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诗歌类有关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关于文坛近况2016年第6期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诗歌及文学及网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诗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512”诗潮引起热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8.0级特大地震,影响波及陕西、甘肃、重庆等许多地区.刹时,身处震区的人们命悬一线,震区之外的人们心系汶川.伴随着以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和志愿人士为主体的全民大救援,全国各地、海外华人和世界各国的人们,纷纷表示爱心和伸出援手,汶川成了世人瞩目并为之牵挂的焦点.与此同时,描述感人场面,抒发关爱之情的地震诗歌,从网络迅即扩展到报纸、电台、电视台.据报道,发表在百度“地震吧”里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被全国近百家报纸刊登.内地某一个网站就有各地网民上传和转贴的诗歌和评论超过一万五千首.诗歌朗诵更是成为赈灾义演的亮点.新老诗人们纷纷提笔赋诗,抗震诗歌占居了报纸的诸多版面,许多文学期刊尤其是诗歌刊物,源源不断地收到大量诗歌投稿,很快就编发出《诗刊抗震救灾诗传单》、《抗震救灾专号》.而一些出版社,动作也十分迅速.5月24日,由群众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汶川诗抄》已经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的诗集《有爱相伴――致2008汶川》也已经面市.之后,大约有近百种诗集相继由各地出版社陆续推出.
地震诗歌的爆发,或诗歌借地震之机的爆发,自然引起了文坛内外人们的广泛关注.可以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朦胧诗”和“后朦胧诗”先后推导了诗歌的热潮,甚至构成中国当代诗歌的黄金时代之后,随着商业经济的日益高涨,诗歌刊物的发行量开始大幅下降,很多诗人也无奈歇笔或弃诗而去.诗歌逐渐走向了小圈子化,在公共媒体上很难占据重要地位.尽管近年来,有关“梨花体”的讨论十分热闹,而诗人们策划出来的“裸体朗诵”、“极限写作”、“诗人手稿”拍卖等事件层出不穷,但这些偶尔的喧嚣也难以改变诗歌整体下滑的走势.因此,突发的汶川地震引来的诗歌热潮,让人们以诗歌的形式走近着汶川,也以迸发的激情重温着久违了的诗歌.
在评说“512”诗歌时,一些评论者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场群众性的诗歌热潮,并在这样的层面上评说其意义.如马以鑫在题为《“汶川诗歌”何以撼动人心》的文章中指出:我之所以称围绕汶川大地震出现的诗歌为“汶川诗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如同当年的“天安门诗歌”,诗歌的作者大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大众、甚至就是一些所谓的“草根”.也许,他们没有读过大学中文系,也不知晓所谓诗歌创作的规范和要求.但是,是生活,是眼前活生生的客观世界,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笔,直抒胸臆、一吐衷肠.正是这样无法抑制的激情,让他们获得了诗歌创作最需要的情感,从而很快就让这些作品不胫而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从而有了最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我觉得,“汶川诗歌”所隐含的澎湃激情,首先关键还是真实.这里没有虚假、没有掩饰、没有夸张,“诗人”们只是任由自己的情感在奔泻,于是,那一行行诗歌、那一个个文字,实际上就是他们眼泪的痕迹,是他们内心情感冲动的记录.那种生死离别、那种一个瞬间就天人永隔、那种从此失去了儿女失去了双亲的悲恸,这样的真情实感,正是在诗歌中有了倾诉、有了表达.于是,这样的诗歌也就获得了读者的感动,并将会成为永久的记忆.陈先义在《“汶川诗歌”:烛照大众心灵的精神火炬》一文中也认为: “汶川诗歌”作为一种群众性的诗潮,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再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让人们信服,只有生活,才能激发人们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只有生活,才是诗歌乃至所有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汶川大地震以人间罕见的惨烈,一瞬间聚集了全社会的情感焦点,诗歌一下子跃上各类文学体裁的最前沿,成为抗震救灾中讴歌人性之爱的重要形式.为什么?因为生活催生了人们的灵感,使人产生了真正的“我要写”的创作冲动.其次,艺术作品要真正获得读者的认同,必须要强调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要真实,第二要感人.“汶川诗歌”的许多作品之所以不胫而走,在民间广为吟诵、广为传抄,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作品没有虚假、没有掩饰、没有做作、没有夸张,它们是人间真情的自然流露,是社会向善心理的集中释放.诗言志、诗咏言,那些撼人心魄的诗句,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是不可能创作出来的.
