,以完整客观地反映出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貌。
2.同级审和上审下相结合。对同级审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上级审计机关可以提出并督促整改落实,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各有侧重,科学安排,提高效率。上级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下级审计机关的同级审资料,把握重点、确定目标。
(四)创新审计方法,不断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效
1.开展联网审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制度逐步在各部门单位实施,作为审计机关必须应用计算机技术实施审计监督,逐步建立健全审计管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局域网,增强审计机关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审计监督的能力,改变单一的事后审计为过程监督,变就地审计为远程审计,逐步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审计有机结合的监督机制。
2.大力推进计算机审计。基层审计机关应针对自身实际,积极推广运用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加强对审计人员学习培训的力度,提高审计人员对成熟审计软件的运用能力,实现审计手段上层次、上水平。
参考文献:
【1】《论我国地方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申长平贾俊耀《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6月
【2】《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质量有待提高》庄飞雪《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年第7期
【3】现阶段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