也有人认为,汶川诗歌也证明:“诗人与大众找到共鸣.”一篇来自《南方日报》的题为《汶川地震诗歌感动国人 诗人与大众找到共鸣》的文章,由一边是“全民皆诗”,一边是诗人集体“走上前线”,发出了“诗歌复活”的感慨.该文引述诗人李少君的话说:“地震刚发生时,我先是急切地在各类媒体上了解更多信息.然而,随着信息增多,一方面为那么多逝去的生命感到悲伤,另一方面,觉得在大自然面前人很脆弱.这种感觉折磨着我,让我一段时间以来什么话也不想说,有气无力,接近衰竭.一直到5月19日晚,突然有了写诗的冲动,从5月20日零点多开始写,1点就写完了,写完就直接挂在了网上.写完以后,突然有了一种轻松感,好像把压抑在心头的东西卸下来,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事情.”另篇报道转述了著名诗人杨克同样的说法,“灾难来临的时候,只有诗能够表达情感的沸点.比如美国的‘911’之后出了很多诗歌,现在很多人还经常聚集在一起朗诵,诗歌在此时能够起到表达内心、宣泄感情、抚慰心灵、相互关爱和支持的作用”.
怎么写诗歌本科论文的参考文献
播放:24076次 评论:7069人
王干在《在废墟上矗立的诗歌纪念碑――感受“512”地震诗潮》的文章里,特别提到了网络所起到的独特作用:最有意味的是这一次诗潮的传播方式,恰恰是前两年对诗歌进行恶搞的网络.2006年网络上出现的“梨花体”,是网民对诗歌的一次全面恶搞,以至于有人嘲笑在电脑上回车(分行)就是写诗,让诗的尊严和唯有的神秘荡然无存,诗歌进入有史以来的低潮.但这一次地震诗的发布、传播又凭借于网络,那些前不久还在嘲弄诗歌的网民一夜之间又成了诗的“粉丝”,很多人自己也成了诗人.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今天的中国这么热爱诗,中国也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在短短的时间内会涌现这么多带血带泪的诗歌,哪怕在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倡导的全民诗歌运动,甭说质量,就说数量也难以企及.而这又不能不感谢网络这么一个公众自由参与的平台.
2008年第5期的《南方文坛》,在“批评论坛”专栏,发表了四位著名评论家的署名文章,就“512”诗歌进行了各有见地的评论,这可能是有关“512”地震诗歌最具学理性和反思性的一次研讨.
张清华在题为《我们会不会错读苦难――看待“512诗歌”的若干角度》中,从“灾难―补偿”、“个体―生命”的价值尺度,首先肯定了那些带有“拷问”意义的诗作,认为正是这样的一些作品,“挽救了这场写作”.而“对于那些最广泛意义上的”地震诗歌“写作:我只能说,他们的意义都需要检验――不是让批评家或者“质检员”来检验,而是要用每一个写作者自己的良知来检验,用其思想的状况和精神的现实来检验.但我宁愿相信,这是一次民族激情的释放,一次价值观的集体反思和蜕变,一次道德良知的奋起,一次哀情的诉说,甚至一次泪水的伟大的奔涌等因此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在意这场运动会不会留下长久传诵的诗歌作品,不在意诗歌会不会在这样的群众运动中获得“复兴”,因为这既不现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像法国诗人圣琼佩斯说的那样,成为“激发神性和灵魂”的形式,成为唤起良知,推动社会进步的借力方式.
陈超在《有关“地震诗潮”的几点感想》的文章中,用“诗艺与情思相统一的标准”衡估了地震诗歌后,认为“不少作品既有饱满的对社会生存的承担还对自然灾变的沉思命名力量,又有较好的艺术成色”,尤其是从自由体新诗的形式来看,许多成熟的诗人没有因着即时性题材和情感的深挚,而忽视了诗歌的艺术性.他们在语言的“自由”和诗艺的“限制”中,较好地实现了语言形式与所表达内容的合作.但对于诸如“汶川之后,诗歌何为?”“地震震醒了中国诗人,不再自我迷恋”,“诗歌终于回到社会承担”,“国家不幸诗家幸”等说法,不大以为然.他指出:在艺术领域的公共话语与工人话语之间,我们不能以其中一项来压抑另一形,在健康民主自由的社会,他们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谢有顺在《苦难的书写如何才能不失重?――我看汶川大地震后的诗歌写作热潮》的文章中,首先从中国诗歌的宗教性人生参照意义出发,指出汶川大地震后的诗歌勃兴,不过是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诗歌情怀的一次重温而已.继而,他又提出了“诗人应该如何处理苦难记忆”问题.他认为,文学要面对的,应是一种被心灵所咀嚼和消化过的苦难.只有这样,作家对苦难的书写才不会把苦难符号化、数字化,才能俯下身来体察一个人的具体伤痛.因此,他认为,大灾难时期的情感被急促的文字凝固下来之后,诗人们尤其要警惕那种抽象的数字和说法对这种亲感的瓦解.大地震不仅仅事国殇,也是每一个受难者的个体悲剧;大地震不仅仅是自然灾难,也是一种人类存在论意义上的苦难.或许我们今后无法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但通过留存一种创伤的记忆,使这种创伤记忆参与到所有活着的人的人生之中,文学的意义就真正显现出来了.
有着诗人身份的梁平在《两个层面:我们的尊重与期待――关于抗震救灾诗歌的思考》的文章中,首先对被舆论放大了的“512地震诗歌”的“集体井喷”,作了两点廓清:其一,认为地震诗潮之后新诗重获新生,将会翻开中国诗歌崭新的一页等等,了解新诗状况和认识发展规律的人都不会赞同这个简单的结论,这既因为诗歌从来就没有死亡过,又因为现在就认为地震诗歌创造新的诗史是不能容忍的幼稚;另一个需要廓清的是,要对这次诗歌井喷最初的爆发点和纯净保持应有的尊重,因而对那些“秀作”、“豪情”,要遏制它的泛滥.梁平更为看重的和期待的,是灾难之后,诗歌从文学意义上的向纵深拓展:让诗歌成为这次人类灾难不可磨灭的文学记忆.这场灾难彰显出来的民族精神,人性光辉和对生命的尊重,无疑体现的是深层次上的人类意义,也是诗歌向纵深拓展的一个重要路径,一个新的生长空间.
网络文学出现新的异动
这些年,网络文学一直处于变动不居的过程之中,而2008年更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深化了这种变动,并预示了在这一领域里将会出现更大的异动.在这些标志性事件中,最为引人也最为重要的,是盛大文学有限公司的正式宣告成立及其引起的强烈反响.
2008年7月4日,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仪式,正式宣布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原新浪副总编辑侯小强出任盛大文学CEO,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出任盛大文学总裁.此前,盛大公司以全资和投资的方式,先后把起点中文网(.省略)、晋江原创网(.省略)、红袖添香网站(.省略)收归旗下.因而,在此基础上成立的盛大文学有限公司,带有网络文学集团公司性质,原三家网站的负责人商学松、黄艳明、孙鹏等同时出任盛大文学的副总裁.
盛大董事长兼CEO陈天桥表示:“盛大文学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盛大朝着互动娱乐媒体的既定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盛大文学不但会成为独立而且强大的文学版权运作中心,为信息服务与文化相结合
诗歌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与文坛近况2016年第6期相关论文范文集参考文献:
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第6版
是东东,fun→也是我:)〗,蓝箭射手江南,发表论文是很重要的,我们学院要求每个人必须发表一篇以上的核心论文.我为硕两年才发过。经典文学论文2016年第6期所课程发展的可能.,3.师。
2016年法学论文
.,下学期开学后,一,。新颖的法学论文题目2016年2,25,《湖北小麦》(合着),周竹青(参编),湖北科技出版社,第1版,2002,2.教师发表的相关教改论文(2002年以来),序。
2016年自考论文成绩
文答辩成绩汇总表序号评委1评委2评委3评委4评委5评委6评委7平均分所占%得分总分1答辩60%论文内。南师大自考论文格式2016年自考各专业已交论文人员名单,中文(汉语言文学),王。
2016年反腐倡廉论文
反腐倡廉论文格式2016年设研究,119.党内提案制度研究,120.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21.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研究,122.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研。
2016年自考论文答辩
自考论文答辩格式湖南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根据省自考办有关毕业论文成绩考核的要求,结合吉林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具体情况,2016年下半年自考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安排。
2016年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法,提高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审计效率和效果.,附件一,2007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任务报告表,(本报告要求在2016年3月10日前通过邮箱上交),学员姓名。
2016年自考论文报名时间
k201609毕业论文写作进度安排表,时间(2016年11月—2016年6月)主要工作内容备注第一,阶段2016年11月4日——11月17日学生和指导教师联系,确定论。职称论文发表时。
2016年电子商务
二)(00889)8895经济学自学考试大纲经济学刘凤良。电子商务案例资源库2016年2016年第7期(总第64期),本期新书,经济学:双语教学版,商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教程,股神说。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68期)
职课程研究的新观点刘松林彭香萍《职教论坛》2012年第6期9900字本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wenxue/sjwxs/452271.html19822851职业教。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84期)
19823912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中国教科院教育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组袁振国苏红《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22900。